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wen) 2023-04-04 08:34:43
每經編輯|段煉
又一家新能源車企宣告停工。
前身為樂視汽車的天際汽車發(fa)布停工停產通知稱,在此期(qi)間,員(yuan)工可自行尋找新(xin)的就業機會,并主動離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guo)(圖文無(wu)關(guan))
今年以(yi)來(lai)已有多家新能源車(che)企(qi)被曝出停(ting)工停(ting)產狀(zhuang)況,包括此前遞交招股書的威馬汽車(che)。
公開宣告停工停產
據(ju)證券時報報道(dao),天際汽車發布的(de)停工停產通知:鑒于公(gong)(gong)司(si)目(mu)前的資金(jin)情況及(ji)生產與銷售計劃,自2023年4月1日開始,公(gong)(gong)司(si)部分崗位實(shi)行停(ting)工停(ting)產政(zheng)策。
通(tong)知顯示(shi),停(ting)工停(ting)產期間,員工社保仍(reng)按照原(yuan)基數申報。但在第(di)一個支付周期后(hou),相關員工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直至公司恢復生產。
就這一消息,天際(ji)汽車(che)方面并未予以置評。
據(ju)@ENOVATE天際汽車的新浪微博官方主頁(ye),3月31日仍在發布購(gou)車優惠(hui)消息。
據(ju)第一財(cai)經報道,天際(ji)汽(qi)車紹興去年已(yi)經停產,南(nan)寧工廠和青島工廠并未實質性投入生產,全國唯一生產的(de)只有(you)長(chang)沙(sha)工廠,但生產狀況(kuang)也不穩(wen)定。長(chang)沙(sha)工廠停產后,天際汽車全國生產基地全面停擺。
天(tian)際(ji)汽車銷量表現(xian)并不樂觀。乘(cheng)聯(lian)會(hui)統計數(shu)據顯示(shi),2021-2022年(nian)天(tian)際(ji)汽車分(fen)別實現(xian)銷量1778輛、5321輛,2023年前2個月,天際汽車僅銷售186輛,均為ME5車型。
2022年12月(yue),天際汽車與沙特(te)本土企業Sumou Holding合(he)資簽約(yue),計劃共(gong)同在沙特(te)阿拉伯(bo)進行兩期約(yue)5億美元的投資,以設立新能(neng)(neng)源汽車的生產制(zhi)造和研(yan)發基地,年產約(yue)10萬輛新能(neng)(neng)源車。
不久前剛獲7.5億元救命錢
就在天際汽車宣布(bu)停產前不久,天際汽車剛完成新一輪超7.5億元融資,以推進復工復產。
據悉,這一輪(lun)資金原定于最晚3月24日(ri)到賬。但從目前的官方信息面上(shang)來看,天際汽車(che)暫(zan)未公布上(shang)述融資具(ju)體情況。??
企(qi)查查數據顯示(shi),天(tian)際長沙董事長為天(tian)際汽(qi)車創始人張海亮;法(fa)定代表人為天(tian)際汽(qi)車董事、首席制造官(guan)劉巖。
天(tian)際汽車當前股(gu)東包括興業證券旗(qi)下興證投資(zi)管理(li)有限(xian)公司和上(shang)海電氣(601727)旗(qi)下上(shang)海電氣科(ke)技創業投資(zi)有限(xian)公司。
企查(cha)查(cha)截圖
天(tian)際汽車的前身是成立于2015年的電咖汽車,而電咖汽車是樂視汽車旗下的子品(pin)牌(pai),2017年(nian)時任樂視汽車(che)CEO張海亮(liang)入主(zhu)電咖汽車(che),并推出了首款車(che)型(xing)電咖EV10。
隨(sui)后,為了進軍(jun)高(gao)端市場(chang),電咖汽車(che)(che)更名為天際(ji)汽車(che)(che)。張(zhang)海亮曾擔任上汽大(da)眾(zhong)總(zong)經(jing)(jing)理(li),在(zai)張(zhang)海亮“扯起”大(da)旗之(zhi)后,吸引了包括上汽大(da)眾(zhong)技術(shu)中心原執行總(zong)監牛勝福、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原執行副總(zong)經(jing)(jing)理(li)向東(dong)平等一眾(zhong)業內大(da)咖加(jia)盟。
但和“蔚小(xiao)理”等新勢力車企(qi)相比,天(tian)際汽(qi)(qi)車更“熱衷”于建立生產(chan)(chan)基地。天(tian)際汽(qi)(qi)車在在湖南長沙(sha)、浙江紹興和廣西南寧建有工廠,規(gui)(gui)劃總(zong)產(chan)(chan)能(neng)達22萬輛。其中,天(tian)際汽(qi)(qi)車首(shou)座工廠位于紹興,項目規(gui)(gui)劃占地1000畝,總(zong)投(tou)資額55億元;第二座工廠2021年6月在長沙(sha)建成投(tou)產(chan)(chan)。
