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zheng)文

籌備人士談全國碳市場建設進展:技術和制度準備已就緒,期待回購制度的推出

每日(ri)經濟新聞 2021-06-30 14:32:48

◎企業參(can)與(yu)度逐步提高,那么全國(guo)碳(tan)(tan)交易市場建設進展如何?全國(guo)碳(tan)(tan)市場建設籌備人員之(zhi)一劉銳(化(hua)名)介(jie)紹稱,從技術和制度等(deng)角度來看(kan),啟動市場已經沒問題了。

◎劉銳表示,政府部門(men)對于全國碳市(shi)場的(de)調(diao)控非常有必要(yao)。因為市(shi)場每年實際所(suo)需的(de)配額,可能(neng)與預期(qi)存在(zai)一定差距,這(zhe)就可能(neng)導致市(shi)場供需關系失衡。

◎劉銳認為,未來政(zheng)府部門可以(yi)更(geng)加積極主動,提供技術咨詢服(fu)務、金融服(fu)務等一攬子的解決方(fang)案,幫助(zhu)企業不斷通過(guo)減排去創造新(xin)的價值和利(li)潤。“如果(guo)企業能(neng)夠更(geng)好地參與,整個市(shi)場自(zi)然也更(geng)加有(you)效(xiao)了。”

每(mei)經記者(zhe)|陳晴(qing)    每(mei)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時(shi)至(zhi)6月底,備(bei)受關注的全國碳市場(chang)(chang)啟動在(zai)即,目前相關準備(bei)工(gong)作進(jin)展如(ru)何?近日(ri),全國碳市場(chang)(chang)建設籌備(bei)人員之(zhi)一劉(liu)銳(化名)接受《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zhe)采訪時(shi)表示,目前相關制度(du)和技術準備(bei)已經基本就緒,正在(zai)等待國家相關部門(men)的最(zui)后審批。

“上線交易應該是沒有問題了(le),只是說如何進(jin)一步(bu)完善,更好地實現節能(neng)減(jian)排的(de)目標。”劉銳認為,全(quan)國(guo)碳(tan)市場的(de)建(jian)設是逐(zhu)步(bu)完善的(de)過程(cheng),期(qi)待未(wei)來(lai)多(duo)部門進(jin)一步(bu)合作(zuo),共同推進(jin)全(quan)國(guo)碳(tan)市場的(de)建(jian)設。

具(ju)體到全(quan)國碳市場建(jian)設的(de)細節(jie),劉銳提到了回購(gou)制度。據(ju)他介(jie)紹,目前全(quan)國碳市場并(bing)沒有建(jian)立回購(gou)制度,期(qi)待(dai)后(hou)續能夠(gou)推(tui)出(chu)相關機制。

部分企業對于碳市場仍不夠重視

6月底,一筆碳匯大單(dan)引起市(shi)場關注。6月28日(ri)晚間,包(bao)鋼股份(600010,SH)和(he)岳陽林紙(600963,SH)雙雙發布公(gong)告,稱雙方(fang)簽署碳匯合作協議(yi)。不過,兩(liang)家(jia)企(qi)業(ye)也表示,此次協議(yi)僅為(wei)初步意向框架協議(yi),其中涉及的(de)金額和(he)數量(liang)不具備強制約束力。

躍躍欲試的企(qi)業不(bu)止包(bao)鋼股份和(he)岳陽林(lin)紙(zhi),近期多家企(qi)業宣(xuan)布(bu)設立碳資產管(guan)理公司或者平臺,例如豫能控股(001896,SZ)等(deng)。

“趁著熱度(du)(du)在做,這個(ge)方向挺好的。”劉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cai)訪時表示,社會參與(yu)更(geng)積極(ji),大家關注度(du)(du)更(geng)高,這一領域才能得(de)到更(geng)好發展。

全國(guo)碳市場啟動在(zai)即,劉(liu)(liu)銳也非常(chang)忙。除了(le)日(ri)常(chang)性的測(ce)試(shi),他(ta)也經(jing)常(chang)協助(zhu)企(qi)業做(zuo)咨詢(xun)管理。劉(liu)(liu)銳觀察到,對(dui)于(yu)碳交易(yi),此(ci)前已經(jing)納入試(shi)點(dian)的企(qi)業更加積(ji)極,而此(ci)前非試(shi)點(dian)的企(qi)業相對(dui)來說不夠重(zhong)視。

