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3 18:41:14
◎對于(yu)當下的(de)歐洲來說(shuo),幾乎(hu)每一(yi)項與(yu)經濟相關的(de)指標(biao)都在“亮紅燈”。
每(mei)經記者|蔡鼎 每(mei)經編輯|高涵
圖片來源:《經濟學人》9月3日(ri)期(qi)
俄烏(wu)沖突、新冠(guan)肺炎大流(liu)行后的(de)不平(ping)衡復蘇(su),以及(ji)歐洲(zhou)大陸大部(bu)分地區的(de)干旱,共同(tong)造成了嚴重的(de)能源(yuan)短缺、高(gao)通脹、供應(ying)中(zhong)斷,以及(ji)歐洲(zhou)經濟未來巨大的(de)不確(que)定性。
近期,《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指出,能源沖擊、高通脹、外部需求的斷崖式下滑,以及借貸成本的快速上升等眾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意味著歐洲肯定會陷入衰退。
對(dui)于當下的歐洲來說,幾乎每一項(xiang)與經濟相關(guan)的指標都在(zai)“亮紅燈”。
牛津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Katharina Koenz在郵件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隨著能源價格飆升,歐元區將在冬季陷入衰退,其中德國的衰退可能最為嚴重。
渣(zha)打銀行董事(shi)、歐洲經濟(ji)學家Christopher Graham在接受《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zhe)郵(you)件(jian)采訪(fang)時也表示(shi),他們一直預計歐元區將在今(jin)年冬天進入GDP衰(shuai)退,但同(tong)時衰(shuai)退可(ke)能(neng)已經開始(即第三季度)的(de)風(feng)險越來越大。
歐洲當(dang)前面臨著哪(na)些主要(yao)風險(xian)與危機(ji)?該地區潛在(zai)的經(jing)濟衰退將有多嚴重(zhong)?
今年8月和9月,歐元區失業率連續兩個月錄得6.6%,創歷史新低。按照歐洲的標準,6.6%的失業率意味著經濟接近充分就業的水平。此外,隨著歐(ou)元區勞(lao)動力市場長期合(he)同(tong)的談判,未來(lai)幾(ji)個月的薪資增長或將進一步加快。這(zhe)說明歐(ou)元區的勞(lao)動力市場仍頗具韌性。
歐元區失業率趨勢(shi)(圖片來源(yuan):英為財(cai)情)
消費者信心雖然在俄烏沖突開始時下降,但歐元區的消費卻并未下滑,反倒是通脹預期有所下降。彼時,盡管成本上漲,但歐洲的工業生產一直保持強勁,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企業仍在處理過去積壓的訂單。不過,歐洲企業積壓的訂單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一些關鍵的前瞻性指標已經顯示出外部需求的斷崖式下滑。
近期,《經(jing)濟學人》雜志援引一項調查稱,德國(guo)和奧地(di)利工業企業老板(ban)的(de)都認為歐洲(zhou)工業將進(jin)入收縮(suo)區間,意大(da)利的(de)工業情況也似乎呈自由落體般下滑。
事(shi)實上,上月(yue)歐元區(qu)企(qi)業活動大幅下滑,可(ke)能令歐元區(qu)避(bi)免(mian)衰退的(de)希望化(hua)為(wei)泡影。歐元區(qu)9月(yue)綜合PMI終值為(wei)48.1,預期(qi)48.2,前(qian)值48.2,降(jiang)至20個月(yue)低點。該指數被視為(wei)衡量經(jing)濟健康狀況的(de)良好(hao)指標,低于50表明經(jing)濟收縮。
歐元區綜合PMI趨勢(shi)(圖片(pian)來源:英為財情)
具體來看,歐元區9月制造業PMI終值錄得48.4,創27個月新低,預期48.5、前值48.5;歐元區9月服務業PMI終值錄得48.8,創20個月新低,預期48.9、前值48.9;服務業企業預期指數從56.6降至53.6,創29個月新低。
牛津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Katharina Koenz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郵件中稱,歐元區整體經濟面臨的阻力是相同的:在高通脹和全球需求減弱的情況下,購買力惡化、需求疲軟。
她進一步指出,歐元區整體經濟狀況的惡化在德國最為明顯,該國9月綜合PMI初值(45.9)進一步下滑至2020年5月以來新低,為連續三個月低于榮枯線。“這是因為德國服務業活動的明顯下滑,且困擾制造業的問題依然存在。法國9月綜合PMI雖然躍升至51.2,表明在服務業的推動下,三季度末法國的經濟增長強勁。然而,這個數據并不能掩蓋法國產出和新訂單的下降趨勢,以及制造業的整體疲軟。”