在產品(pin)方(fang)面,天(tian)際僅向(xiang)市場(chang)推出ME7和ME5兩(liang)款車型,2022年,天際汽車總銷量僅為5321輛,不及“蔚小理”的單月銷量,產能嚴重過剩。有(you)天(tian)際員工向記者表示,公司已經出現大面積離職潮,部分員工亦出現被拖欠年終獎的情況。
新能源汽車打響“淘汰賽”
朱華榮:或將有60%-70%的品牌面臨關停并轉
業界普遍認(ren)為,2023年(nian)以來,汽車市(shi)場(chang)出(chu)現價格戰(zhan),競爭(zheng)烈度加大的情況(kuang)下,將掀起新的一(yi)輪淘汰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今年(nian)復雜(za)的市(shi)場(chang)情況(kuang),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一些銷量規模小、資金鏈緊張的弱勢品牌淘汰。
蔚來創始(shi)人、董事長、CEO李斌表(biao)示,這場價格戰由特斯拉在年初掀起,不過特斯拉在中國電動車市場還沒有掌握行業定價權,比亞(ya)迪(di)和長安、廣汽、上汽、吉利等等很(hen)多同行的車都做(zuo)得很(hen)好。“我(wo)覺(jue)得,價(jia)值(zhi)要(yao)對(dui)得住這(zhe)個價(jia)格,這(zhe)是關鍵,不是一味地(di)去低價(jia),這(zhe)對(dui)行業也(ye)未必好,不要(yao)惡性競爭(zheng)。”
對于今年新(xin)能源汽(qi)車行(xing)業(ye)的(de)加速洗牌(pai),很多(duo)企(qi)業(ye)早有洞(dong)見。比(bi)(bi)亞(ya)迪近期在(zai)接受調研時(shi)表示,2023年新(xin)能源汽(qi)車行(xing)業(ye)會進入“淘汰賽”。比(bi)(bi)亞(ya)迪董事長王傳福還(huan)稱,在(zai)10萬(wan)-20萬(wan)元的(de)產品價格中比(bi)(bi)亞(ya)迪有定價權,但公司也希望平(ping)穩一(yi)點,“不要搞得大家很難受,別人都沒(mei)活路”。
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也曾(ceng)表(biao)示:“我覺得2023到2025這三年(nian)間,是極為殘酷的淘汰賽,因為市場上不需要那么多公司。”
這場淘汰賽已經打響,中國的汽車(che)行業“入彎換擋”已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這一進(jin)程(cheng)在(zai)2023年將會(hui)明顯加快。數(shu)(shu)據顯示,2023年國(guo)內將有超(chao)100款新(xin)能源汽車上市(shi),市(shi)場競爭程(cheng)度會(hui)超(chao)過以往(wang),新(xin)勢力(li)格局和座次(ci)還(huan)將迎(ying)來(lai)數(shu)(shu)輪沖擊(ji)和改變(bian)。
在2月17日舉行(xing)的(de)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專(zhuan)家(jia)媒體交流(liu)會中,全國政協(xie)經(jing)濟(ji)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xin)息(xi)化部(bu)原(yuan)部(bu)長(chang)苗圩(wei)直言:“現在確實新能源汽車的(de)廠(chang)家(jia)比較多(duo),想法也比較多(duo),真正成功(gong)走出來的(de)不多(duo),100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競爭當中一定會優勝劣汰,最后集中到幾家頭部企業。”
長(chang)安汽車黨(dang)委書記、董事(shi)長(chang)朱華(hua)榮直言,過去3年,已經倒下了75個汽車品牌,預計3-5年后,或將還有60%-70%的品牌會面臨關停并轉。“我們可以預料,未(wei)來的競爭,仍然(ran)將會非常激烈,但倒下的品牌會留出(chu)更(geng)多市(shi)場空間,讓(rang)活著(zhu)的品牌發(fa)展更(geng)有余地(di)。”
在業內(nei)看來,新能(neng)源(yuan)汽車行(xing)業已成(cheng)為一(yi)片(pian)“紅海”,如(ru)何在擴(kuo)大市場占(zhan)有率的同時,在成(cheng)本(ben)上進行(xing)把控,將決定誰最后能(neng)夠留在“牌(pai)桌”上。
編輯|段煉 杜波(bo)
校對|盧祥(xiang)勇(yong)
每(mei)日經濟(ji)新聞綜合自第一財經、證券時(shi)報、21世紀經濟(ji)報道、中(zhong)國基金報、公開資料等(de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bu)希望作品(pin)出現(xian)在本(ben)站,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