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09 17:16:04
◎外儲(chu)的(de)減少反映了貨幣市場的(de)壓(ya)力,迫使越來(lai)越多的(de)央行動用儲(chu)備貨幣來(lai)抵御本幣的(de)貶值。
每(mei)經記者|蔡(cai)鼎 每(mei)經編(bian)輯|高(gao)涵
美聯儲激進的(de)加息(xi)周期(qi)下,20年(nian)來(lai)最強美元席(xi)卷了全球幾(ji)乎所有風險資產,全球外(wai)匯(hui)儲備也正在以(yi)有記錄以(yi)來(lai)的(de)最快(kuai)速度下降(jiang),從印度到捷克等眾(zhong)多(新興市場(chang))經濟體(ti)的(de)央行,都在進行不同(tong)程(cheng)度的(de)外(wai)匯(hui)干預(yu),以(yi)支撐本國(guo)貨幣。
據彭博社,今年以來,全球外匯儲備減少了約1萬億美元,至12萬億美元,降幅為7.8%,為彭(peng)博社2003年開始編(bian)制該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全球外儲在2022年4~6月降至12.0367萬億美元,同比減少4.1%,降幅明顯超過雷曼危機后的2009年1~3月,創歷史最大降幅。
據渣打銀行G10(十國集團)外匯研究全球主管Steven Englander估計,今年以來下降的全球外匯儲備中,有超過一半是由于估值變化造成的。
隨著美元(yuan)對其他儲備(bei)貨幣(如歐元(yuan)和日元(yuan))升至20年高點,這減少(shao)了(le)這些非美貨幣兌美元(yuan)的(de)價值。另(ling)一方面,外儲的(de)減少(shao)也反映了(le)貨幣市場的(de)壓力,迫使越來(lai)越多的(de)央(yang)行(xing)動用儲備(bei)貨幣來(lai)抵御本(ben)幣的(de)貶值。
圖片來源:彭博社
例如(ru),由于韓(han)(han)元正(zheng)面臨(lin)美聯(lian)儲(chu)收(shou)緊(jin)政策的(de)壓(ya)力,韓(han)(han)國央行動(dong)用(yong)外儲(chu)支撐(cheng)韓(han)(han)元,韓(han)(han)國9月份(fen)的(de)外儲(chu)出現近14年來(lai)的(de)最大降幅。
韓國央行在10月6日周四發布的聲明中稱,該國9月的外儲減少了197億美元至4168億美元,為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原因之一是(該行)“采取了措施,以緩解外匯市場的波動。”
韓(han)國央行還指出,金(jin)融機構的存款減少和其他貨幣(bi)兌美元價值下降也是導致外儲下降的原(yuan)因之一。
韓元大(da)(da)幅(fu)貶值,韓國(guo)外儲大(da)(da)幅(fu)下降(圖片來源(yuan):彭(peng)博社(she))
彭博社報道中稱,外儲的不斷下降凸顯出韓國央行面臨的壓力。目前,韓國央行正在考慮是否在下周大幅上調基準利率,以幫助遏制韓元的進一步貶值。今年以來,韓元是僅次于日元的全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累計貶值約16%,上周還創下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韓元的貶值,也加劇了韓國的通脹壓力。
韓國(guo)Hanwha投資證券公司經濟學(xue)家Lim Hyeyoun表示,“(韓國(guo))外儲(chu)(chu)的絕對水平(ping)還不令人擔(dan)憂,但(dan)外儲(chu)(chu)持續(xu)下(xia)降(jiang)的事實卻讓人擔(dan)心。如果美元(yuan)(yuan)繼(ji)續(xu)升值(zhi),韓國(guo)外儲(chu)(chu)將(jiang)繼(ji)續(xu)下(xia)降(jiang)。”他還補(bu)充稱(cheng),韓國(guo)央行下(xia)周很可能加息(xi)50個基點(dian)。他預計,如果美聯儲(chu)(chu)繼(ji)續(xu)堅持其強硬的政策立場,韓元(yuan)(yuan)兌美元(yuan)(yuan)今年將(jiang)跌至1美元(yuan)(yuan)兌1500韓元(yuan)(yuan)的水平(ping)。
杰弗瑞全球股票策略師Sean Darby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郵件中表示,“盡管韓國的貿易平衡剛剛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赤字(9月為-37.7億美元)中反彈,但仍給該國的經常賬戶帶來壓力。韓國的外匯儲備也在下降,再加上韓國央行的緊縮政策,這些因素導致名義和實際的貨幣供應量迅速萎縮。此外,日本央行的收益率控制(YCC)政策可能(neng)也對(dui)韓元不利,因為YCC政策下日元被允許大幅(fu)貶值。”
韓國9月份外儲的(de)大幅減(jian)少,并非個例。
