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ri)經濟新聞(wen) 2023-09-27 18:31:27
每(mei)經編輯|張(zhang)錦河
據澎湃新聞9月27日報道,、韓國統計廳9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韓國約有1.9萬名嬰兒出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7%。這是韓國新生兒數量連續10個月較此前同期出現下降,也是韓國統計廳自1981年開始記錄相關數據以來7月新生兒數首次跌破2萬,創下歷年同月新低。
而隨著老(lao)齡化趨勢加劇(ju),韓(han)國7月死亡人(ren)數(shu)較去(qu)年同(tong)期增(zeng)加8.3%,約為2.8萬人(ren),導致(zhi)韓(han)國總人(ren)口減(jian)少(shao)9137人(ren)。據悉(xi),韓(han)國死亡人(ren)數(shu)已連續45個月超過出生人(ren)數(shu)。
與此同時,韓(han)國7月結婚人數及離(li)(li)婚人數均出(chu)現下(xia)降,其中結婚人數下(xia)降了5.3%,降至(zhi)1.4萬人,離(li)(li)婚人數下(xia)降了0.5%,降至(zhi)7500人。
2020年11月16日,老人們在韓國首爾陽川區一處老年福利文化中心學習如何利用數碼教學機器人“LIKU”掌握智能手機使用技能。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
據第一財經,2022年,韓國出生率僅為0.78,再次刷新了最低生育率紀錄。根據韓國統計廳發布的資料,2022年韓國出生人口數為24.9萬人,死亡人數為37.28萬人。這意味著去年韓國人口自然減少逾12萬,這一(yi)數據也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新華社,韓國統計廳8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去年新生兒數量為24.9萬名,總和生育率為0.78,雙雙創下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這已經是韓國連續第三年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即人口自然減少。韓國2020年首次出現人口自然減少,之后2021年、2022年的人口自然減少規模都較前一年有所擴大。據統計,韓國17個市道行政區中,僅世宗市去年出現人口自然增長,其余16個市道均為人口自然減少,其中慶尚北道、釜山市和慶尚南道的人口自然減少規模位列前三。
最新數據顯示,韓國去年出生人口數量為24.9萬,首次跌破25萬大關,比上一年減少1.1萬。韓國1970年開始統計人口相關數據,當年新生兒數量超過100萬。2002年,韓國新生兒數量跌破50萬,2020年跌破30萬。
從生育年齡來看,男性和女性均有所增加,側面反映出韓國人晚婚的趨勢。統計數據顯示,韓國男性和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分別為36歲和33.5歲,均創有相關記錄以來新高。其中,生育年齡在35歲以上的女性占比為35.7%,較2012年幾乎翻了一番。
據新(xin)京報(bao)外事兒,今年8月30日,韓國統計廳發布數據,韓國總和生育率在今年第二季度降至0.70,創下單季最低(di)紀錄(lu)。作為全球生育率最低(di)的國(guo)家,韓國(guo)在努力(li)扭轉這一局面,然(ran)而人口危機還是日益加深。
韓國今年第二季度新生兒數量為56087名,同比下降6.8%,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韓國新生兒數量已連續91個月下降。
數(shu)據顯示,通(tong)常總(zong)和(he)生育率(lv)至(zhi)少(shao)要達到2.1,才能維持世代更替(ti)水平(ping)。此前,根據聯合(he)國人口基金會的統計(ji),韓國的總(zong)和(he)生育率(lv)已(yi)連(lian)續三年(nian)墊底。
自2015年起,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就逐年下滑,前年已降至0.81,是發達經濟體中唯一一個生育率不到1的國家。
據(ju)韓國央行(xing)近日公布數據(ju),按(an)市(shi)場(chang)匯率計算(suan),去年韓國名義(yi)國內生產總值(GDP)為(wei)1.6733萬億美(mei)元(yuan),居世界第13位,時隔3年再次跌出前十。
據環球雜志,韓國教育部的地方教育財政信息網站公布的數據,包括小學和初高中在內,截至2022年3月,全韓國共有3896所學校關停。關停學校多集中在全羅南道、慶尚北道和慶尚南道等地區,這三地分別有839所、735所和582所關停,江原道也有469所學校關停。被關停的學校中,除去已經出售的學校,韓國現存“廢校”仍有1338所。
“過去幾年間,村子里沒有一個新生兒。”位于慶尚南道奉化郡小川面縣洞里的小川小學校長金成旭(音)接受(shou)韓媒《中央日報》采訪(fang)時說,“學校正(zheng)隨著(zhu)地區一(yi)同消失。”
界(jie)面(mian)新聞(wen)援引韓(han)國《亞洲日報》6月7日消息,韓(han)國出生(sheng)(sheng)率呈斷崖式下(xia)跌,學校“倒閉潮”正在從(cong)地(di)方(fang)蔓(man)延至首(shou)都圈地(di)區,學生(sheng)(sheng)人數(shu)未達招生(sheng)(sheng)計劃的(de)中小學近3年(nian)間增長11%。
韓國教育部日前向共同民主黨議員閔炯培提交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去年,韓國共有587所小學學生人數未達標,較3年前增長10.8%。教育部制定的城市所(suo)在小學建議學生人數為240人以(yi)下,邑所(suo)在小學為120人以(yi)下,面所(suo)在小學為60人以(yi)下,未達以(yi)上(shang)標準時將成(cheng)為合并或關停對象。