“當前碳(tan)交易(yi)相關的培訓已(yi)經不少了,但對于很多(duo)企業(ye)而言(yan),效果仍然不如(ru)讓他(ta)親自去嘗試。”劉銳提到,近期的碳(tan)交易(yi)相關培訓,很多(duo)企業(ye)派來參加培訓的人員經常前后不同,“部分企業(ye)把碳(tan)交易(yi)相關培訓當成了任務”。

劉銳分析稱,很多企業可能(neng)要等到真正(zheng)在碳市(shi)場上賺錢了或者虧錢了,才會認真去(qu)研究這(zhe)一市(shi)場。

好(hao)在(zai)市(shi)場(chang)對于碳交易的重視度也在(zai)逐步(bu)提升。例如此次包鋼股份和岳陽林紙的碳匯大單,劉銳認(ren)為可(ke)能(neng)為市(shi)場(chang)帶來(lai)觸(chu)動,未來(lai)也可(ke)能(neng)引(yin)發(fa)連(lian)鎖反應。

企業參與度逐步提高(gao),那么(me)全國碳(tan)交(jiao)易(yi)市(shi)場建(jian)設進展如何?據(ju)劉(liu)銳(rui)介紹(shao),從技術和(he)制度等角度來看,啟動市(shi)場已經沒問題了。

對于外界分(fen)析的(de)當前全國碳市場(chang)配(pei)套制(zhi)(zhi)度仍然不(bu)夠完善(shan),劉銳(rui)認為,制(zhi)(zhi)度的(de)完善(shan)是(shi)逐(zhu)步的(de)過程。不(bu)同(tong)時期和不(bu)同(tong)市場(chang)情況下,需要的(de)配(pei)套監管(guan)和業務管(guan)理制(zhi)(zhi)度也不(bu)一樣。就像(xiang)證券市場(chang),相關制(zhi)(zhi)度仍在不(bu)斷完善(shan)中。

據(ju)劉銳介紹,目前(qian)全國(guo)碳(tan)市場相關政策能夠覆蓋到(dao)的體系基本(ben)覆蓋到(dao)了(le),且有了(le)比較(jiao)明確(que)的表(biao)述,只(zhi)是在細(xi)節上面(mian)還需要后(hou)續的細(xi)化(hua)。

價格調控有必要但需公開透明

全(quan)(quan)國碳市場(chang)啟動在即(ji),未來(lai)的(de)價格(ge)波動是最受市場(chang)關注的(de)熱(re)點問題(ti)之(zhi)一。那么,全(quan)(quan)國碳市場(chang)開啟后,如何應對價格(ge)異常(chang)波動?

劉銳(rui)表(biao)示,政府部門對于全國(guo)碳市場的調控非(fei)常(chang)有(you)必要。因(yin)為市場每年實(shi)際所需(xu)的配額,可能(neng)與預期(qi)存在一定(ding)差距(ju),這就可能(neng)導致市場供需(xu)關(guan)系失衡。

應(ying)對碳市(shi)場(chang)價格的(de)波動,政府部門(men)通常(chang)使用的(de)調控手段包括回購(gou)(gou)和(he)拍(pai)賣(mai)(mai)。一般而言,市(shi)場(chang)配額供過(guo)于求時(shi),政府部門(men)可以建立(li)專(zhuan)項資金,通過(guo)回購(gou)(gou)來穩(wen)定賣(mai)(mai)盤;如(ru)果(guo)碳市(shi)場(chang)出現過(guo)度炒作的(de)話,政府部門(men)可以通過(guo)拍(pai)賣(mai)(mai)來平穩(wen)價格。

對于政府部(bu)門的(de)調控(kong),劉銳(rui)建(jian)議(yi)可(ke)以(yi)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具體來說,政府部(bu)門可(ke)以(yi)提前建(jian)立規則,并以(yi)制度的(de)形式(shi)公開發布,包括什么節(jie)點可(ke)能(neng)進(jin)行(xing)拋售,什么節(jie)點可(ke)能(neng)進(jin)行(xing)回購。