《每日經(jing)濟(ji)新聞(wen)》記者(zhe)注意(yi)到(dao),美聯儲迅速收緊貨幣政策,以及(ji)市(shi)場(chang)對(dui)全球經(jing)濟(ji)增長加劇的擔憂,令(ling)包括韓(han)元在內的亞洲新興(xing)市(shi)場(chang)匯(hui)(hui)率(lv)承壓,已經(jing)促使亞洲多(duo)國/地區政府動(dong)用外匯(hui)(hui)儲備以支(zhi)撐(cheng)本幣。但事實證(zheng)明,上述(shu)經(jing)濟(ji)體動(dong)用外匯(hui)(hui)以捍衛本幣的努力還(huan)不夠(gou),多(duo)數新興(xing)市(shi)場(chang)貨幣仍處(chu)于多(duo)年來的低點(dian)。
例如,印度的外匯儲備今年減少了960億美元至5380億美元。印度(du)央行(xing)表示(shi),在從4月份開始的(de)(de)財(cai)年(nian)里,資產估值變化是該國外匯儲(chu)備銳減的(de)(de)主要因素,權重占比達(da)2/3,這意味著其余的(de)(de)1/3來自為支撐印度(du)盧(lu)比貶值而進(jin)行(xing)的(de)(de)干預。今年(nian)以來,印度(du)盧(lu)比兌美元已累計下挫約9%,并在上月創下歷史新低。
除了(le)印度外,日(ri)本(ben)(ben)央(yang)行(xing)也在上(shang)個(ge)月動用約(yue)200億(yi)美元(yuan)來(lai)減緩(huan)日(ri)元(yuan)的跌勢,為該行(xing)自1998年(nian)以來(lai)首次進行(xing)外匯(hui)干(gan)預。彭博社報道中稱,這200億(yi)美元(yuan)占到日(ri)本(ben)(ben)今年(nian)外匯(hui)儲(chu)備降幅的19%左(zuo)右。
另據《日經新聞》,目前,日本外儲的減少趨勢正在加強。日本的財務省10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日本的外匯儲備比8月底減少4.2%,降至1.238萬億美元,連續2個月減少。減少金額和降幅均創出歷史新高。
《日(ri)經(jing)新聞》還援引各(ge)國(guo)(guo)央行聲明(ming)和報道稱,在G20(二十國(guo)(guo)集團)中,除了日(ri)本外,土耳其(qi)、印(yin)度、印(yin)度尼西亞、韓國(guo)(guo)、巴西均在美國(guo)(guo)縮(suo)減貨幣寬松后實施了買(mai)入(ru)本國(guo)(guo)貨幣的干預。
分析調查公司CEIC的數據發現,G20的外匯儲備自美國決定縮減量化寬松的2021年11月至目前總計減少了6.9%。土耳(er)其(qi)(減(jian)少31.6%)和印度(減(jian)少13.4%)等(deng)實施干預的國家(jia)的外匯儲(chu)備明顯減(jian)少。
每(mei)經記者注(zhu)意到(dao),盡管非(fei)美(mei)貨幣貶值的(de)(de)幅(fu)度非(fei)同尋(xun)常,但使(shi)用(yong)(yong)外匯儲備(bei)(bei)(bei)來捍衛本幣的(de)(de)做法(fa)并(bing)非(fei)什么新(xin)鮮事(shi)。通常來講,各國央行會買入美(mei)元并(bing)積累外匯儲備(bei)(bei)(bei),以(yi)減(jian)緩外資涌入時(shi)(shi)貨幣升值的(de)(de)速度。而在經濟(ji)不(bu)景氣時(shi)(shi),它們又會動(dong)用(yong)(yong)外匯儲備(bei)(bei)(bei)來減(jian)輕(qing)外資出逃帶來的(de)(de)沖擊。
就當下來講,各國(guo)所持有的外匯(hui)儲備各不相(xiang)同。對于大多數央行來說,只要他們(men)愿(yuan)意,就仍有足夠的外儲來繼續(xu)干預(yu)外匯(hui)。例如,印度當前(qian)的外儲仍比(bi)2017年年初的水平要高出約49%,足以支付9個月的進(jin)口(kou)。
但對(dui)于(yu)小部(bu)分央行來說,他們的(de)(de)(de)外(wai)儲(chu)卻(que)在(zai)迅(xun)速(su)減少。彭博(bo)社匯編的(de)(de)(de)數據顯示,巴基斯(si)坦140億美元(yuan)的(de)(de)(de)外(wai)儲(chu)今(jin)年大幅下降了42%,目前的(de)(de)(de)外(wai)儲(chu)已(yi)經不足以(yi)滿足該國三(san)個月的(de)(de)(de)進口需求(qiu)。
封(feng)面圖片(pian)來源(yuan):攝圖網(wang)-5011870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ke)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zhu)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