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xin)聞 2022-11-01 00:34:45
每經編輯|盧祥勇 蓋(gai)源(yuan)源(yuan)
10月31日(ri),廣(guang)(guang)州召(zhao)開(kai)疫情防(fang)控新聞發布(bu)會(hui),會(hui)上通報(bao),10月30日(ri)0至24時(shi),廣(guang)(guang)州市新增527例(li)新冠病(bing)毒本土感染者。其中(zhong),521例(li)在(zai)隔離(li)觀察或管控區(qu)域(yu)中(zhong)發現(xian),6例(li)感染者在(zai)社區(qu)篩查或發熱門診檢測發現(xian)。
截至今(jin)日(ri)(1日(ri))0時,廣州市白云區、增城區、天河區、花都(dou)區、海(hai)珠區已發布今(jin)日(ri)開展全區全員核(he)酸(suan)檢(jian)測的通告。

圖(tu)片來源:廣州(zhou)日報

管控區域人員仍存在流動等原因
導致感染人數持續攀升
廣州(zhou)市衛生健康委(wei)副主任、新聞發言(yan)人張屹(yi)作出了解釋,近日(ri)廣州(zhou)每(mei)日(ri)新增感染者人數仍在(zai)持續攀升的主要(yao)原因仍是管控區域中(zhong)的人員依然存(cun)在(zai)流動、交(jiao)集和個(ge)人防護不足。同時(shi),本輪疫情新冠病毒變異(yi)株(zhu)多種亞(ya)型(xing)疊加(jia),傳播(bo)速(su)度快,為排查處置帶來很大困(kun)難。
張屹表示,當前廣州疫情防控面臨境外輸入、省外輸入、本土反彈三重壓力,防控形勢嚴峻復雜。10月1日以來,廣州累計處置各類涉疫事件超過260起。
本輪本土疫情呈現以下特點,一是(shi)輸入途(tu)徑多(duo)(duo)樣,疫情通過航空、港口、鐵路(lu)(lu)、公(gong)路(lu)(lu)貨運和自駕等(deng)(deng)方式(shi)持續輸入廣(guang)州(zhou);二是(shi)落地陽性(xing)的來返穗人員職業分布多(duo)(duo)樣,涉及(ji)貨運司機(ji)、游客、返校學生、來穗就醫等(deng)(deng)多(duo)(duo)個群(qun)體;三是(shi)陽性(xing)個案軌跡(ji)復雜(za),涉及(ji)城中村、網吧等(deng)(deng)密閉場(chang)所(suo),醫院(yuan)、各級各類學校、大型商超和批發市(shi)場(chang)等(deng)(deng)。
“我們正進一(yi)步根據疫情發展特點,持續優化風險區(qu)域內網格化分類管理措施(shi),減少人員交叉感染(ran)。”張屹提醒,管控區(qu)域內的市民朋友請保(bao)持信心耐心,落(luo)實(shi)好居家健康監測,不聚集(ji)、不扎堆,非必要不外出,按(an)照社區(qu)指引(yin)做好個(ge)人防護、有序參加(jia)核酸篩(shai)查。