Katharina Koenz預計,隨著能源價格飆升,歐元區將在冬季陷入衰退,其中德國的衰退可能最為嚴重。“在能源成本上升、供應瓶頸揮之(zhi)不去和(he)需求疲軟的(de)(de)重壓(ya)下,(歐(ou)元(yuan)(yuan)區(qu))制(zhi)造業仍(reng)在苦(ku)苦(ku)掙扎。德國經(jing)濟最(zui)容易受到這些(xie)不利(li)因素的(de)(de)影響(xiang),可能會出現嚴(yan)重的(de)(de)收縮。歐(ou)元(yuan)(yuan)區(qu)服(fu)務業增長(chang)目前(qian)正在顯著(zhu)放緩,通脹也進一步壓(ya)低(di)了消費者購(gou)買力。盡管冬季能源短缺的(de)(de)風(feng)(feng)險(xian)有所(suo)降低(di),但(dan)這仍(reng)是一個(ge)影響(xiang)歐(ou)元(yuan)(yuan)區(qu)經(jing)濟的(de)(de)關鍵風(feng)(feng)險(xian)。”
渣打銀行董事、歐洲經濟學家Christopher Graham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郵件采訪時也指出,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他們一直預計歐元區將在今年冬天進入GDP衰退。他表示,盡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仍然是他們對衰退時間框架的基本假設,但衰退可能已經開始(即第三季度)的風險越來越大,特別是考慮到最近幾個月(歐元區)消費者信心和PMI等情緒指標的減弱。
“我們對歐元區經濟衰退觀點的主要論據是能源危機,因為(能源)價格的上漲既是經濟活動的不利因素(通過生活成本傳導),也是迄今為止(歐元區)通脹上升的最主要因素,這反過來又迫使歐洲央行激進地收緊貨幣政策。”Christopher Graham對記者補充稱。
今(jin)年以來(lai)歐元區(qu)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shu)持續惡化(圖片來(lai)源:英為財(cai)情)
除了PMI外,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準備“勒緊褲腰帶”為漫長而寒冷的冬天做準備,歐洲人的信心正在下降。德國市場研究機構Sentix10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錄得-38.3,不及預期,同時創2020年5月份以來新低。Sentix在10月份報告中(zhong)調(diao)研(yan)了1331名(ming)投(tou)資者,其中(zhong)包括249名(ming)機(ji)構投(tou)資者。受(shou)訪者對于歐元區經濟現狀和未來預期的評分都出現持續下(xia)降。
毫無疑問,歐洲目前正在經歷著能源沖擊與利率上升的雙重打擊。
荷蘭合作銀行宏觀策略主管Elwin de Groot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的資產表現已經相當糟糕,歐洲股市年初至今的跌幅超過24%。總體而言,隨著通脹過高、經濟放緩,以及歐洲央行繼續收緊貨幣政策,我們預計當下風險或利率敏感資產的艱難環境將持續到2023年。”
歐元的持續貶值也反映出歐洲經濟前景的惡化,以及全球投資者對歐洲資產不再青睞。7月中旬,歐元對美元時隔近20年首次跌穿平價。
歐(ou)元兌(dui)美元創(chuang)20年新低(圖(tu)片來源:英為財情)
歐元走弱也成為歐洲政策制定者的又一個擔憂——弱歐元導致進口價格上漲,從而加劇本已很高的通脹,打擊消費者實際收入,進而沖擊消費。繼9月歐元區調和CPI同(tong)比上(shang)升10%,有記錄以來首次站(zhan)上(shang)兩位數之后,歐元區PPI也(ye)繼續上(shang)沖。
歐元(yuan)區通脹趨(qu)勢(圖(tu)片來源:英為財情)
10月4日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歐元區PPI同比(bi)上升43.3%、預期43.2%,前值37.9%;環比(bi)增速繼續上行至5%,創今(jin)年三月以來最高。
歐元(yuan)區PPI趨勢(shi)(圖片來源:英為(wei)財情)
和全球其(qi)他主要(yao)央(yang)行(xing)一(yi)樣,歐(ou)洲央(yang)行(xing)(和其(qi)他非歐(ou)元區的(de)歐(ou)洲國家(jia)央(yang)行(xing))也低估(gu)了歐(ou)元區物價上漲的(de)速(su)度(du),而(er)將歐(ou)元區9.1%的(de)通(tong)脹降至2%的(de)目標,歐(ou)洲央(yang)行(xing)還有(you)很長一(yi)段(duan)路要(yao)走。
