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6 11:12:16
每經編輯|杜宇(yu)
3月16日,話題#王海稱小楊哥(ge)和東方甄(zhen)選(xuan)都銷(xiao)售過槽頭肉扣肉#沖上熱搜第一(yi),引關注(zhu)。
知(zhi)名打假人王海3月16日在微博發文稱,3·15晚會曝光了“安徽東輝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御徽緣”梅菜扣肉,使用的都是槽頭肉,并且(qie)含有(you)大量(liang)未經處理干凈的淋(lin)巴(ba)肉和甲狀腺,槽(cao)頭肉不(bu)屬于食(shi)品原料、禁止食(shi)用,這嚴重(zhong)不(bu)符(fu)合《食(shi)品安全標準(zhun)》。
《生豬(zhu)屠(tu)宰(zai)肉(rou)品品質檢驗規程(試行)》要(yao)求(qiu),對屠(tu)宰(zai)后的豬(zhu)必須進行甲狀腺(xian)、腎上(shang)腺(xian)和病(bing)(bing)變淋巴(ba)結、病(bing)(bing)變組(zu)織的摘除、修割及(ji)處理。
“東方甄選”和“瘋狂小楊哥”直播間都銷售過這款產品,僅(jin)僅(jin)三只羊(yang)喬妹(mei)一場直播銷售量就(jiu)突(tu)破24.2萬單(dan),以(yi)每(mei)單(dan)59.9元計(ji)算,累計(ji)銷量突(tu)破14,00萬元。
東方甄選銷(xiao)量(liang)5.3萬單(dan),銷(xiao)量(liang)達到3,17萬元,這(zhe)還沒算上小楊哥帶貨的銷(xiao)量(liang)。
直(zhi)播間是(shi)消費(fei)者作出購買決(jue)定(ding)的(de)(de)決(jue)定(ding)性(xing)因素,是(shi)掌(zhang)握定(ding)價權(quan)的(de)(de)一方,甚至是(shi)賺(zhuan)的(de)(de)最多的(de)(de)一方,在對消費(fei)者承擔法律責任(ren)方面能不能做出表率(lv)?
直播間經營者有退一賠十的懲罰性賠償義務,電商平臺存有三年的銷售記錄,平臺能否敦促直播間先給消費者退一賠十呢?我們拭目以待。
《電(dian)子商(shang)(shang)務》第三十一條電(dian)子商(shang)(shang)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記錄、保存平臺上發布的(de)(de)商(shang)(shang)品和服(fu)務信(xin)息(xi)、交易(yi)信(xin)息(xi),并(bing)確保信(xin)息(xi)的(de)(de)完整性(xing)、保密(mi)性(xing)、可用性(xing)。商(shang)(shang)品和服(fu)務信(xin)息(xi)、交易(yi)信(xin)息(xi)保存時間自交易(yi)完成之日起不(bu)少于(yu)三年;法律、行(xing)政法規另有規定(ding)的(de)(de),依照其(qi)規定(ding)。
最高院《關于審理網(wang)絡消(xiao)費(fei)糾紛案件適(shi)用(yong)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ding)(一)》第十一條規定(ding),平(ping)(ping)臺內經營者(zhe)(zhe)(zhe)開設網(wang)絡直播(bo)間銷售商品,其工作人員在(zai)網(wang)絡直播(bo)中因虛假宣傳等(deng)給消(xiao)費(fei)者(zhe)(zhe)(zhe)造成(cheng)損害(hai),消(xiao)費(fei)者(zhe)(zhe)(zhe)主張平(ping)(ping)臺內經營者(zhe)(zhe)(zhe)承擔賠償責任的,應予支持。
據央視(shi)財經3月(yue)15日消息(xi),2024年央視(shi)“3·15”晚會開播,梅菜扣肉原(yuan)料相關黑(hei)幕被(bei)曝光(guang)。
近年來,預制菜銷售火爆,“梅菜扣肉”成“頂流”。安徽省阜陽市是梅菜扣肉預制菜的主要產區之一,當地有近六十家(jia)生產(chan)梅(mei)菜扣肉(rou)預制菜的生產企業。3·15晚會記者接到舉報,當地有個別企業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
槽頭肉,是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有的地方叫“刀口肉”或“血脖子肉”。由于槽頭肉上淋巴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被老百姓稱為淋巴肉,民間俗語所說的“割肉不割槽頭肉”就是指的這個位置。
記者調查了解到,正常五花肉(rou)批發價格在一斤12元左右,而未經嚴格處理的劣質槽頭肉批發價一斤僅3元左右,價格相差懸殊。
是否真的存在利用未經嚴格處理的劣質槽頭肉以次充好,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的(de)事?為了印證這(zhe)一(yi)信息(xi),記者(zhe)來到安徽阜陽預制菜加工(gong)工(gong)廠,展開(kai)實(shi)地調查。
據當地人介紹,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是當地生產梅菜扣肉預制菜的龍頭企業,2015年就開始研發、生產和銷售梅菜扣肉這些肉類預制菜。
根據商鋪老(lao)板的指(zhi)引,記者來到了位于阜陽市(shi)潁州經濟開(kai)發區的春天食品有(you)限公司,還沒走(zou)進廠區,就聞(wen)到空氣中濃烈(lie)的香料味道。
在廠區外觀察發現,這家企業生(sheng)(sheng)產車(che)(che)間極為保密,連一層的生(sheng)(sheng)產車(che)(che)間也(ye)掛上(shang)了厚厚的窗(chuang)簾。二樓生(sheng)(sheng)產車(che)(che)間窗(chuang)戶(hu)玻璃(li)上(shang),也(ye)貼上(shang)了玻璃(li)貼紙。從(cong)廠房(fang)外,根本(ben)看不到里面的生(sheng)(sheng)產情況。
央視財經記者以采購商的身份,聯系上了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負責銷售的楊經理。交談中,記者提出實地看一下生產車間,楊經理很警惕地拒(ju)絕了(le)記者。