被賦黃碼怎么辦?做好這四點
廣州(zhou)市(shi)疾病(bing)預防(fang)(fang)控(kong)制(zhi)中心黨(dang)委書記、新聞(wen)發言(yan)人張周斌(bin)表示,當前(qian)廣州(zhou)市(shi)疫(yi)情防(fang)(fang)控(kong)仍處(chu)在關鍵階段,針對感(gan)染(ran)者的流行病(bing)學調查(cha)和涉疫(yi)人員的排(pai)查(cha)、追(zhui)蹤以及重點場所的管控(kong)也(ye)在高強度(du)持(chi)續進展進行中。從剛(gang)才張屹(yi)副主(zhu)任的通(tong)報中,相信(xin)大家也(ye)可以感(gan)受到(dao)防(fang)(fang)控(kong)的壓力和強度(du)。
值得(de)欣慰的是,絕大多數感染者均是在密(mi)接排(pai)查(cha)和隔離(li)管(guan)控(kong)區(qu)域中(zhong)發(fa)(fa)現。但也(ye)有(you)部分是在社區(qu)篩查(cha)和發(fa)(fa)熱門診中(zhong)發(fa)(fa)現。我們針對(dui)這部分感染者進行(xing)了分析,發(fa)(fa)現基本(ben)都是感染者關聯(lian)重(zhong)點場所的黃碼人(ren)員,這就說明,為了能夠盡(jin)快發(fa)(fa)現社區(qu)存在的感染者,督促涉疫(yi)(yi)風(feng)險(xian)人(ren)員盡(jin)快開展核酸檢測,盡(jin)早發(fa)(fa)現并斬斷社區(qu)隱匿傳播鏈(lian),對(dui)涉疫(yi)(yi)風(feng)險(xian)人(ren)員賦黃碼,對(dui)控(kong)制(zhi)疫(yi)(yi)情具有(you)非常重(zhong)要的意義(yi)。
張周斌指出,對于被(bei)賦黃(huang)碼的(de)人員,也一定要(yao)意識到,發現(xian)被(bei)賦黃(huang)碼后,自身的(de)感染風險還是很(hen)高(gao)的(de),因此,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對于自身、家庭(ting)、單位以(yi)及全市的(de)疫情防控具有十分重(zhong)要(yao)的(de)意義。
張周斌再次提醒,近期曾被賦黃(huang)碼(ma)的市民朋友(you),一定是要嚴格遵(zun)守黃(huang)碼(ma)管理規定。
具(ju)體說(shuo)就是,發現被賦黃碼后:
一是要及(ji)時向(xiang)社區(qu)報備;
二是要簡化社交生活,兩點一(yi)線(xian),不(bu)聚(ju)集、不(bu)聚(ju)餐,外出(chu)務必做(zuo)好防(fang)護,避(bi)免乘坐公共交通(tong)工具;
三(san)是完成3天(tian)3檢,并鼓勵同住家(jia)人也多做(zuo)核(he)酸;
四是(shi)疫情期間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提高核酸檢測頻率(lv)。
專家:不要簡單將奧密克戎當成“大號流感”
廣(guang)州(zhou)本輪疫情新冠病毒傳(chuan)播速(su)度快、隱匿(ni)性強,正面臨怎樣的(de)防控(kong)挑戰?據(ju)羊(yang)城晚(wan)報,10月31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流(liu)行病學資深專家王鳴(ming)指出,因(yin)為(wei)目前認為(wei)流(liu)感病毒和奧(ao)密克(ke)戎(rong)致死率(lv)都(dou)差不(bu)多,有人將奧(ao)密克(ke)戎(rong)當(dang)成“大號(hao)流(liu)感”,對此,王鳴(ming)嚴肅地說,這(zhe)是不(bu)科(ke)學的(de)。
大(da)多數國家的(de)(de)大(da)部分人群已經(jing)打過了新冠(guan)疫苗、得到了疫苗的(de)(de)保護,“這(zhe)有(you)點像穿(chuan)著盔(kui)甲上戰(zhan)(zhan)場”。而每年流感季節,大(da)部分人是沒有(you)打流感疫苗的(de)(de)、沒有(you)得到疫苗保護的(de)(de),“這(zhe)有(you)點像赤膊(bo)上戰(zhan)(zhan)場”。王鳴直言(yan),這(zhe)樣的(de)(de)對(dui)比欠缺科學性。
他指出,流感病毒的R0值大約為2~3,而奧密克戎株變異株BA.5的R0值高達18.6,如果放任傳播,疫情對人群的沖擊會比流感高出數十倍到近百倍。

