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8 15:01:54
在制造業競逐進入“白(bai)熱(re)化(hua)”階(jie)段后,2024年的西安將如何(he)搶抓戰略機(ji)遇(yu)、釋(shi)放(fang)招商誠意,讓制造業投資(zi)延(yan)續“繁花似錦”?
2023年,西(xi)安堪(kan)稱(cheng)舉全市之力(li),重塑西(xi)安工(gong)業版圖。
在經歷“盤(pan)活存量”推動(dong)產業升級后(hou),西安擺脫舊動(dong)(dong)能已去(qu)、新動(dong)(dong)能未成(cheng)的尷(gan)尬期(qi),在“破與立”之(zhi)間(jian)中實現華麗轉身,開始“順風張(zhang)帆”的昂揚勢頭(tou)。
而將制(zhi)造業擺上“C位”的,又不(bu)止西(xi)安(an)。從珠三角到長(chang)三角,從京津冀(ji)到長(chang)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大江南北,無不(bu)在角逐制(zhi)造業桂冠。
在制造業競逐進入(ru)“白熱化”階段后,2024年的西安將如何搶抓戰略機遇、釋放招商誠意,讓制造業投資延續“繁花似錦”?
一(yi)個共識是,西安(an)正站在工業“蝶變”的前夜,一切(qie)與新(xin)的創業(ye)版圖(tu)和發展藍圖(tu)相關(guan)的新(xin)事物(wu)、新(xin)載體(ti)如(ru)雨后(hou)春筍蓬勃(bo)生(sheng)長。
回望2023年,得益于(yu)高端切入(ru)、創新驅動、轉型升級,1—11月,西(xi)安全市(shi)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于全國5.3個百分點,高于(yu)全省5.7個百分點(dian),制造業從“頂(ding)天立地(di)”到“鋪天蓋地(di)”均(jun)實現強勢(shi)躍(yue)遷。
新能源汽車的“高歌猛進”尤為典型。在成功(gong)問(wen)鼎全國產量“第一城”后,2023年持續領(ling)漲,2023年1-11月,汽(qi)車(che)制造業總產值(zhi)增長(chang)32.9%,汽(qi)車產量增長(chang)30.1%,發展(zhan)數據均居全國前列。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另(ling)據《2023先進制(zhi)造(zao)業百強市研究報告(gao)》,在近300個地市中西安位(wei)列第11,較2022年(nian)提(ti)升1位(wei),較2018年躍升9位。
城市“排位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對于站(zhan)在前10門檻(jian)的西安,要打造出一副過硬的工(gong)業“身板”,實現(xian)卡位升級,2024年(nian)的“開篇”格外(wai)重要。
積極信(xin)號持(chi)續釋放——新(xin)(xin)年(nian)伊始,西安市投(tou)資合(he)作(zuo)局秉持“精準、務實、專業”招商理念(nian),啟動(dong)新(xin)(xin)一輪“搶”開局、“促”合(he)作(zuo),1月17日在上(shang)海舉辦2024年西安(an)市(shi)與(yu)駐滬機構(gou)合作交流懇談會。
據悉(xi),該活動(dong)注重科技(ji)創新、現代產(chan)業體系、擴大開(kai)放等關乎工業“動脈”的內容,力求(qiu)推動長三角和西安的物流、人才(cai)流(liu)、信(xin)息流(liu)、資金流(liu)、技術流(liu)互動耦(ou)合。
而在此前,1月13日西安市(shi)投(tou)資合(he)作局(ju)已在(zai)深圳舉(ju)辦西安市(shi)粵港(gang)澳大(da)灣區產業合(he)作發(fa)展推介(jie)大(da)會,邀請300多位西安商(shang)(shang)會及其他商(shang)(shang)協會成員企業(ye)家朋友見證駐粵港澳大灣(wan)區(qu)招(zhao)商(shang)(shang)機構揭牌。
提振本土制造業(ye),無外(wai)乎(hu)“外引內培(pei)”兩條腿走路。在(zai)本土培(pei)育(yu)轉(zhuan)化(hua)加速情(qing)況下,西安市政(zheng)府在(zai)“招進(jin)來”“引出(chu)去”方面的(de)主動出擊,無疑是(shi)為西安制造(zao)業開了個好頭。
一個問題是,在“國內大循(xun)環(huan)”及建設“一帶一路”開放前沿背景下,繼續(xu)深挖東部產業轉(zhuan)移(yi)能為(wei)西安帶來(lai)何種產業鏈群提升?有哪些優(you)勢互(hu)補?
