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wen) 2023-01-06 15:19:05
每(mei)經(jing)編輯(ji)|杜宇
1月(yue)6日,特斯拉Model 3與(yu)Model Y迎來價(jia)格調整,最(zui)高(gao)降價(jia)4.8萬(wan)(wan)元。其中,Model 3起售(shou)價(jia)降至22.99萬(wan)(wan)元,成為歷史最(zui)低(di)售(shou)價(jia)的特斯拉車型;Model Y起售(shou)價(jia)降至25.99萬(wan)(wan)元。
剛剛,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發布微博稱,特斯拉價格調整的背后,涵蓋了無數工程創新,實質上是獨一無二的成本控制之極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車集成設計、產線設計、供應鏈管理、甚至以毫秒級優化機械臂協同路線。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堅持以成本定價。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號召,促進經濟發展,釋放消費潛力。
今日稍早前(qian),據特斯拉消息,特斯拉國產車型大幅降價(jia),Model 3起售價(jia)22.99萬(wan)元(yuan),Model Y起售價(jia)25.99萬(wan)元(yuan)。
圖片(pian)來源:特斯(si)拉(la)官(guan)方網站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體降價幅度方面,Model 3后輪驅動版從26.59萬元降至22.99萬元,降價3.6萬元;Model 3高性能版從34.99萬元降到32.99萬元,降價2萬元。Model Y后輪驅動版從28.89萬元降至25.99萬元起售,降價2.9萬元;Model Y長續航版從35.79萬元降到30.99萬元,降價4.8萬元;Model Y高性能版從39.79萬元降到35.99萬元,降價3.8萬元。
據第一財經,特斯拉多輪“降價”,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消費者需求不達預期。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特斯拉需求不振的消息便時有傳出。在中國市場,特斯拉從去年9月份開始便開啟了“變相降價”促銷,對于自9月16日到9月30日完成提車的車主,特斯拉提供8000元保險補貼,保險補貼可直接用于減免車價。去年10月24日,特斯拉突然宣布國產車型全系下調售價,下調幅度在1.4萬~3.7萬元。此(ci)后,特斯拉便時不時推出保(bao)險(xian)優惠(hui)、現車(che)優惠(hui)政(zheng)策(ce),用(yong)以提振需求。今(jin)年(nian)1月1日,特斯拉還推出新年(nian)限時福利(li),即日至2月28日期間,完成(cheng)交付(fu)的(de)Model 3和Model Y的(de)新車(che)訂單(dan),可享(xiang)(xiang)受6000元限時交付(fu)激(ji)勵方案(an);若通過特斯拉合作保(bao)險(xian)機構購買相應車(che)險(xian),還可享(xiang)(xiang)受4000元保(bao)險(xian)補貼。不過,該新年(nian)限時福利(li)因為此(ci)次降(jiang)價而(er)提前終止了。
令人疑惑的(de)(de)是,目前新(xin)(xin)能(neng)源原(yuan)材料(liao)價格居高不下,國內車企(qi)普遍漲價,在此(ci)情形下,特(te)(te)斯拉(la)(la)為何能(neng)“反向操作(zuo)”?“特(te)(te)斯拉(la)(la)的(de)(de)單車利(li)潤很高,約在1萬(wan)美金。降價對特(te)(te)斯拉(la)(la)而言犧牲(sheng)了一(yi)些利(li)潤,但(dan)是把(ba)產能(neng)利(li)用起(qi)來,就把(ba)市場規模拉(la)(la)起(qi)來。”汽車電(dian)子資深工程師朱玉龍告訴《每日經濟(ji)新(xin)(xin)聞》記者。
“特斯拉這次降價在情理之中。”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財聯社記者,特斯拉在2023年的首次降價,主要歸因為成本降低,“2022年特斯拉表(biao)現出色(se),市(shi)場規模大幅提升,故而導致成本下降,自然就(jiu)應(ying)該降價。”
1月(yue)5日,乘聯會發布中國市場預估銷量,特(te)斯拉(la)延續勁增態勢(shi):2022年(nian),上海超(chao)級工廠全年(nian)交付超(chao)71萬(wan)輛(liang),同比增長48%;僅(jin)Model Y一款車型,就已交付超(chao)45萬(wan)輛(liang),占比約63%,幾乎追平(ping)特(te)斯拉(la)中國2021年(nian)全年(nian)48萬(wan)輛(liang)的交付成績。