武漢為何要求24小時就要做一次核酸?專家解答
再(zai)來(lai)關注武漢(han)疫情。
10月(yue)30日0—24時(shi),武(wu)漢市新增50例本土無癥狀(zhuang)感染者。自本輪(lun)疫(yi)情爆發(fa)以來,武(wu)漢市中心城區已(yi)經(jing)開展(zhan)了(le)多輪(lun)核(he)酸檢測(ce)。當前進入居民區(村)、單位、公共(gong)場(chang)所、乘坐公共(gong)交通等需持(chi)24小時(shi)核(he)酸檢測(ce)陰性(xing)報告。為何24小時(shi)就要做(zuo)一次核(he)酸?
10月31日,長江日報記(ji)者就此采(cai)訪了武漢大學(xue)公共衛生學(xue)院譚曉東(dong)教授(shou)。
“從(cong)武(wu)漢本輪疫情中感染者的發病情況(kuang)來看,主(zhu)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為(wei)主(zhu),導致我市(shi)本輪疫情病例(li)感染的BA.5.2進化分支容易大量增(zeng)殖和(he)排(pai)毒(du),潛伏(fu)期短,傳播(bo)速度更快。”譚曉東介紹。
綜合近期國內外有關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病學特點來看,傳播代際間隔約2天左右,有最新研究表明,奧秘克戎變異株可以在2分鐘左右進入宿主細胞,很快在上呼吸道呈現指數復制,12-24小時后在感染細胞中釋放成熟的病毒顆粒,也就是通常說的開始“排毒”,因此,奧密克戎變異株最快的不到24小時就能把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容易造成病例短時間內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de)是,本次(ci)疫(yi)情發現的(de)無癥(zheng)狀(zhuang)感(gan)染者占比較高(gao)。感(gan)染后大多(duo)數患者臨床癥(zheng)狀(zhuang)并不明顯,很多(duo)人沒有癥(zheng)狀(zhuang),導致(zhi)病例早發現、早控制難度增(zeng)加,容易造成擴散蔓延、多(duo)點散發或集中暴發。
“除(chu)了(le)病(bing)毒(du)(du)的(de)極強傳染性和(he)越來越短的(de)傳播代(dai)際(ji),另一原因在于核酸檢(jian)(jian)測(ce)是(shi)一種‘進行(xing)時’檢(jian)(jian)測(ce),通過實時熒光(guang)聚合酶鏈(lian)反應,來檢(jian)(jian)測(ce)病(bing)毒(du)(du)基因組中特定的(de)核酸序(xu)列,從而判(pan)斷被檢(jian)(jian)測(ce)者此刻是(shi)否感染了(le)病(bing)毒(du)(du)。也就(jiu)是(shi)說,核酸檢(jian)(jian)測(ce)只能(neng)測(ce)出(chu)你在采樣時是(shi)不是(shi)健康。”譚(tan)曉東說。
奧密(mi)克(ke)戎能(neng)不能(neng)被(bei)檢測(ce)出(chu)來可(ke)能(neng)與疾病(bing)發展階段、采樣等多方(fang)面原因有關。如果核酸檢測(ce)的時(shi)候,體內病(bing)毒濃度(du)不夠,低于檢測(ce)下限,就(jiu)可(ke)能(neng)出(chu)現假(jia)陰(yin)性;可(ke)能(neng)有少部分感染者存在間隙排毒現象,如果采集(ji)時(shi),剛好不在排毒期,也(ye)可(ke)能(neng)造成假(jia)陰(yin)性;如果采樣不規(gui)范,未(wei)能(neng)采集(ji)到有病(bing)毒的部位,那么也(ye)可(ke)能(neng)會(hui)造成漏檢。
因此,當發生疫(yi)(yi)(yi)情(qing)時,為了更精準地檢測(ce)出病原,盡早(zao)發現感(gan)染(ran)人群(qun),切斷病毒傳(chuan)播鏈條(tiao),及時迅速開展多輪檢測(ce)是(shi)必要的(de)。目前,武(wu)漢實行24小時核酸檢測(ce),有助于盡快找到社會面感(gan)染(ran)者,阻斷疫(yi)(yi)(yi)情(qing)傳(chuan)播,對早(zao)診早(zao)治、疫(yi)(yi)(yi)情(qing)防控都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盧祥勇 蓋源源
校對|王月龍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_502386998

每日經(jing)濟新聞綜合(he)自(zi)廣州日報(bao)、南方日報(bao)、長江日報(bao)、羊城晚報(bao)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zai)或鏡(jing)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mei)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