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9 21:03:32
福建想“上車”
每經記者|楊(yang)棄(qi)非 每經編輯|楊(yang)歡
圖片來源:新華社
新能源汽車賽道,戰事正酣(han)。
不久前,福(fu)建(jian)發布《全面(mian)推進“電(dian)動(dong)福(fu)建(jian)”建(jian)設的(de)實施(shi)意見(2023-2025年)》,將促進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ye)加快(kuai)發展置(zhi)于第一條,并(bing)將“按汽車產能利用率比(bi)例給(gei)予(yu)單(dan)家企業(ye)最高1000萬元的(de)獎勵”,“真金(jin)白銀”支(zhi)持(chi)力度不可謂不大。
在(zai)此(ci)之(zhi)前,福(fu)建已多(duo)年連(lian)續發(fa)布(bu)高規格新能(neng)源汽車(che)相(xiang)關(guan)發(fa)展(zhan)政策。高密(mi)度發(fa)力背后,是福(fu)建新能(neng)源汽車(che)制造“跛(bo)腳”的尷尬現(xian)實。
一方面,福建有著(zhu)絕無僅(jin)有的優勢。數據顯示,全球每(mei)三輛新能源汽(qi)(qi)車(che),就(jiu)有一輛裝載寧德(de)時代生產的電池;全球每(mei)四輛汽(qi)(qi)車(che)中,就(jiu)有一輛安(an)裝由福耀玻(bo)璃生產的玻(bo)璃——而這兩家汽(qi)(qi)車(che)產業巨無霸均(jun)來自福建。
另一(yi)方面,在(zai)全(quan)國汽車制(zhi)造(zao)版(ban)圖中(zhong),福建幾乎沒什么“存(cun)在(zai)感”。2022年,福建汽車產量33.9萬輛,居全(quan)國第19位,遠低于GDP排(pai)名,一(yi)眾沿海(hai)省份(fen)中(zhong),僅高于海(hai)南;同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為9.79萬輛,不及西部省份(fen)陜西133.8萬輛的零頭。
眼下(xia),借(jie)力最(zui)強“輔(fu)助”,福建能否在新能源(yuan)汽車產(chan)業(ye)的一(yi)片“紅海”中“補票”上車?
福建汽車工業的歷史并(bing)不算長。
資(zi)料(liao)顯示,1995年之前,福建尚無一家(jia)(jia)納入國家(jia)(jia)發展政(zheng)策的汽車廠(chang)家(jia)(jia),但大大小(xiao)小(xiao)100多家(jia)(jia)汽車組裝廠(chang)和配件廠(chang)遍地開花(hua)。
進入90年代,國內汽(qi)車(che)工業的火焰越燒越旺,底子(zi)薄弱的福建(jian)難免心急。當時,福建(jian)省對外經貿研(yan)究所的繆振堂(tang)甚至曾(ceng)撰文發(fa)問(wen):福建(jian)要(yao)發(fa)展(zhan)自(zi)己的汽(qi)車(che)工業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福建汽車(che)要(yao)振興(xing),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du)。1992年,福建汽車(che)工業集(ji)團(tuan)應運而(er)生,誕(dan)生之初就帶著廣(guang)泛招商引資的使命。
尋(xun)覓過程幾經周折遇(yu)挫,直到遇(yu)到亦(yi)在大陸(lu)尋(xun)找投資(zi)機(ji)會的臺(tai)灣十大企(qi)業裕隆集團。雙方一(yi)拍即合,于(yu)1995年合資(zi)組建(jian)東南(nan)汽車(che)公司。
東南(nan)汽車產線改造升級項目車間 圖(tu)片來(lai)源:新華(hua)社
福建整車制造(zao)由此(ci)拉開帷(wei)幕。
在(zai)輕型(xing)客車(che)產(chan)品制(zhi)造(zao)初見成(cheng)效、保(bao)持多年(nian)兩位數以上增長(chang)后(hou),2003年(nian),依托(tuo)三菱技(ji)術和(he)當時的戴姆勒(le)-克(ke)萊(lai)斯勒(le)集(ji)團介入,東南汽車(che)推出(chu)首款轎車(che)品牌菱帥。
也(ye)是這一(yi)年(nian),福(fu)建汽(qi)(qi)車制造(zao)達到新(xin)高點,據媒體報道(dao),福(fu)建汽(qi)(qi)車產量(liang)突(tu)破10萬輛大關,汽(qi)(qi)車工業總量(liang)排(pai)名從1996年(nian)的20位(wei)躍升至12位(wei)。
據當時的(de)福建(jian)經貿(mao)委相關負責人分析,福建(jian)省汽車行業(ye)“總體競爭力已大為提高”,已構建(jian)出三大重點發展的(de)產業(ye)群:
福州轎車(che)、新型客車(che)及(ji)零(ling)部件產(chan)業群(qun),廈門客車(che)及(ji)零(ling)部件產(chan)業群(qun),以(yi)及(ji)龍巖、三明等(deng)為(wei)基地,重(zhong)點(dian)發展載貨車(che)、專用車(che)及(ji)農村用車(che)的(de)閩(min)西北產(chan)業群(qun)。
然而(er),福(fu)建汽(qi)車制(zhi)造史的高光時刻來(lai)得十分短暫。根據國家統計局數(shu)據,第二年,福(fu)建汽(qi)車產量和位次雙雙下跌(die),且多(duo)年維持低位。
而對應當時情形,源(yuan)于股權方面的原因,菱帥不被允許懸掛(gua)三菱車標,導致品牌號(hao)召力不足、市(shi)場表(biao)現平(ping)平(ping),連(lian)帶令東南(nan)汽車整體增長乏力。
“外援”令福(fu)建汽(qi)(qi)車制(zhi)造迅(xun)速(su)起(qi)勢,卻也成為后期(qi)發(fa)展(zhan)的(de)瓶頸。如時任福(fu)建汽(qi)(qi)車董(dong)事長、東南(nan)汽(qi)(qi)車董(dong)事長凌玉(yu)章所言(yan),“東南(nan)汽(qi)(qi)車的(de)前期(qi)發(fa)展(zhan)太順利了,項目選擇高(gao),發(fa)展(zhan)時間點好(hao),但是實力并(bing)不強,一旦有(you)風(feng)浪就(jiu)會遇到問(wen)題。”
面對(dui)發(fa)展頹(tui)勢,2006年(nian)(nian),東南(nan)汽(qi)車(che)推動與(yu)三菱直接合作,引入三菱轎(jiao)車(che)生產線(xian),推動東南(nan)汽(qi)車(che)銷(xiao)量于2013年(nian)(nian)超過11.6萬輛,達到階段(duan)性頂點;2007年(nian)(nian),福汽(qi)與(yu)戴姆勒合資生產奔馳(chi)輕(qing)型客車(che)項(xiang)目動工,于兩年(nian)(nian)后(hou)投產奔馳(chi)威霆、唯(wei)雅(ya)諾和凌(ling)特廂式(shi)汽(qi)車(che)。
兩(liang)大項(xiang)目的支撐(cheng)下,讓福(fu)建(jian)汽(qi)車(che)產(chan)量在2009年一舉超過十萬(wan)輛。但也是在2012年,因為種(zhong)種(zhong)原因,三菱“拋棄”東(dong)南汽(qi)車(che),與(yu)廣汽(qi)集團合資成立廣汽(qi)三菱。
失(shi)去了三菱(ling)技術的(de)支(zhi)撐,東南(nan)汽(qi)車(che)銷量(liang)不斷下(xia)滑,也讓(rang)福建(jian)轎車(che)產(chan)量(liang)“見底”——數據顯示,2013年到達頂峰的(de)11.4萬輛后,福建(jian)轎車(che)產(chan)量(liang)不斷下(xia)跌,到2019年僅剩0.78萬輛。
伴隨2009年新能源(yuan)車“十城千輛”推(tui)廣計劃,中(zhong)國(guo)新能源(yuan)汽車翻開(kai)歷史折(zhe)頁。
當時,面對與外國(guo)(guo)的(de)(de)技術(shu)差距,中國(guo)(guo)定下“繞開大(da)道(dao)(dao),占領兩(liang)廂”的(de)(de)策略,從外國(guo)(guo)車企不強(qiang)勢(shi)的(de)(de)商用車、微型車切入(ru)賽道(dao)(dao)。公共(gong)交通也(ye)由此成(cheng)為中國(guo)(guo)新能源(yuan)車首場“戰役”的(de)(de)焦點。
在這(zhe)之前(2008年),廈門金旅生產(chan)的首批45輛混(hun)合動力公交(jiao)車(che)就已投放(fang)杭州,使(shi)福建(jian)成為全國最早實現(xian)新能源(yuan)客(ke)車(che)產(chan)業化的省份。到2009年,其(qi)研(yan)制的純電動客(ke)車(che)也領先全國下線。
商用車(che)(che)(che)(che)是(shi)福(fu)(fu)建(jian)汽(qi)車(che)(che)(che)(che)工(gong)業從無到有的另一面。1988年,在“廈(sha)(sha)門(men)(men)也能造客車(che)(che)(che)(che)?”的質疑聲中,金龍(long)客車(che)(che)(che)(che)懵懂起步。此后,廈(sha)(sha)門(men)(men)乘(cheng)用車(che)(che)(che)(che)逐漸成(cheng)長為福(fu)(fu)建(jian)汽(qi)車(che)(che)(che)(che)工(gong)業的重要一極,不僅孕育(yu)出客車(che)(che)(che)(che)行業“三(san)龍(long)一通”的“三(san)龍(long)”,廈(sha)(sha)門(men)(men)汽(qi)車(che)(che)(che)(che)也成(cheng)為福(fu)(fu)建(jian)首家(jia)汽(qi)車(che)(che)(che)(che)上市公司。