從客(ke)觀(guan)條件來講,外部投資西安的(de)動機(ji)是與日俱增的(de),且(qie)不斷向深(shen)度、前沿科(ke)技延伸(shen)。
其一(yi),國內國際“雙循環(huan)”下,更多資源在內陸聚(ju)集(ji)交換,對于(yu)西安(an)承接東部沿(yan)海地區(qu)產(chan)業(ye)轉(zhuan)移帶來(lai)新機(ji)遇,且西安身置“一(yi)帶(dai)一(yi)路”核心(xin)區,擁有空港(gang)、陸(lu)港(gang)“雙子星”,具備參與國(guo)際(ji)分工(gong)的條件和基礎,正處于(yu)機遇疊加釋放(fang)期(qi)。
中歐班列(西安)便是西安輻射全國、連通歐亞的例子之一。10年間,中歐班(ban)列(lie)(西安(an))已累(lei)計開行20897列,開(kai)行量、貨運(yun)量、重箱率等核(he)心(xin)指標已(yi)位居全國第一。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其二,西安本土諸如光(guang)伏、汽車、電(dian)子(zi)信息(xi)等(deng)產(chan)業勃發(fa),吸引(yin)不少(shao)企(qi)業順著產(chan)業鏈(lian)開始布(bu)局(ju)。例如新能(neng)(neng)源汽車,在西安不斷優化、細化的招商引(yin)資政策下,關于(yu)噴漆、智能(neng)(neng)駕駛、軸承等(deng)已有一批(pi)產(chan)業鏈(lian)上下游(you)配套企(qi)業落(luo)戶。
上述兩個原因,是西安得以在東部乃至國際產業(ye)轉移承接過程中愈(yu)發“顯眼”的機遇所在,亦是(shi)東部及(ji)跨國企業落戶的考量重點(dian)。
霍(huo)尼韋爾(er)公司便是堅定看好(hao)西(xi)安(an)發展前景的(de)跨國企(qi)業之一(yi)。據悉,其(qi)是西(xi)安(an)高(gao)新區(qu)引進(jin)的(de)第一(yi)批世界500強企業之(zhi)一(yi),早在1994年便投資設立了(le)西(xi)安(an)工廠。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為集一流研(yan)發、制(zhi)造(zao)和服務(wu)為一體的全(quan)球生產基地(di),始(shi)終保持(chi)快(kuai)速增(zeng)長勢頭,成為跨國公司(si)在(zai)中國西(xi)部(bu)地(di)區合(he)作的成功典范。
對(dui)于西部(bu)城市而(er)言,每一輪東部(bu)及(ji)國際產業(ye)轉型機遇,都會帶(dai)來先進(jin)的技術理念(nian)、人才(cai)及(ji)業(ye)態,所引發的“鯰魚效應(ying)”往(wang)往(wang)伴隨(sui)著新一輪“城市支(zhi)柱”的崛起,重慶的七千億級電子信(xin)息制造業產值便是(shi)樣本之一。
于(yu)西安而言,這樣的機遇正越來(lai)越多。從霍尼韋爾及(ji)三星等“老朋友”不斷加碼古城,到(dao)如(ru)今的比亞迪、吉利、奕斯偉等,分(fen)別是來自粵(yue)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京(jing)津(jin)冀(ji)的龍頭(tou)企業,何(he)嘗不是西(xi)安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招引(yin)來(lai)的“金鳳(feng)凰”?
