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30 00:40:11
A股2023年區域圖鑒
每(mei)經(jing)記(ji)者|吳林靜(jing) 每(mei)經(jing)編(bian)輯|楊歡
圖片(pian)來源:攝圖網_401023397
2023年即將翻(fan)篇,又到了盤點區(qu)域在A股市(shi)場比(bi)拼(pin)的時(shi)刻。
過去一(yi)年(nian)(nian),A股共(gong)新增企(qi)(qi)業(ye)313家,IPO的整體節奏(zou)較前三年(nian)(nian)有所放緩。這(zhe)些企(qi)(qi)業(ye)首發募集(ji)資金(jin)3565億元,只相當于2022年(nian)(nian)的六成。
從(cong)省份看,IPO企(qi)業(ye)增(zeng)量(liang)最(zui)多(duo)的是江蘇,有58家(jia)(jia)。雖然總量(liang)還(huan)有近200家(jia)(jia)的差距,但增(zeng)量(liang)已經(jing)超過了常年(nian)增(zeng)量(liang)、總量(liang)雙第一的廣東。若是再(zai)考慮摘牌企(qi)業(ye),算增(zeng)量(liang)的絕對值,浙江(45家(jia)(jia))也排(pai)在了廣東(38家(jia)(jia))之前。
安(an)徽(hui)和(he)重慶則上演了一(yi)(yi)出勵志的(de)(de)故(gu)事,兩省(sheng)份一(yi)(yi)個猛追多(duo)年,一(yi)(yi)個蟄伏多(duo)年。到今年底(di)一(yi)(yi)盤點,雙雙逆襲,一(yi)(yi)改(gai)固化多(duo)年的(de)(de)排位(wei)順序。
從城市(shi)(shi)(shi)角度來看,IPO企業(ye)增(zeng)量在(zai)兩(liang)位數(shu)以(yi)(yi)上的(de)城市(shi)(shi)(shi)只有上海、深(shen)圳、北京(jing)、杭州(zhou)和(he)蘇州(zhou)五(wu)座。有上市(shi)(shi)(shi)企業(ye)新(xin)增(zeng)的(de)城市(shi)(shi)(shi)個(ge)數(shu)和(he)城市(shi)(shi)(shi)新(xin)增(zeng)的(de)上市(shi)(shi)(shi)公司數(shu)量,這(zhe)兩(liang)個(ge)指標(biao)相較(jiao)以(yi)(yi)往都(dou)大幅下(xia)降。
最后一個(ge)交易日(ri)已(yi)經收官,大盤最終未(wei)能(neng)收復3000點。雖然資本市場(chang)起(qi)起(qi)伏(fu)伏(fu),但(dan)并不(bu)妨礙省份、城(cheng)市持續(xu)為(wei)優質(zhi)公司的IPO營(ying)建環境(jing),助力(li)企業拓展融資渠道,增強區域經濟活力(li)。
疫情(qing)三(san)年,每年新增IPO企(qi)業數(shu)量尚能達到四、五百家的水平,2023年卻只有313家,各省份的IPO速度都有所放(fang)緩。
與2022年相比,A股市(shi)場(chang)三(san)個(ge)(ge)“龍頭”省份的(de)增(zeng)量(liang)幾(ji)乎打了(le)個(ge)(ge)“對折”。2023年,廣東新增(zeng)51家(jia)、江蘇新增(zeng)58家(jia)、浙江新增(zeng)47家(jia)。
從(cong)增量看,常年(nian)霸占首位的(de)廣(guang)東(dong),這(zhe)次卻不及江蘇。城叔梳理了(le)近7年(nian)的(de)數據發(fa)現(xian),這(zhe)是廣(guang)東(dong)繼2018年(nian)、2020年(nian)之后第三(san)次落在江蘇后面。
從總量上看,廣東共有872家上市企業;浙江突破(po)“700”關口,達到701家;江蘇(su)有689家,與“700”距(ju)離更近一步。年底交卷,“龍頭”省(sheng)份的總量形(xing)成(cheng)了“8、7、6”的梯度格(ge)局。
浙江是廣東之后(hou)第(di)二個擁有(you)700家A股上市公司的省份,總量從600家到700家,僅用兩年時間。
分析其(qi)構(gou)成可以看到,浙江這(zhe)(zhe)兩年新增的(de)百余家企業(ye),登陸科創(chuang)板、創(chuang)業(ye)板和北交所的(de)占比超過七成。而且,這(zhe)(zhe)些企業(ye)中民營上市公司(si)93家,占比約89%。