超強的警惕性,讓記者更加懷疑這家公司生產的梅菜扣肉預制菜可能存在問題。幾經周折,記者終于取得了公司管理人員的信任,在未經過任何消毒措施下,進入了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最核心、保密級別最高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車間內擺滿了剛剛用槽頭肉做好的熟肉制品。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專門的車間會對槽頭肉原材料進行修整,剔除淋巴結和甲狀腺,但記者從放置熟肉(rou)的筐中取出一塊槽頭肉發現,上面(mian)仍然有(you)腺(xian)體清晰可見。
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上面的腺體剔太干凈,肉的厚度不夠。
為了保證槽頭肉的分量和外觀,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并沒有將淋巴結和甲狀腺剔除干凈,這樣的劣質槽頭肉就成為這家公司生產梅菜扣肉預制菜的原料。
按(an)照國(guo)家相關規定(ding),生豬屠宰后必須(xu)經(jing)過(guo)整(zheng)修(xiu),去除可視(shi)病變淋巴(ba)結,摘除腎(shen)上(shang)腺(xian)和(he)殘留甲狀(zhuang)腺(xian)才(cai)可以上(shang)市銷售(shou)。
在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一進入廠區就發現,露天堆放著大量的冷凍肉。外包裝上,記者清晰地看到寫有“槽頭肉”的字樣。公司的負責人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槽頭肉是他們公司梅菜扣肉(rou)預制菜的主要原料。
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負責人:槽頭肉能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在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幾名工人正在對劣質槽頭肉上的淋巴結和甲狀腺進行整修。但記者發現,經過整修的槽頭肉上,腺體依(yi)然清晰可(ke)見。
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負責人:這些都是腺體,工人修得不是很干凈(jing)還會有一點。
工作人員稱,帶甲狀腺的槽頭肉做熟之后,口感和正常豬肉沒有任何區別。
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負責人:我不吃帶(dai)甲狀腺體的肉(rou)。
天眼(yan)查顯示,被(bei)央(yang)視3·15晚會點(dian)名的安徽東輝(hui)食(shi)品科(ke)技有限公(gong)司成立于2018年5月(yue)(yue),法定(ding)代表人為張(zhang)來(lai)勇(yong),注冊資本(ben)600萬(wan)人民(min)幣,經營(ying)范圍包括食(shi)品科(ke)技研發,速凍食(shi)品、肉(rou)制(zhi)品加工、生(sheng)產、銷售(shou),農副產品加工、生(sheng)產、銷售(shou)等,由張(zhang)來(lai)勇(yong)、張(zhang)來(lai)明、訾金(jin)葉共同持股。天眼(yan)風險(xian)信息顯示,該公(gong)司曾在2023年8月(yue)(yue)的抽查檢(jian)查中,被(bei)潁州區市場監督管理(li)局責令整改。
3·15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了解到,國務院食安辦、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嚴厲打擊肉類(lei)產品違(wei)法犯罪專(zhuan)項整治行動”。而這一專(zhuan)項整治行動,也(ye)是對“3·15晚會(hui)”的(de)積極回應(ying)。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協調司司長司光介紹,近年來,我國肉類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持續向好,但一些地區肉類產品違法犯罪行為仍時有發生,不但擾亂市場秩序,而且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此次開展的“嚴厲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將以生豬、肉牛、肉羊、肉雞為重點。采取監督檢查、明察暗訪、抽檢監測等方式,深挖違法犯罪源頭線索,對畜禽養殖、屠宰、無害化處理、肉及肉制(zhi)品生(sheng)產經(jing)營,開展全鏈(lian)條專項(xiang)整治,堅決斬斷非法屠宰、加工、銷售(shou)網絡等(deng)黑色利益鏈(lian)。
此次行動中,將查處一批重點案件、關停一批違法經營主體、懲處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對肉類產品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將形成有力震懾,進一步規范從業者生產經營行為,健全肉類產品質量安全(quan)長效機制,切實保障人(ren)民群眾飲食安全(quan)。
每日(ri)經濟(ji)新聞綜合自央視財經、天眼查(cha)、知(zhi)名打假(jia)人(ren)王(wang)海微博
封面圖(tu)片(pian)來源::央視財經視頻截圖(tu)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wen)》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wei)者必(bi)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bu)希望作(zuo)品出現(xian)在(zai)本(ben)站,可(ke)聯系我們(men)要求撤(che)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ri)經濟(ji)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