2024年1月6日,西安市委(wei)十四屆六次全(quan)會上,提出把高質量建設“雙(shuang)中(zhong)心”作為(wei)西(xi)安立市之本,強(qiang)化國(guo)家(jia)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而2024年(nian)西安制造業脈(mo)絡亦在其中隱現(xian)——圍繞高質(zhi)量發展(zhan)核心,依托科(ke)創(chuang)能力,培育朝陽產業。
如(ru)何從“招商磁場”方面實(shi)現2024年制造(zao)業高質量發展,新一輪“搶”開局、“促”合(he)作僅(jin)是開篇,更多需完(wan)善產業規劃(hua)、完(wan)備基金矩陣、新舊(jiu)動(dong)能(neng)轉(zhuan)換等協同(tong)發力(li)。
據悉,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加強與(yu)國家級學會、省內科研(yan)院所、龍頭(tou)企業及高校建立(li)常態化(hua)聯(lian)系機制,運用投行思維,探索和(he)基金公司(si)、投行機構等建立(li)合作招商模式(shi),并(bing)通過建立(li)市區聯(lian)動機制、搭建“小(xiao)而美”招(zhao)(zhao)商活(huo)動平臺等,開展(zhan)精準產業(ye)招(zhao)(zhao)商。
產業空間方面,新一輪“三區三線”已為西安(an)劃定(ding)新增570余平方公里(li)建設用(yong)地,儲備了大(da)量(liang)產業(ye)用(yong)地,確保大(da)項目、好項目簽約能(neng)夠落地,落地就能(neng)開工(gong)。
圖片來源:西安經(jing)開官(guan)微
西安市政府亦從(cong)“創投新人”向舞臺中心靠攏,西(xi)安(an)設(she)立西(xi)安(an)市創新投(tou)資基金、“工(gong)業倍增基金”等百億級母基金,多項投資強度全國前列,西安本土創投生(sheng)態也在(zai)被悄然改(gai)變和(he)重塑,目前西安(an)全市在(zai)冊創投機(ji)構239家,有670余家本地企(qi)業獲得(de)超426億元股權融資。
另外,要在“破(po)與立(li)”之間發(fa)展制造業,西(xi)安或(huo)需注意“立新”的(de)優先地位,在產業發(fa)展轉型、供給側改革(ge)的(de)當口,新業態、新動能壯(zhuang)大成勢的(de)前(qian)提下逐步(bu)淘汰舊業態和(he)舊動能。
而(er)在重塑招商(shang)(shang)組織架構、優(you)化營商(shang)(shang)環境(jing)的(de)同時(shi),在制造業(ye)招商(shang)(shang)中亦(yi)需將(jiang)門類(lei)進一(yi)步細分。以(yi)電子信息為(wei)(wei)例(li),國內數(shu)個城(cheng)市均將(jiang)其列為(wei)(wei)支(zhi)柱或主導產業(ye),競爭(zheng)者(zhe)包(bao)括(kuo)深圳、上海、蘇州、青(qing)島、成都等眾多一(yi)線城(cheng)市,倘若無細分側(ce)重點,作為(wei)(wei)基層單(dan)位(wei)的(de)區縣、開發區有可能(neng)陷(xian)入“逢電(dian)子必招商(shang)”的盲目(mu)中,最終導(dao)致企(qi)業發展規模和市(shi)場(chang)規模“雙天花板(ban)”。
投資,是一幅流動(dong)格局,產業會尋(xun)找最適(shi)合自己的土地落地生(sheng)根。2023年,“先進(jin)制造業強市”是西安制造的回歸并開始強勢登上世界舞臺的重要節點之一(yi),而在韌性增強(qiang)、基(ji)本(ben)面穩(wen)定、新動能(neng)聚集(ji)之下,西安2024年的制造(zao)業投資“繁花(hua)”值得期待(dai)。
封(feng)面圖(tu)片(pian)來源:西安發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xin)聞》報社(she)授(shou)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xiang),違者(zhe)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nin)不希望作品(pin)出現(xian)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撤下(xia)您(nin)的(de)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