盡管如(ru)此,特斯(si)拉(la)在2022年過得并非數據呈現般順(shun)利。從(cong)交(jiao)(jiao)(jiao)付(fu)(fu)數據看,特斯(si)拉(la)上海工(gong)廠單月(yue)交(jiao)(jiao)(jiao)付(fu)(fu)超5萬輛的次(ci)數為(wei)九次(ci),剩余三次(ci)為(wei)4月(yue)、5月(yue)以及7月(yue),其(qi)中在4月(yue)份車市近乎(hu)停擺的背景下,上海工(gong)廠僅交(jiao)(jiao)(jiao)付(fu)(fu)了1,512輛。時間線若(ruo)拉(la)長至季(ji)(ji)(ji)度(du)表現,二(er)季(ji)(ji)(ji)度(du)亦是(shi)交(jiao)(jiao)(jiao)付(fu)(fu)低谷,四季(ji)(ji)(ji)度(du)的反(fan)彈(dan)很大程度(du)填補了二(er)季(ji)(ji)(ji)度(du)的“坑”。
圖片來源:財聯(lian)社
值得注意(yi)的是,與特斯拉相反,在(zai)新能(neng)源補(bu)貼退坡(po)、新能(neng)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shuang)重壓力下(xia),不少車企(qi)在(zai)幾天前選擇了(le)漲價。
2022年12月31日,比亞迪宣布,從2023年1月1日起,對相關車型官方指導價進行正式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元至6000元不等;一汽-大眾針對ID.4 CROZZ、ID.6 CROZZ兩款車型售價進行調整,上漲幅度同樣為6600元。
“因為國內車(che)企本身一臺車(che)的利潤可(ke)能在(zai)1萬元(yuan)上下,很難再(zai)有降價空(kong)間。”朱玉龍表示。
也有觀點認為,對于國內車企而言,漲價(jia)可以緩(huan)解經營壓力,但容易將(jiang)(jiang)市場機會拱手(shou)讓(rang)人(ren),這將(jiang)(jiang)是一個兩難的選(xuan)擇。此番特(te)斯拉(la)大幅(fu)降價(jia)之后,“價(jia)格戰”已經吹響,新能源汽車行業競(jing)爭將(jiang)(jiang)更為激烈(lie)。未(wei)來(lai),是否會引(yin)起其他車企的跟(gen)進(jin)降價(jia),業內將(jiang)(jiang)持續關(guan)注(zhu)。
特(te)斯拉(la)降價的消息(xi)發布后,網友紛紛表示,“特(te)斯拉(la)殺瘋了(le)”“可以考慮提車了(le)”。
“我(wo)去年12月4日在特斯拉官網(wang)預定了(le)一輛Model 3,當時顯示交付周期為1-4周。沒(mei)想(xiang)到第(di)二天(tian)交付顧(gu)問就(jiu)打電話跟我(wo)說,12月7日就(jiu)能提(ti)車了(le)。當時因(yin)為忙(mang),所以(yi)一直沒(mei)有提(ti)車,現在想(xiang)想(xiang)還有點幸運。”張先(xian)生接受天(tian)目新聞記(ji)者采訪時表(biao)示,“至(zhi)于接下來要不(bu)(bu)要提(ti)車,還得考慮下,不(bu)(bu)知道(dao)還不(bu)(bu)會再降。”
跟(gen)張先(xian)生的糾結心態(tai)不(bu)同(tong),王女士一聽(ting)到(dao)降價的消息,就馬(ma)上(shang)去官網訂車了。“不(bu)管特斯(si)拉將(jiang)來降不(bu)降價,跟(gen)以前比這個價格(ge)已經很(hen)便宜了,希(xi)望能在春節前提到(dao)車。”
但也有剛(gang)提車(che)的(de)車(che)主卻自嘲為(wei)“韭菜”,有車(che)主怒稱:“開了五天(tian)(tian),一天(tian)(tian)(降價)一萬。”還有車(che)主表(biao)示:“12月26日提的(de),心(xin)臟是今天(tian)(tian)停的(de)。”
圖片來源:微博
“全新Model S、Model X已(yi)經開(kai)始賣了,現在訂(ding)車還能趕上上半年交付產位(wei),這(zhe)次我(wo)們可以說是有新車、有新價。”一位(wei)特(te)斯拉體(ti)驗(yan)店銷售人員告(gao)訴財(cai)聯社記(ji)者。
黃河科技學(xue)院客座教授張翔認為,特斯拉降價(jia)后,主(zhu)流車型價(jia)格(ge)進入20萬(wan)-30萬(wan)元區間,會對小鵬、威馬等同(tong)一細分市場的新能源汽(qi)車品牌產生很大影響(xiang),部分車企或(huo)許(xu)也會跟(gen)著降價(jia)。
受此消息影響,1月6日下(xia)午,港股造車新勢力集體(ti)跳(tiao)水。截(jie)至記者發稿,理想汽(qi)車跌近7%,小鵬汽(qi)車跌超7%,蔚來跌超4%。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微博、特斯拉官網、特斯拉官方微博、第一財經、財聯社、每經網、天目新聞、公開消息
免責聲明:文(wen)中機構分析不作為投資建議,信(xin)息披(pi)露(lu)內容以(yi)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ci)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tu)片來源:每日(ri)經濟新聞 鄭得銳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品出現在(zai)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