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2-12-20 13:30:57
每經(jing)編輯|畢陸名
近日,中國科(ke)學(xue)院(yuan)院(yuan)士、中國科(ke)學(xue)院(yuan)大(da)學(xue)存(cun)濟醫(yi)學(xue)院(yuan)院(yuan)長、中國科(ke)學(xue)院(yuan)微(wei)生物研究(jiu)所研究(jiu)員高福在(zai)“國科(ke)在(zai)線系列講(jiang)座”上(shang)對(dui)疫情防控中大(da)家(jia)關注的問題進行了(le)講(jiang)解。
19日,“中(zhong)國科學(xue)院(yuan)大學(xue)”微信公眾號發布《高福院(yuan)士談新形(xing)勢下疫情防控(kong):清(qing)病不清(qing)毒,向科學(xue)要(yao)答案》。文中(zhong)表示(shi):
“新冠一開始是‘乙類甲管’,接下來也將走向‘乙類乙管’,這(zhe)是(shi)我(wo)們調整的大方向。我(wo)們現在(zai)的目標是(shi),清(qing)病(bing)不清(qing)毒(du)。病(bing)毒(du)是(shi)無法(fa)清(qing)除(chu)的,我(wo)們就想辦(ban)法(fa)讓(rang)病(bing)癥輕(qing)一點(dian),非常關鍵。”
奧密克戎還是個新冠病毒,不能輕敵。”既不能得“恐冠癥”,也不能得“輕冠癥”。
中國三年的努力不僅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疫苗和藥物研發贏得了寶貴時間。
從動態清零到精準防控,高福指出了關鍵:防疫策略動態調整的核心在于要不要管住“傳染源”這一傳染病三要素之一。
陽了不再可怕(pa),新形勢下(xia)的(de)新挑戰,疫情防控(kong)的(de)難度無疑(yi)會進一(yi)步加大,卻(que)也是一(yi)次(ci)改變國(guo)人觀念的(de)重要(yao)契(qi)機(ji),一(yi)次(ci)有望實現(xian)醫(yi)改和解決醫(yi)療擠兌問題的(de)特(te)別(bie)機(ji)會。
疫苗能夠提供四級保護,分別是:防感染、防發病、防傳播、防重癥和死亡。希望大家相信科學,認識到疫苗在防重癥和死亡方面的高效。
“是狼就要吃羊,這是大的生態。奧密克戎還是個(ge)新(xin)冠病毒,不能(neng)輕敵(di)。”既不能(neng)得(de)(de)“恐冠癥”,也不能(neng)得(de)(de)“輕冠癥”。作(zuo)為一(yi)名病原微生(sheng)物(wu)與(yu)免疫學(xue)研究者,高福(fu)希望國科大學(xue)生(sheng)能(neng)時刻保(bao)持(chi)一(yi)份平衡理性的心態,“向科學(xue)要(yao)答案”。
他還表示,“我們需要意識到‘醫院不是菜市場’,將(jiang)醫療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最需要的人群,使得醫院、診所(suo)、社區服務中心以(yi)及免疫規劃,進(jin)一(yi)步職責(ze)分(fen)明。”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科學院大學”微信公眾號
封面圖(tu)片來源(yuan):攝圖(tu)網-5006723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nin)不(bu)希望作品(pin)出(chu)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