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2-09-30 14:34:57
每經(jing)編(bian)輯|王月龍 易啟江(jiang)
據央視新聞報(bao)道(dao)(dao),從(cong)俄羅斯向歐洲(zhou)輸送天然氣的兩大(da)管道(dao)(dao)“北溪(xi)-1”和“北溪(xi)-2”漏氣事件引發(fa)全(quan)球(qiu)關(guan)注,相關(guan)國家政府和環境保護人士開始擔(dan)心其潛在環境影響。據美聯(lian)社28日報(bao)道(dao)(dao), 這起事故(gu)可能會成(cheng)為迄今規(gui)模最(zui)大(da)的甲烷泄漏事件。
俄羅斯(si)外交部(bu)發言人扎哈(ha)羅娃9月29日表示,歐(ou)(ou)盟方(fang)面稱(cheng)要(yao)對“北溪”天然氣管(guan)道泄漏事件展開調(diao)(diao)查(cha),俄方(fang)希望歐(ou)(ou)盟的(de)調(diao)(diao)查(cha)是“客觀的(de)”。
扎哈羅娃同時指出(chu), 美國是“北溪”天然氣(qi)管道泄漏的直接(jie)受(shou)益方(fang),有必(bi)要“自(zi)證(zheng)清(qing)白”。
美防長:現在推測“北溪”管道破裂
的幕后黑手為時過早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e)羅(luo)斯外交部發言人扎(zha)哈羅(luo)娃29日表示,現在回過頭來(lai)看,人們就會明白,誰從“北溪(xi)”管道事件中獲益。如(ru)果用美國官員多年(nian)來(lai)所說(shuo)的話概括,那(nei)就是 讓“北溪(xi)”失去作用能讓美國(guo)增加(jia)對歐(ou)洲的液化天然(ran)氣供應。
扎(zha)哈羅娃還要求(qiu)美(mei)(mei)方(fang)就(jiu)美(mei)(mei)國總(zong)統(tong)拜登此前揚言(yan)要“終結‘北溪-2’管道(dao)”的言(yan)論做出詳細解釋。白宮發言(yan)人在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shang)稱, 拜登當(dang)時所說的“終結”手段,其實是推動德國(guo)政府凍結“北(bei)溪-2”項目,美(mei)國(guo)不應為“北(bei)溪”管道泄漏(lou)事件負責。
當地時間9月29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夏威夷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推測誰可能是“北溪”天然氣管道破裂的幕后黑手還為時過早。他說:“在完成全面調查之前,沒有人能夠真正確定發生了什么。”
另據央視新聞,“北(bei)(bei)溪-1”和“北(bei)(bei)溪-2”管道(dao)26日均被(bei)監測到管道(dao)內氣(qi)壓急降、天然氣(qi)外泄(xie)狀況(kuang),目前泄(xie)漏規模難(nan)以確定(ding)。天然氣(qi)主要(yao)成分是(shi)強效溫室(shi)氣(qi)體甲烷。丹(dan)麥政府(fu)說,按照最嚴重情況(kuang)估算, 泄漏天然氣(qi)可能多達(da)7.78億立方米。
甲烷是二氧化碳之外的一種重要溫室氣體。美國環保協會化學工程師安德魯·巴克斯特認為丹麥政府估算過高,他的估算較為保守,但仍是阿利索峽谷甲烷泄漏規模的兩倍多。按照巴克斯特的說法,無論哪種估算,“共同點是(泄漏)將對氣候造成災難性影響”。
法國29日迎來全國性罷工
馬克龍政府面臨考驗
29日,法國多個工(gong)會組織了全國跨行業(ye)罷工(gong)游(you)行,要求 漲工資,抗通脹,增加居民購買力 并(bing)且明確提出 反對法國進行退休制度改革 ,推遲退休(xiu)年(nian)齡。 按照各大工會的(de)說(shuo)法(fa)(fa),法(fa)(fa)國各地(di)共(gong)舉行(xing)了200多場(chang)游(you)行(xing)活(huo)動(dong),共(gong)有(you)超(chao)過(guo)25萬人參加,而按照法(fa)(fa)國內政部的(de)統計,全法(fa)(fa)共(gong)有(you)179場(chang)游(you)行(xing)聚集(ji)活(huo)動(dong),共(gong)有(you)11.85萬人參與(yu)其中。
當天(tian)的罷工(gong)涉及法(fa)國多(duo)個公(gong)共部(bu)門(men),其中交通部(bu)門(men)受到影響最大。 法國部分地區高(gao)鐵(tie)、城際(ji)鐵(tie)路受到影響。 在巴黎地區,公交車僅(jin)僅(jin)保證了三分(fen)之二的(de)運力。
俄(e)烏沖突(tu)以來,隨(sui)著美歐(ou)(ou)對(dui)俄(e)羅斯的(de)制裁逐漸加(jia)碼,歐(ou)(ou)洲能(neng)源(yuan)價格逐漸走高,通脹趨勢愈演愈烈。8月,歐(ou)(ou)元區(qu)通脹再創新高,達到平均(jun)9.1%,而法(fa)國相對(dui)較(jiao)好,為(wei)5.9%。盡管(guan)馬(ma)克龍政府(fu)已經采取了一些(xie)措施,但是法(fa)國民眾(zhong)依(yi)然擔心今冬能(neng)源(yuan)價格會(hui)進一步攀升,影響能(neng)源(yuan)供給安全,并助推(tui)通貨膨(peng)脹。能(neng)源(yuan)危機能(neng)否妥善(shan)處理成為(wei)馬(ma)克龍政府(fu)要面對(dui)的(de)第(di)一個考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9日,法國總理博(bo)爾內對外表示,將和各個方(fang)面就退(tui)休(xiu)制度改(gai)革展開(kai)新一輪的(de)磋商(shang),爭取在(zai)今年(nian)冬天將退(tui)休(xiu)制度改(gai)革方(fang)案(an)提交議會討論并通過(guo),并在(zai)2023年(nian)夏天開(kai)始實施。而馬克龍對此也態度強硬, 他表示(shi)如果受到(dao)不(bu)信任案(an)表決,那(nei)么不(bu)排除 解散議會 的可能。
而在工會方面(mian),法國各大國家級工會將在10月3日舉行(xing)會議,就(jiu)相關問(wen)題展開商討,以統一(yi)態度并且決定后續的措(cuo)施。有媒體預計,不(bu)排(pai)除(chu)再(zai)次(ci)出現全(quan)國性罷工游行(xing)的可(ke)能性。
天(tian)然氣使(shi)用成(cheng)本(ben)高出近7倍!