劉銳提到,從目前(qian)的制(zhi)度建設來看,全(quan)國(guo)(guo)碳(tan)市場(chang)建立了(le)拍賣制(zhi)度,但是(shi)沒(mei)有回(hui)購制(zhi)度。如此情況(kuang)下,未來全(quan)國(guo)(guo)碳(tan)市場(chang)啟動后,可(ke)能(neng)面臨價格下跌風險。

碳交易價格下(xia)(xia)跌的風險(xian)往往出現在市(shi)場供過于求(qiu)的時候(hou)。打個比方,經(jing)濟下(xia)(xia)行(xing)情況下(xia)(xia),企業生產不(bu)及預期,手中的配額可能(neng)(neng)出現過剩(sheng),市(shi)場配額可能(neng)(neng)供過于求(qiu)。

劉銳分析稱,沒(mei)有(you)回購制度(du)是一個缺(que)憾,這(zhe)主要是因為相對于拍賣而言,回購需要政府(fu)部門掏出真金白銀,這(zhe)往往更具難度(du)。

劉(liu)銳認(ren)為(wei)(wei),應對碳(tan)市場(chang)(chang)價格下跌的風險,全國碳(tan)市場(chang)(chang)擬采用(yong)的方(fang)式(shi)是逐年(nian)縮緊,然后逐步消化,進而收(shou)緊每年(nian)的供(gong)需關系。不過,這一方(fang)式(shi)可(ke)能難以快速產生作用(yong),因為(wei)(wei)市場(chang)(chang)賣盤(pan)大量涌(yong)現的時(shi)候(hou),可(ke)能出現踩踏(ta)效(xiao)應。

劉銳認為(wei),制定相關規則并公布后(hou),政府(fu)部門真正需要用到拍(pai)賣或者回購手段(duan)的時(shi)(shi)候其實很少(shao)。因為(wei)存在政府(fu)部門調(diao)控(kong)預期時(shi)(shi),一旦(dan)即將觸及(ji)拍(pai)賣或者回購的臨界點,市場機制將發(fa)揮作用,助推(tui)市場供需關系的緩(huan)和。

多部門應合作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全國(guo)碳(tan)市場啟動在即,除(chu)了價格波(bo)動方面的(de)風(feng)險(xian),政府部門還需出臺哪些方面的(de)配(pei)套(tao)措施?以及如何提(ti)高全國(guo)碳(tan)市場的(de)覆蓋面和(he)有效性?

劉銳認為,未來政府部(bu)門(men)可以更加積極主動,提供技術(shu)咨詢服務(wu)、金融服務(wu)等一攬子(zi)的解決(jue)方案,幫助企(qi)業(ye)不斷通過(guo)減排(pai)去創造新的價值和(he)利潤。“如果(guo)企(qi)業(ye)能夠更好地參與,整個(ge)市(shi)場自然(ran)也更加有效了。”

劉銳舉例稱,生態(tai)(tai)環境部(bu)擁有(you)各企業(ye)(ye)的排放(fang)數(shu)據,對(dui)企業(ye)(ye)的減排空間也(ye)更(geng)加了解(jie)。生態(tai)(tai)環境部(bu)可以將(jiang)相關數(shu)據公開,讓(rang)全社會知道(dao)這一(yi)領(ling)域(yu)有(you)巨大的減排商機和成本,那(nei)么相關的社會資本和技術也(ye)將(jiang)向這一(yi)領(ling)域(yu)去(qu)研(yan)究和探索。

此外,生態環境部(bu)可以聯合(he)科(ke)技(ji)部(bu)門(men)等,征集市場上的(de)減(jian)排技(ji)術(shu),以及培育節能減(jian)排的(de)前瞻性技(ji)術(shu)。

“我上個星期就收到(dao)了國家發改委(wei)發來(lai)的一個通知,要求征集(ji)全國的碳(tan)封存(cun)、碳(tan)捕(bu)集(ji)技術。”劉銳稱(cheng),這(zhe)一文件的下發其(qi)實就表明(ming)了政府部門的態度(du)和方向,即碳(tan)捕(bu)集(ji)、碳(tan)封存(cun)是我們(men)減排的重(zhong)要技術方向和工具,下一步也(ye)會(hui)大力去(qu)支(zhi)持這(zhe)一領域的發展。