除了龍頭省(sheng)份增量(liang)“打折(zhe)”,其他(ta)省(sheng)份也(ye)在縮水。增量(liang)在兩位(wei)數以(yi)上的(de)省(sheng)份只有(you)8個,約為前兩年(nian)的(de)2/3;零新增的(de)省(sheng)份有(you)云南(nan)、貴州、海(hai)南(nan)、西藏(zang)、青(qing)海(hai)五個,較往年(nian)有(you)所增加。
總量(liang)來看,上市公司數量(liang)突破百家的(de)省(sheng)(sheng)份(fen),共(gong)有廣東(dong)、浙(zhe)江、江蘇、北京(jing)、上海(hai)、山(shan)東(dong)、福建、四川(chuan)、安(an)徽(hui)、湖(hu)南、湖(hu)北、河南12個(ge)(ge),與2022年保持不變。因(yin)為全年共(gong)46家企業摘牌退市,所以諸如(ru)云南、青海(hai)兩(liang)個(ge)(ge)省(sheng)(sheng)份(fen)的(de)總量(liang),不增(zeng)反減。
總有(you)一些省(sheng)(sheng)份(fen)在(zai)暗(an)自(zi)努(nu)力(li),提(ti)檔進位。或(huo)者說,前兩年的播種、澆水,如今到了開(kai)花、結果的階段。這類省(sheng)(sheng)份(fen)的代(dai)表是(shi)安徽和重慶(qing)。
安徽目前(qian)共有上(shang)市公司175家。總量(liang)排名由2022年的(de)(de)全(quan)國(guo)第(di)9位(wei)(wei)上(shang)升到第(di)7位(wei)(wei),超過四川(chuan)、福建,晉升到歷史上(shang)的(de)(de)最(zui)好(hao)位(wei)(wei)次;2023年的(de)(de)增量(liang)排名同(tong)樣位(wei)(wei)于全(quan)國(guo)第(di)7。
突(tu)飛(fei)猛進的表現,與安(an)徽近年來在(zai)科(ke)(ke)技(ji)創新(xin)(xin)領(ling)域(yu)的布局有關。安(an)徽提出建設“七(qi)個(ge)強省”,科(ke)(ke)技(ji)居首。同(tong)時(shi),安(an)徽也在(zai)推(tui)動戰略性新(xin)(xin)興(xing)產(chan)(chan)業(ye)提質擴量增效,十大新(xin)(xin)興(xing)產(chan)(chan)業(ye)中七(qi)個(ge)產(chan)(chan)業(ye)的產(chan)(chan)值已突(tu)破千億元(yuan)。
當(dang)新興產業向(xiang)上發展,越來越多(duo)的本(ben)地(di)科(ke)創(chuang)型(xing)企(qi)業被資(zi)本(ben)市場看(kan)見、賦能。
按照(zhao)wind金融終端提供的(de)數據,分(fen)(fen)析安(an)徽2023年新(xin)增的(de)13家(jia)(jia)企業。其中(zhong),12家(jia)(jia)屬于戰略性新(xin)興產業,5家(jia)(jia)企業是專精特新(xin)企業,5家(jia)(jia)企業登上(shang)科創(chuang)板、1家(jia)(jia)企業登陸(lu)北(bei)證(zheng)。從(cong)這些(xie)成分(fen)(fen)可以(yi)看出,戰略性新(xin)興產業的(de)顯示度非常高,上(shang)市公(gong)司的(de)科創(chuang)特色也比較鮮明(ming)。
若往前多追溯幾年(nian),就能(neng)發現安(an)徽(hui)企業走向資(zi)本市(shi)場早(zao)已(yi)“提速”。2020年(nian)是(shi)IPO的(de)(de)“大年(nian)”,在(zai)全國總體新(xin)增(zeng)432家(jia)(jia)的(de)(de)背景下(xia),安(an)徽(hui)當年(nian)新(xin)增(zeng)了23家(jia)(jia)。按(an)增(zeng)量排名(ming),總在(zai)第10名(ming)附(fu)近徘徊的(de)(de)安(an)徽(hui),一下(xia)上升(sheng)到第六的(de)(de)位置(zhi)。
緊接著的2021、2022兩(liang)年(nian)(nian),安徽同樣是兩(liang)位(wei)數的增量,今(jin)年(nian)(nian)勢頭不減。只是當潮水一退,它(ta)在眾人中顯露出來(lai)。
企業上市并非速成(cheng)之事,從輔(fu)導備(bei)案到過會待發往往要經歷漫長(chang)的(de)過程,這其中既有企業的(de)發展(zhan),也有地方的(de)推動(dong)。安徽得益于早前(qian)的(de)醞釀,重慶亦(yi)是。
過去十(shi)年(nian),重慶每年(nian)上市企業的(de)(de)新增數(shu)量多維持(chi)在(zai)5以下(xia)的(de)(de)水平,甚至2013年(nian)、2018年(nian)還(huan)掛了零。