以(yi)2001年(nian)數據為例,僅(jin)廈(sha)汽(qi)投資的汽(qi)車(che)企業生產的大型(xing)客車(che)市場占有率(lv)達到23.5%,中型(xing)客車(che)則為20.3%。
上汽(qi)集團(tuan)乘用車寧德基地總裝(zhuang)車間(jian) 圖(tu)片(pian)來源:新華社
這一次,福建似乎趕上了新能源(yuan)的發(fa)展“風口”。
2013年接受采訪時,凌玉章就直言,“相(xiang)比傳統(tong)汽車,福建新能源汽車的(de)機會更多(duo)”,因為“產(chan)業(ye)基礎(chu)已形成,人才和領軍人物(wu)也不缺乏”,“應(ying)搶抓超越的(de)機遇(yu),起大早,趕(gan)早集(ji),創造汽車工業(ye)的(de)第二個輝煌”。
但(dan)美(mei)好愿景并未能完全實(shi)現。2016年底,福建日報刊(kan)發(fa)一篇(pian)評論文章,將(jiang)此說法(fa)修正(zheng)為“醒得早(zao)起得晚”:
雖然(ran)福建新能源汽(qi)車生(sheng)產(chan)和銷售(shou)曾領先于全(quan)國(guo),但到了2014年,福建的純電動客車排序就已跌(die)出(chu)全(quan)國(guo)前(qian)十(shi)(shi)位,而后在當地(di)努力下,才(cai)于2015年重返前(qian)十(shi)(shi)。
而縱觀全(quan)國,當(dang)時剛(gang)結束的(de)“大水漫灌”式補貼,已然(ran)推(tui)動新能源(yuan)車(che)的(de)“戰(zhan)火”蔓延至乘用(yong)車(che)領域。吉利、比亞(ya)迪、北汽銷量(liang)各占20%的(de)“三巨頭”格局基本(ben)形成,后起之秀“蔚小理”也已各自(zi)誕生。但在福建(jian),尚無一個(ge)有話語權的(de)新能源(yuan)乘用(yong)車(che)品牌(pai)。
“重商用、輕乘(cheng)用”的新能(neng)源車“跛腳”問題也一(yi)直困擾(rao)著福建(jian)。
2017年(nian),福(fu)建(jian)出臺新(xin)能源汽(qi)車產業(ye)(ye)4年(nian)規(gui)(gui)劃,提(ti)出到2020年(nian)產能達30萬輛(liang)的目標,也自我剖析,除寧德時(shi)代新(xin)能源和金(jin)龍汽(qi)車有一定規(gui)(gui)模,云度新(xin)能源剛獲得資質,其他新(xin)能源乘用車企業(ye)(ye)規(gui)(gui)模小、市場競爭力弱(ruo)。
規劃(hua)提到的(de)云度(du)項目(mu),曾由(you)福汽(qi)集(ji)團和(he)莆田國有(you)資產投資有(you)限公(gong)司等共同發(fa)起,與“蔚(yu)小理”在同一時期啟動。2018年,公(gong)司曾憑借(jie)π系列產品(pin)實現了7000余臺的(de)新車銷(xiao)量,在新勢(shi)力交付榜(bang)上(shang),僅次于蔚(yu)來汽(qi)車。
但此后,云度迅速“沉寂”,最終未能躋(ji)身(shen)新(xin)造車勢(shi)力前列(lie)。
去年,福建發(fa)(fa)布(bu)新(xin)能(neng)(neng)源汽車產(chan)業(ye)發(fa)(fa)展(zhan)新(xin)一份4年規劃,認為(wei)經過多年發(fa)(fa)展(zhan),福建“新(xin)能(neng)(neng)源汽車產(chan)業(ye)具備良(liang)好基礎、前景廣闊,正處于(yu)新(xin)能(neng)(neng)源汽車產(chan)業(ye)加快發(fa)(fa)展(zhan)的戰略機遇(yu)期(qi)”。對于(yu)2025年產(chan)銷目標,規劃更(geng)審慎地定(ding)在“超過20萬輛”上。
仍有志于做大(da)汽(qi)車(che)(che)產(chan)業的(de)福(fu)建,不得不正視乘用車(che)(che)領域的(de)短板(ban)。一個(ge)原因是,僅靠商用車(che)(che)難以更(geng)廣(guang)泛帶動新(xin)能源汽(qi)車(che)(che)的(de)發(fa)展——在中國,出租車(che)(che)與(yu)公交車(che)(che)總(zong)量(liang)不過200萬(wan)出頭,占機動車(che)(che)保有量(liang)尚不足1%。
規劃也承認(ren),福建新能(neng)源整車實力(li)不(bu)夠強,大部分汽車生產(chan)企業(ye)的產(chan)銷(xiao)規模相對較(jiao)小,品牌影響力(li)和市場競(jing)爭力(li)較(jiao)弱。但龍頭企業(ye)的名單(dan),從過(guo)去的金龍汽車集團一(yi)家,到如(ru)今(jin)再(zai)添上汽乘用車寧德基地一(yi)家。