報道稱,日前位于首爾市中心西大門區的一所私立女子高中傳出即將于2027年關閉的消息,這所學校創立于1921年,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名校,今年新生人數僅為91人,連續5年低于100人,每班人數僅在15人左右。另一所位于首爾的男子高中為解決生源問題,今年開始接收女生。此外,各界預(yu)測目前(qian)維持在113萬名左右的首(shou)爾(er)(er)學齡人(ren)口或于2040年跌至(zhi)66萬名,預(yu)計首(shou)爾(er)(er)中小(xiao)學“多(duo)米諾式”關停潮將成為現實。
據新華社,鑒于韓國學齡人口數量急劇下滑,韓國政府計劃到2027年將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削減20%至30%。
韓聯(lian)社4月24日以韓國(guo)教(jiao)育(yu)部(bu)為消(xiao)息源(yuan)報道,依據教(jiao)育(yu)部(bu)2024年(nian)(nian)至2027年(nian)(nian)教(jiao)師招聘計(ji)劃,韓國(guo)2024年(nian)(nian)和2025年(nian)(nian)每年(nian)(nian)將新招2900至3200名(ming)小(xiao)學教(jiao)師,與2023年(nian)(nian)新聘用的3561名(ming)小(xiao)學教(jiao)師相比,降幅最多可達18.6%。之后的兩年(nian)(nian),招聘人(ren)數(shu)將進一步削(xue)減至每年(nian)(nian)2600至2900人(ren),較2023年(nian)(nian)水(shui)平(ping)減少最多27%。
據經濟日報7月報道,韓國央行近日公布數據,按市場匯率計算,去年韓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6733萬億美元,居世界第13位,時隔3年再次跌出前十。
從歷史數據看,韓國GDP在全球最高排名是第10位,分別為2005年、2018年、2021年和2022年,徘徊在前十之外本來是常態。不過,隨著2021年聯合國貿發會議正式認定韓國為發達國家,韓國的自信心暴漲,“全球第十大經濟體”成為韓國政府官員和專家最喜愛強調的標簽。
不過,韓(han)(han)國(guo)(guo)央行的(de)(de)(de)數(shu)據潑了(le)一盆冷水。如果(guo)將韓(han)(han)國(guo)(guo)去(qu)年的(de)(de)(de)經濟(ji)規(gui)模視為100,全球第一的(de)(de)(de)美國(guo)(guo)對應的(de)(de)(de)數(shu)值是(shi)1522,中(zhong)國(guo)(guo)為1068,日本和德國(guo)(guo)分別(bie)是(shi)253和244,英國(guo)(guo)184、印度180、法國(guo)(guo)166。韓(han)(han)國(guo)(guo)的(de)(de)(de)經濟(ji)總量不僅(jin)不及美國(guo)(guo)的(de)(de)(de)十(shi)五分之(zhi)一、中(zhong)國(guo)(guo)的(de)(de)(de)十(shi)分之(zhi)一,甚至(zhi)英國(guo)(guo)、印度和法國(guo)(guo)也均(jun)為韓(han)(han)國(guo)(guo)的(de)(de)(de)1.5倍有余。
對此,韓(han)媒《環球經(jing)(jing)濟》以“韓(han)國(guo)經(jing)(jing)濟規模跌至(zhi)13位,滑落比(bi)預(yu)想來得更快(kuai)”為(wei)題表達(da)了韓(han)國(guo)人內心(xin)的驚訝。文章稱(cheng),韓(han)國(guo)曾憑借半導體出口好轉和對新冠肺炎(yan)的果(guo)斷防控,經(jing)(jing)濟規模進(jin)入世(shi)界前(qian)(qian)十。國(guo)際貨幣基金(jin)組織曾預(yu)測,韓(han)國(guo)前(qian)(qian)10名的地位至(zhi)少可以保(bao)持到2026年(nian),但經(jing)(jing)濟下(xia)滑速(su)度比(bi)預(yu)想的更快(kuai)。
除此之外,很多專家還指出了一(yi)個更為令人擔憂的跡象,即韓國經濟下滑的趨勢與人口減少的態勢高度吻合。韓(han)(han)(han)國(guo)(guo)(guo)人(ren)口在2020年達到(dao)頂點,隨后(hou)人(ren)口逐年減少(shao)。據(ju)韓(han)(han)(han)統計廳(ting)數(shu)據(ju),今(jin)年韓(han)(han)(han)國(guo)(guo)(guo)人(ren)口約為5156萬人(ren),到(dao)2041年將驟減至4000萬人(ren)左右,到(dao)2070年將減少(shao)到(dao)目(mu)前的三分(fen)之二水平(ping)。相(xiang)反,世界人(ren)口將從今(jin)年的80.5億(yi)人(ren)增加到(dao)2070年的103億(yi)人(ren)。專家預測(ce),今(jin)后(hou)韓(han)(han)(han)國(guo)(guo)(guo)GDP排(pai)名(ming)有(you)可能進一步下降(jiang),低生育率導(dao)致的勞動(dong)力人(ren)口快速(su)減少(shao)將極大削弱韓(han)(han)(han)國(guo)(guo)(guo)經濟的潛在增長動(dong)力。
每(mei)日(ri)(ri)經濟(ji)新(xin)聞綜合自澎湃新(xin)聞、新(xin)華社、第一財經、經濟(ji)日(ri)(ri)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jing)像,違者必(bi)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希望(wang)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