《每日(ri)經濟(ji)新聞》記(ji)者注意到,目前(qian)來看,全國碳市場的(de)建設(she)并(bing)不僅(jin)僅(jin)是生態環境部(bu)的(de)事情,多個部(bu)門正在聯合推(tui)動中。

就在今年上半年,廣(guang)(guang)州(zhou)(zhou)期貨(huo)(huo)(huo)交(jiao)易所剛(gang)剛(gang)建(jian)立(li)。6月(yue)18日,證監(jian)會新(xin)聞發言(yan)人高莉在例行新(xin)聞發布會上也曾經介紹稱(cheng),當前,全國碳排放權現貨(huo)(huo)(huo)交(jiao)易啟動在即,為(wei)配合(he)碳現貨(huo)(huo)(huo)市(shi)場(chang)發展(zhan)(zhan)進程(cheng),證監(jian)會積極指導廣(guang)(guang)州(zhou)(zhou)期貨(huo)(huo)(huo)交(jiao)易所貫(guan)徹(che)落實(shi)粵港(gang)澳大灣區發展(zhan)(zhan)戰(zhan)略規劃,加快推(tui)進碳期貨(huo)(huo)(huo)市(shi)場(chang)建(jian)設(she)。

在劉銳看來(lai),雖然(ran)目前(qian)我國(guo)碳市(shi)場(chang)制(zhi)度(du)仍然(ran)有(you)待完(wan)善,但相(xiang)比國(guo)外,依然(ran)具(ju)有(you)后發優勢:“中國(guo)的碳市(shi)場(chang)制(zhi)度(du)設計符合中國(guo)的特色,而且某些(xie)方面(mian)相(xiang)比國(guo)外更加靈活,更加有(you)利于市(shi)場(chang)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zai)或(huo)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bu)希望作(zuo)品出(chu)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zuo)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時至6月底,備受關注的全國碳市場啟動在即,目前相關準備工作進展如何?近日,全國碳市場建設籌備人員之一劉銳(化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相關制度和技術準備已經基本就緒,正在等待國家相關部門的最后審批。 “上線交易應該是沒有問題了,只是說如何進一步完善,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劉銳認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是逐步完善的過程,期待未來多部門進一步合作,共同推進全國碳市場的建設。 具體到全國碳市場建設的細節,劉銳提到了回購制度。據他介紹,目前全國碳市場并沒有建立回購制度,期待后續能夠推出相關機制。 部分企業對于碳市場仍不夠重視 6月底,一筆碳匯大單引起市場關注。6月28日晚間,包鋼股份(600010,SH)和岳陽林紙(600963,SH)雙雙發布公告,稱雙方簽署碳匯合作協議。不過,兩家企業也表示,此次協議僅為初步意向框架協議,其中涉及的金額和數量不具備強制約束力。 躍躍欲試的企業不止包鋼股份和岳陽林紙,近期多家企業宣布設立碳資產管理公司或者平臺,例如豫能控股(001896,SZ)等。 “趁著熱度在做,這個方向挺好的。”劉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社會參與更積極,大家關注度更高,這一領域才能得到更好發展。 全國碳市場啟動在即,劉銳也非常忙。除了日常性的測試,他也經常協助企業做咨詢管理。劉銳觀察到,對于碳交易,此前已經納入試點的企業更加積極,而此前非試點的企業相對來說不夠重視。 “當前碳交易相關的培訓已經不少了,但對于很多企業而言,效果仍然不如讓他親自去嘗試。”劉銳提到,近期的碳交易相關培訓,很多企業派來參加培訓的人員經常前后不同,“部分企業把碳交易相關培訓當成了任務”。 劉銳分析稱,很多企業可能要等到真正在碳市場上賺錢了或者虧錢了,才會認真去研究這一市場。 好在市場對于碳交易的重視度也在逐步提升。例如此次包鋼股份和岳陽林紙的碳匯大單,劉銳認為可能為市場帶來觸動,未來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企業參與度逐步提高,那么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進展如何?據劉銳介紹,從技術和制度等角度來看,啟動市場已經沒問題了。 