部分歐洲制(zhi)造(zao)業(ye)“流向”美國
9月初,總(zong)部(bu)位于荷(he)蘭阿姆(mu)斯特丹的歐洲化工巨頭OCI NV(OCI.AS,股價37.48歐元,市值78.67億歐元)宣布 將投(tou)資數(shu)億美元(yuan)擴大美國得克薩斯州(zhou)博蒙(meng)特(te)市工廠的氨氣產能,然后再通(tong)過(guo)鹿特(te)丹港口進口至國內(nei)。
相比飽受天然(ran)氣價(jia)格飆升困擾(rao)的(de)歐洲,大西洋彼岸的(de)美(mei)國能(neng)源價(jia)格更為(wei)穩定,再加上拜登政府(fu)密集(ji)出(chu)臺的(de)大規(gui)模產(chan)業支持政策(ce), 美國對(dui)歐洲(zhou)制造業的吸引力(li)正(zheng)在逐漸增強。
這對(dui)于(yu)歐(ou)(ou)洲(zhou)來說,無(wu)疑(yi)是沉重的(de)一擊。能(neng)源(yuan)咨(zi)詢機構Thunder Said Energy在一份研究中稱,歐(ou)(ou)洲(zhou)大陸在2023年(nian)和(he)2024年(nian)的(de)能(neng)源(yuan)境況可能(neng)會比2022年(nian)更差。這有可能(neng)使歐(ou)(ou)洲(zhou)的(de)制造業受到(dao)永久性的(de)傷(shang)害(hai)。
挪威化肥巨頭雅苒國際(YAR.OL,股價381.00挪威克朗,市值970.51億挪威克朗)首席執行官Svein Tore Holsether近日對《華爾街日報》表示,“某些產業將會永久性轉移。”
太和智(zhi)庫(ku)高級(ji)研(yan)(yan)究(jiu)(jiu)(jiu)員(yuan)、國務院(yuan)發展研(yan)(yan)究(jiu)(jiu)(jiu)中心世界(jie)發展研(yan)(yan)究(jiu)(jiu)(jiu)所(suo)原(yuan)副(fu)所(suo)長、研(yan)(yan)究(jiu)(jiu)(jiu)員(yuan)丁一凡在此(ci)前接(jie)受《每日(ri)經濟新聞》專訪時(shi)表示(shi),“美國與歐盟(meng)都在搞‘再工業化(hua)’,其實是(shi)競(jing)爭對(dui)手, 美國若控(kong)制(zhi)了歐洲的能源(yuan)供給,歐洲就會處于(yu)下(xia)風,不(bu)僅(jin)能源(yuan)成(cheng)本會大幅上升,還會 ‘受制于美國’ 。 ”
而相比之(zhi)下,美國(guo)作為全球主要(yao)(yao)的天(tian)然氣生產國(guo)之(zhi)一,氣價要(yao)(yao)便宜得多,波動也遠不(bu)及歐(ou)洲(zhou)劇烈。據德國(guo)《商(shang)報》報道, 當前歐洲(zhou)天然氣的使用成本(ben)幾乎是美國(guo)的 八倍 。
歐洲和美國天然氣月度價格(ge)對比(bi) 圖片來源(yuan):Statista.com
不(bu)少(shao)經(jing)濟學家也(ye)警告(gao)稱,歐(ou)(ou)洲(zhou)或許將迎來新一(yi)輪的“去工業(ye)(ye)化”浪潮。為了緩解能(neng)源(yuan)價格上漲(zhang)給企業(ye)(ye)和消費(fei)者帶來的壓力,歐(ou)(ou)盟也(ye)在商討緊急措(cuo)施,并計劃在30日的能(neng)源(yuan)會(hui)議上敲定相關細節。
編輯|王月龍 易啟江
校對|程鵬
每日經(jing)濟新聞綜合(he)自(zi)央視新聞、每經(jing)網(wang)(記者 李(li)孟林(li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jing)《每日經(jing)(jing)濟(ji)新聞(wen)》報(bao)社授權,嚴禁(jin)轉(zhuan)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wang)作品出(chu)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