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23-12-11 18:32:07
每經記者|董天意(yi) 每經編輯(ji)|裴健如
據新浪科技12月11日消息,針對AITO問界新M7車型在某媒體“嚴寒續航測試”中的成績,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文稱:“坑人的測試!科學與嚴謹才是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則!”
12月11日,長城汽車官方微博也針對上述媒體測試發文稱,將于12月14日下午5:00召開“冬測(ce)標(biao)準(zhun)(zhun)(zhun)質疑(yi)溝通會(hui)”,議題包括:新能源(汽(qi)車(che))冬測(ce)的科(ke)學公正標(biao)準(zhun)(zhun)(zhun);純電續航測(ce)試的車(che)輛整(zheng)備標(biao)準(zhun)(zhun)(zhun);爬坡角度測(ce)試的車(che)輛電量標(biao)準(zhun)(zhun)(zhun);爬坡距離(li)測(ce)試的車(che)輛制動標(biao)準(zhun)(zhun)(zhun)等。
近日,某媒體對十余款插電式混動(包括增程式混動)車型進行了嚴寒情況下的純電續航達成率測試。上述媒體測試結果顯示,比亞迪仰望U8的續航達成率為85.08%,排名第一;問界新M7增程版在此次測試中成績不佳,續航達成率僅為31.6%。
對于上述媒體測試,AITO汽車官方率先回應。12月8日晚,AITO汽車官方微博發布的《無懼嚴寒,問界系列車型冬測表現官方解讀》中稱,上述媒體公布的“插混組統一WLTC*4標準純電續航達成率”結果顯示,問界新M7的純電續航為55.3公里。經測試媒體確認,車輛在正式測試前進行了共計71分鐘的空調制熱,在車內溫度達到24攝氏度后,又持續制熱40分鐘。在此過程中有十余次開關車門、車窗的操作,其中最長時間超過3分鐘,大大增加了空調能(neng)耗,導致(zhi)電量(liang)快速下降。
此外,AITO汽車在文中強調,“在嚴寒極限及空調持續制熱條件下,(上述媒體測試)多次長時間開車窗、車門,嚴重背離用戶真實使用場景。”“在車輛電量僅剩74.9%,搭載駕駛員及4個60公斤沙袋的情況下才開始測試,到電量為20.4%時增程器開始啟動,實際消耗電池電量54.5%,實現冬季極端天氣條件下純電續航55.3公里。”
不過,在上述媒體設置的“夜間雪地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對靜態假車測試(60km/h)”“夜間雪地逆光ACC對靜態假車測試(60km/h)”等項目中,問界系列車型表現較好。據上述媒體公布數據,“夜間雪地ACC對靜態假車測試(60km/h)”的通過率僅為33.3%。
而在“夜間逆光揚雪ACC對靜態假車的測試(40km/h)”過程中,由于問界新M7在距離障礙車100米時提示“主動安全輔助系統受限”,導致測試員誤認為是ACC失效(xiao),判定此(ci)次測試無效(xiao)。
對此,AITO汽車官方在文中表示:“實際此次報警是車輛AEB(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受到極端雪霧天氣影響后的主動提示,并不影響ACC結果(guo)。同時,本(ben)次測試(shi)中(zhong)的(de)揚(yang)雪,由于受到風(feng)速和風(feng)向的(de)影(ying)響(xiang)差異(yi),導致測試(shi)結果(guo)也(ye)存在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AEB技術此前曾引發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與余承東的激烈討論,彼時AITO汽車官方微博曾發布《不打無謂嘴仗,打贏安全硬仗!》的文章,向外界展示HUAWEI ADS 2.0加持下,問界車型AEB技術的(de)先進性(xing),其中就曾(ceng)援引(yin)上述媒體的(de)相關測試視頻。
作為AITO問界旗下主銷車型,改款后的問界新M7搭載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可實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在問界新M7發布當日,余承東曾公開表示:“華為在問界新M7上重金投入五個億,用了(le)扎實的材料、最(zui)好(hao)的技術,讓它不僅(jin)成為‘智能(neng)座艙(cang)天花板(ban)’,還是‘智能(neng)駕駛天花板(ban)’,更是‘智能(neng)安全天花板(ban)’。”
據官方數據,截至今年11月27日,AITO問界新M7上市兩個半月累計大定量超10萬輛。今年11月,AITO問界系列共交付新車1.9萬輛。其中,問界新M7交付新車1.5萬輛。余承東也曾表示,為盡快將新車交付到用戶手中,問界一直在提升交付能力,預計今年12月可實現新車交付2.3萬輛,2024年起單月交付能力預計能達到3萬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xiang),違者(zhe)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ru)您(nin)不希(xi)望作品(pin)(pin)出(chu)現在(zai)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yao)求撤(che)下您(nin)的作品(pin)(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