每經記(ji)者注意到,不(bu)僅是(shi)歐(ou)元區(qu),其(qi)他(ta)非歐(ou)元區(qu)的(de)(de)歐(ou)洲國家央(yang)(yang)行(xing)今年以(yi)來也大幅上調了利(li)率,例(li)如(ru)英國央(yang)(yang)行(xing)、瑞典央(yang)(yang)行(xing)、瑞士央(yang)(yang)行(xing)等。其(qi)中,瑞士央(yang)(yang)行(xing)9月下旬加息75基點標(biao)志著(zhu)全歐(ou)洲正(zheng)式(shi)告別長(chang)達(da)8年的(de)(de)負(fu)利(li)率時代。
對于歐洲(zhou)央(yang)行(xing)接下來的加息(xi)路徑,Christopher Graham在接受《每日經濟(ji)新(xin)聞(wen)》記者采(cai)訪時(shi)指出,歐洲(zhou)央(yang)行(xing)管(guan)委(wei)會將(jiang)對過度(du)收緊貨幣政策(ce)的風險保持警惕,非歐元區的歐洲(zhou)國家央(yang)行(xing)(例如英國央(yang)行(xing)、瑞士央(yang)行(xing))也(ye)是如此(ci),但它們的首要任務都是穩定物價。
“因此,我們預計歐洲央行將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直到有更為明確的證據表明總體通脹見頂、通脹的上升沒有嵌入工資壓力、中長期通脹預期保持穩定。總體而言,歐洲央行們還需要考慮貨幣動態(當前美元走強正導致一些經濟體出現輸入型通脹擔憂)和金融穩定風險(源自大幅加息和縮表)。”Christopher Graham補充道。
荷蘭合作銀行宏觀策略主管Elwin de Groot也認為,歐洲央行的過度緊縮肯定是一種風險。他在郵件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認為歐洲央行也在權衡這一風險。不過,即使歐洲央行沒有大幅收緊其政策立場,由于能源價格上漲對貿易條件的巨大沖擊,歐元區也已經注定會出現溫和衰退。”
北京時間10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中大幅下調了德國和意大利明年經濟增速預期,且預計兩國都將陷入衰退,成為俄烏沖突后率先進入衰退的發達經濟體。
具體來看,IMF將德國2023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從+0.8%大幅下調至了-0.3%,將意大利2023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從+0.7%下調至了-0.2%。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名(ming)義GDP計(ji)算,德國(guo)和意(yi)大利(li)的GDP規模(mo)在全歐洲(zhou)的排名(ming)分別為(wei)第一(yi)和第四(si)位。
圖片來源:IMF
德(de)國聯(lian)邦(bang)統計(ji)局數據顯示(shi),受能源價格上漲推動,德(de)國8月(yue)PPI同比上漲45.8%,創下有史以(yi)來(lai)最大漲幅(fu)。這是德(de)國PPI連(lian)續(xu)第(di)二(er)個月(yue)創新高(gao),7月(yue)份漲幅(fu)為(wei)37.2%。
另據彭博社,上世紀80年代初至2020年這近40年的時間里,德國PPI累計漲幅約60%,而在過去短短兩年時間里,德國PPI就實現了另一個60%的漲幅。
德(de)國(guo)PPI走勢(圖片來源:彭博社)
《經濟學人》文章中稱,所有這些都表明,以德國、意大利和中東歐為首的歐洲經濟肯定會進入衰退。
9月(yue)底(di),經(jing)合組織(OECD)將其對歐元區2023年(nian)經(jing)濟(ji)增長預期從(cong)6月(yue)份(fen)的1.6%大幅下(xia)調至0.3%。
OECD預計,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GDP將在2023年遭遇衰退(即GDP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滑)。OECD預計德國2023年產出將下滑0.3%,遠遠低于此前預期的增長1.7%。
此外,雖然OECD預計法國、意大(da)利和西班牙GDP明年均將出現小幅正增長,但(dan)其警告稱,“(歐元(yuan)區)經(jing)濟前景存(cun)在很大(da)的(de)(de)不(bu)確(que)定(ding)性,存(cun)在非常(chang)大(da)的(de)(de)下行(xing)風險……在最壞的(de)(de)情況(kuang)下,歐元(yuan)區(明年的(de)(de))經(jing)濟增長率可能比當前-0.3%的(de)(de)預期還要低(di)1.25%。”