盡(jin)管2018年落(luo)地、2019年才建成(cheng)投產,上汽乘用車(che)寧德基地已成(cheng)為福建產量最高的新能源乘用車(che)生(sheng)產項目之一。
數據顯示,基(ji)地達綱產(chan)能為(wei)24萬輛(liang),主要產(chan)品為(wei)榮(rong)威和名爵品牌新能源與傳統(tong)燃油汽車(che)(che),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che)(che)產(chan)銷達4.8萬輛(liang)。相比之下(xia),同年金(jin)龍(long)汽車(che)(che)集團新能源客車(che)(che)產(chan)銷為(wei)1.6萬輛(liang)。
也是在(zai)這(zhe)一年,福建轎車產量從2.64萬(wan)輛(liang)迅速拉升(sheng)至14.09萬(wan)輛(liang),增長(chang)超4倍(bei)。
為何上汽會(hui)選擇寧德(de)?業內有觀點認為,電池是一個(ge)繞(rao)不開的因素:基(ji)地(di)已(yi)投產的車型有寧德(de)時代電池進行配套,未來,二者“攜手(shou)”空間還將更大。
在(zai)(zai)(zai)新(xin)能源(yuan)車行業(ye),寧(ning)德時代(dai)被(bei)認為(wei)在(zai)(zai)(zai)動力電池(chi)領域(yu)“獨占鰲頭”。數(shu)據(ju)顯示,2022年(nian),寧(ning)德時代(dai)全(quan)球的市場占有率為(wei)37%,幾乎和所(suo)有主流車企都建立了合作(zuo)關系(xi)。而其在(zai)(zai)(zai)國內三(san)個規模最大的基地(di),一個就在(zai)(zai)(zai)寧(ning)德。
寧德時代電芯工廠(chang) 圖片(pian)來(lai)源:東南網
從電池出發,寧(ning)德還串聯起了一個更完整的汽車(che)制造生態。
在制造端(duan),僅(jin)(jin)上(shang)汽(qi)乘用車寧德基地(di)內(nei),產業鏈一(yi)級供應商(shang)(shang)有300家、園區內(nei)一(yi)級供應商(shang)(shang)有35家。根據上(shang)汽(qi)乘用車福建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工(gong)會(hui)主席趙榮華此前介紹,基地(di)不僅(jin)(jin)在全(quan)國汽(qi)車基地(di)中率先(xian)實現(xian)“三位一(yi)體”,整車項目、供應商(shang)(shang)項目和(he)物流項目同在一(yi)個園區內(nei);也(ye)第一(yi)個實現(xian)了鐵(tie)路(lu)、公路(lu)、海路(lu)“三路(lu)聯運”。
在物流端(duan),寧(ning)德擁(yong)有世界級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在此(ci)生產(chan)的(de)新(xin)能源車(che)將擁(yong)有更便(bian)捷(jie)的(de)出海(hai)通道。今(jin)年3月,上汽集(ji)團宣布“寧(ning)德-墨西(xi)哥國際自營航線”首發啟航,此(ci)后(hou),全年將有超過1萬(wan)輛汽車(che)從寧(ning)德港出海(hai)。這也是基地設在寧(ning)德的(de)又一原因(yin)——在寧(ning)德生產(chan)的(de)MG品牌車(che)型(xing),海(hai)外累積(ji)突破百萬(wan)輛,多次成(cheng)為中國單一品牌海(hai)外銷(xiao)量年度冠軍。
一(yi)系列發展(zhan)態勢,讓(rang)寧德(de)作為福(fu)建(jian)汽車(che)(che)產(chan)業另(ling)一(yi)個(ge)突(tu)破口,有(you)了(le)初步的輪廓。根據最新規劃,福(fu)建(jian)將培育和壯大(da)新能源汽車(che)(che)三個(ge)生產(chan)基(ji)地,其中乘用(yong)車(che)(che)生產(chan)基(ji)地落在福(fu)州(zhou)、寧德(de)、龍巖和莆(pu)田四座(zuo)城市。
值得關注(zhu)的是,寧德(de)時代能否為福建(jian)再(zai)造一個(ge)神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du)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zuo)品(pin)出(chu)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yao)求撤下(xia)您的作(zuo)(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