但2023年,重慶(qing)有了(le)突(tu)破(po)——以(yi)新增9家的(de)速度(du),超過了(le)與其總量(liang)本就比較接近的(de)天津,從2022年的(de)全國(guo)第18名前進到2位(wei),與河北并列第16名。
這9家(jia)(jia)新增企(qi)業中,有2家(jia)(jia)科(ke)創板、4家(jia)(jia)創業板、2家(jia)(jia)北交所。據wind金融終端(duan)數據顯示,9家(jia)(jia)企(qi)業中有8家(jia)(jia)都屬于(yu)戰略性(xing)新興(xing)產(chan)業,5家(jia)(jia)是專精(jing)特新企(qi)業,同(tong)樣凸顯了科(ke)創特色(se)。
事實上,2021年之前,區域拼搶激烈的科創板,重慶的成績一直尷尬為零,直到2022年才打破僵局。當時,城叔梳理過重慶近年來推動資產證券化的努力:重慶打破僵局,壓力給到鄭州東莞泉州。
2018年起,重慶(qing)地方助(zhu)推企業(ye)(ye)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的步伐(fa)加密、加快(kuai)。培育的側(ce)重點(dian)在于(yu)先造好“池子”,培育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后備資源,挖(wa)掘存量;再是解決“不能(neng)上(shang)(shang)(shang)”“不愿上(shang)(shang)(shang)”“不會上(shang)(shang)(shang)”三大問題(ti);同時還要播(bo)下科(ke)技(ji)創新的“種子”、挖(wa)掘科(ke)技(ji)創新的“苗子”,期(qi)望(wang)推動上(shang)(shang)(shang)市(shi)(shi)公司引領(ling)產業(ye)(ye)升級。
從今年交出的(de)“成績(ji)單”來(lai)看,往年的(de)醞釀,效果初顯。
目前A股市場上(shang)市公司總量已經達到5335家。自2019年(nian)科(ke)(ke)創板開板、2022年(nian)北(bei)交所(suo)開市以(yi)來(lai),近幾年(nian)新增上(shang)市企(qi)業的(de)“科(ke)(ke)創”含量越來(lai)越高。
從上述趨勢圖可以看到,2018年新增上市企業(ye)中(zhong),屬于戰略性(xing)新興產業(ye)的企業(ye)比(bi)例只有24.76%,是“專精特新”企業(ye)的比(bi)例也只有21.9%。
后來,這兩類企(qi)業(ye)的(de)比(bi)(bi)例一路走高。到(dao)2023年,屬于戰略性新興產(chan)業(ye)的(de)企(qi)業(ye)比(bi)(bi)例達(da)到(dao)93.29%,是“專精特新”企(qi)業(ye)的(de)比(bi)(bi)例也有(you)了47.6%的(de)體量。
在(zai)國家大力(li)推動提高直接(jie)融資比重(zhong)背景下(xia),登(deng)陸資本市場為這(zhe)些(xie)優質企業(ye)提供多渠道的便(bian)利。
以(yi)首發募集(ji)資(zi)金為例,過去一年,313家新增上市公司(si)IPO首發募資(zi)共計3565億元。
江(jiang)蘇、廣(guang)東、上海、浙江(jiang)的企(qi)業首發募(mu)資規模(mo)屬于“第一(yi)梯隊”,分別為587億元(yuan)、575億元(yuan)、541億元(yuan)、442億元(yuan),與后面的省份(fen)拉開(kai)差距。統計來看,這4個省份(fen)IPO募(mu)資總額占全國(guo)約60%。
其中,IPO募(mu)資(zi)金額最(zui)高的企業(ye)(ye)當屬江(jiang)蘇(su)無錫(xi)的錫(xi)南科(ke)技和陜西西安的北方長龍,前者(zhe)屬于新(xin)能(neng)源(yuan)汽車產(chan)業(ye)(ye),后者(zhe)屬于新(xin)材料產(chan)業(ye)(ye),募(mu)資(zi)總額均為8.5億(yi)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xin)聞(wen)》報(bao)社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nin)不(bu)希(xi)望作品出(chu)現在(zai)本站,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de)作品。
歡迎(ying)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