歐元區之外的歐洲,情況同樣不(bu)容樂觀。
英國方面,在新首相特拉斯政府推出50年來最大規模減稅后,英國遭遇股匯債“三殺”。兩大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全球和惠譽先后將英國的評級展望下調為“負面”。標普(pu)全(quan)球認為英(ying)國已經在全(quan)年衰退中掙(zheng)扎,歐(ou)洲則面臨(lin)嚴冬(dong)和信貸風(feng)險不斷(duan)上升的局(ju)面。
報告還預測,英國(guo)(guo)已經(jing)處于“從二季(ji)度開始的中度全(quan)年衰退”,該國(guo)(guo)家庭面臨(lin)9.9%的通(tong)脹,冬天可(ke)能還將進一步上升,未(wei)來幾個季(ji)度的消費開支(zhi)將遭到壓制。
英(ying)鎊兌(dui)美元上月跌至1985年以來(lai)(lai)新低(圖片來(lai)(lai)源:英(ying)為(wei)財情(qing))
瑞典方面,瑞典中央統計局9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瑞典8月通貨膨脹率達9%,刷新1991年12月以來新高。斯德哥爾摩時間9月2日,瑞典央行超預期加息100個基點,為該行1993年設定2%通脹目標以來最大加息幅度。瑞典央行在政策聲明中稱,“過高的通脹正在削弱家庭的購買力,使公司和家庭都更難以規劃他們的財務狀況。現在需要(yao)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以(yi)使通脹回(hui)到目標水平。”
捷克方面,據該國統計局最新數據,9月捷克經濟信心指數繼續下降,環比下降4點至90.1。消費者和企業家對捷克經濟信心跌至2003年1月有調查以來的最低值。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環比下降4.4點至72.7。企業家信心指數環比下降4點至93.6。據捷克統計局分析,消費者的悲觀情緒在9月明顯加重,主要擔心捷克整體經濟形勢及自身財務狀況惡化、失業率上升以及2023年物價進一步上漲等。
另外,當地(di)時間10月(yue)3日(ri),歐(ou)(ou)(ou)盟(meng)委(wei)員會提(ti)議根據歐(ou)(ou)(ou)盟(meng)特別援助機制(zhi)向(xiang)捷克提(ti)供25億(yi)歐(ou)(ou)(ou)元的(de)額外財政支持,這將(jiang)(jiang)使歐(ou)(ou)(ou)盟(meng)對該國的(de)財政支持總額達45億(yi)歐(ou)(ou)(ou)元。歐(ou)(ou)(ou)盟(meng)委(wei)員會在當天發(fa)布的(de)新聞公(gong)告中(zhong)指出,此筆款項將(jiang)(jiang)主要(yao)用于緩解新冠疫情給捷克經濟、民(min)生造(zao)成的(de)沖擊。
不過,Christopher Graham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隨著其他經濟體(包括美國)的增長放緩,歐洲的衰退可能更嚴重、更持久。因此,歐洲的經濟前景面臨下行風險。“然而,我們認為多種因素(su)的(de)(de)(de)綜合作用(yong)應能排除歐(ou)洲出現重大經濟衰退(tui)的(de)(de)(de)可能性。這(zhe)包括該(gai)地區在進(jin)口(kou)(kou)替代(dai)能源(yuan)方面取得的(de)(de)(de)進(jin)展(zhan)(來自俄羅斯的(de)(de)(de)能源(yuan)進(jin)口(kou)(kou)已經減少(shao))、該(gai)地區補(bu)充天然氣(qi)儲備的(de)(de)(de)努力(li)、減少(shao)天然氣(qi)總需求(qiu)的(de)(de)(de)努力(li)(通過資源(yuan)削減),以及今年(nian)冬季天氣(qi)相對(dui)溫(wen)和的(de)(de)(de)預期,這(zhe)應該(gai)會減少(shao)整個歐(ou)元區對(dui)電網的(de)(de)(de)總體需求(qiu)。”
封面圖片來源:視(shi)覺中國-VCG1113929819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wei)者(zhe)必(bi)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nin)不(bu)希(xi)望作(zuo)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xia)您(nin)的(de)作(zuo)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