對于外界分析的當前全國碳市場配套制度仍然不夠完善,劉銳認為,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過程。不同時期和不同市場情況下,需要的配套監管和業務管理制度也不一樣。就像證券市場,相關制度仍在不斷完善中。 據劉銳介紹,目前全國碳市場相關政策能夠覆蓋到的體系基本覆蓋到了,且有了比較明確的表述,只是在細節上面還需要后續的細化。 價格調控有必要但需公開透明 全國碳市場啟動在即,未來的價格波動是最受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那么,全國碳市場開啟后,如何應對價格異常波動? 劉銳表示,政府部門對于全國碳市場的調控非常有必要。因為市場每年實際所需的配額,可能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這就可能導致市場供需關系失衡。 應對碳市場價格的波動,政府部門通常使用的調控手段包括回購和拍賣。一般而言,市場配額供過于求時,政府部門可以建立專項資金,通過回購來穩定賣盤;如果碳市場出現過度炒作的話,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拍賣來平穩價格。 對于政府部門的調控,劉銳建議可以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具體來說,政府部門可以提前建立規則,并以制度的形式公開發布,包括什么節點可能進行拋售,什么節點可能進行回購。 劉銳提到,從目前的制度建設來看,全國碳市場建立了拍賣制度,但是沒有回購制度。如此情況下,未來全國碳市場啟動后,可能面臨價格下跌風險。 碳交易價格下跌的風險往往出現在市場供過于求的時候。打個比方,經濟下行情況下,企業生產不及預期,手中的配額可能出現過剩,市場配額可能供過于求。 劉銳分析稱,沒有回購制度是一個缺憾,這主要是因為相對于拍賣而言,回購需要政府部門掏出真金白銀,這往往更具難度。 劉銳認為,應對碳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全國碳市場擬采用的方式是逐年縮緊,然后逐步消化,進而收緊每年的供需關系。不過,這一方式可能難以快速產生作用,因為市場賣盤大量涌現的時候,可能出現踩踏效應。 劉銳認為,制定相關規則并公布后,政府部門真正需要用到拍賣或者回購手段的時候其實很少。因為存在政府部門調控預期時,一旦即將觸及拍賣或者回購的臨界點,市場機制將發揮作用,助推市場供需關系的緩和。 多部門應合作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全國碳市場啟動在即,除了價格波動方面的風險,政府部門還需出臺哪些方面的配套措施?以及如何提高全國碳市場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劉銳認為,未來政府部門可以更加積極主動,提供技術咨詢服務、金融服務等一攬子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不斷通過減排去創造新的價值和利潤。“如果企業能夠更好地參與,整個市場自然也更加有效了。” 劉銳舉例稱,生態環境部擁有各企業的排放數據,對企業的減排空間也更加了解。生態環境部可以將相關數據公開,讓全社會知道這一領域有巨大的減排商機和成本,那么相關的社會資本和技術也將向這一領域去研究和探索。 此外,生態環境部可以聯合科技部門等,征集市場上的減排技術,以及培育節能減排的前瞻性技術。 “我上個星期就收到了國家發改委發來的一個通知,要求征集全國的碳封存、碳捕集技術。”劉銳稱,這一文件的下發其實就表明了政府部門的態度和方向,即碳捕集、碳封存是我們減排的重要技術方向和工具,下一步也會大力去支持這一領域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來看,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并不僅僅是生態環境部的事情,多個部門正在聯合推動中。 就在今年上半年,廣州期貨交易所剛剛建立。6月1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也曾經介紹稱,當前,全國碳排放權現貨交易啟動在即,為配合碳現貨市場發展進程,證監會積極指導廣州期貨交易所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規劃,加快推進碳期貨市場建設。 在劉銳看來,雖然目前我國碳市場制度仍然有待完善,但相比國外,依然具有后發優勢:“中國的碳市場制度設計符合中國的特色,而且某些方面相比國外更加靈活,更加有利于市場發展。”
碳交易 碳(tan)市場 回購制(zhi)度 拍賣制度 包鋼(gang)股(gu)份 岳陽林紙 豫能控股(gu) 碳(tan)捕集 碳封存 全國碳市場建設進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