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xin)聞 2024-08-16 00:31:25
每(mei)經記者|唐俊(jun) 淡忠(zhong)奎(kui) 余蕊均 每(mei)經編輯|程鵬 劉艷美(mei)
連續4天發布高溫(wen)橙色預警后(hou),8月15日,成都終于降(jiang)雨降(jiang)溫(wen)。

圖片來(lai)源:每(mei)經記者(zhe) 張建 攝
“你要(yao)不說,我都不知道今年電力負荷還更(geng)高(gao)。”出租(zu)車司機郭師傅笑言(yan),“上(shang)一次到處都在說要(yao)‘讓(rang)電于民’,確(que)實很不容易”。
郭(guo)師傅口中的“上一次”,許(xu)多(duo)四川人仍記憶猶新。2022年夏天,因(yin)“最高溫度、最少來水、最大負荷(he)、最長(chang)時間”四重因(yin)素疊加,水電第(di)一大省罕見遭(zao)遇“缺電危機”。
彼(bi)時,在網(wang)友(you)們“勻點電(dian)(dian)”給(gei)四川的呼(hu)聲中(zhong),當(dang)地(di)開始積極“補短(duan)板”,重(zhong)新編制電(dian)(dian)源電(dian)(dian)網(wang)規劃(hua),希望加(jia)快構建更加(jia)安全可靠的電(dian)(dian)力系統。
所(suo)以(yi)這一(yi)次,面對“沒有最熱只有更熱”的高(gao)溫天(tian)氣,8月以(yi)來,四川電網用(yong)電負荷已3次創新(xin)高(gao),最大用(yong)電負荷較去年增長(chang)7%,但生活生產沒有受到顯著(zhu)影響。
事實(shi)上,作(zuo)為國家(jia)點名的“戰略腹地”,四川最新(xin)(xin)提出(chu)要“勇(yong)當構建新(xin)(xin)型能源(yuan)體(ti)系示范省(sheng)”。
按照官方說法(fa),其(qi)首要任務(wu)即(ji)是將電力(li)供給結(jie)構由水(shui)電單一主體轉(zhuan)變為水(shui)電和新能源(yuan)為雙主體,其(qi)他(ta)電源(yuan)做補充的(de)多能互補的(de)能源(yuan)結(jie)構。
值得注意(yi)的是,在此過程中(zhong),更多民營企業(ye)也有望(wang)分(fen)享發(fa)展(zhan)機(ji)會(hui)。
昨天,在四川省委網(wang)信辦、四川省互聯網(wang)行業聯合會聯合主辦的“走(zou)進新質生產(chan)力前沿(yan)”系列活動新型能源體系專場,清華大(da)學電機系教授(shou)、清華四(si)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常務(wu)副院長魯宗相(xiang)向城叔談(tan)到:“現在(zai)主(zhu)要(yao)的(de)技術創(chuang)新熱(re)點在(zai)負荷(he)端(duan),負荷(he)端(duan)是一個量大(da)面廣的(de)事(shi),不需要(yao)那么高的(de)資本準(zhun)入條(tiao)件(jian),反而(er)有利于(yu)吸引社會(hui)資本參(can)與。”

自2011年(nian)水力發電量超過湖北以來,四川一(yi)直穩坐“水電第一(yi)大省”。
2023年,四川水(shui)力發電(dian)量達3583.3億千瓦(wa)時,其(qi)后(hou)是云南、湖北,分別產(chan)出(chu)水(shui)電(dian)2897.6億千瓦(wa)時、1245.6億千瓦(wa)時,“斷(duan)層式(shi)”領先其(qi)他省份(fen)。

從總發電量看,四川去年(nian)以(yi)4712.6億千瓦時的(de)成績排在(zai)全國第(di)六,排在(zai)前列的(de)是內蒙古、廣東、江蘇、山東和新疆(jiang)。
也(ye)就(jiu)是說,四川電(dian)力(li)“以水為主”特(te)征明(ming)(ming)顯。不過,經(jing)歷了(le)20年(nian)的黃金(jin)發(fa)展(zhan)期后,四川水力(li)發(fa)電(dian)量近年(nian)增(zeng)速(su)明(ming)(ming)顯放緩,2023年(nian)下降3.1%。
四(si)川省能源局局長鄧超(chao)日前表示,2030年,四(si)川水電的開發將逐步接近尾聲(sheng),未來風光(guang)等(deng)新能源可(ke)能處于大(da)規模開發狀態(tai)。
“四川水(shui)(shui)能資(zi)(zi)源豐富,80%的水(shui)(shui)能資(zi)(zi)源都集中在(zai)金沙江、雅礱江、大渡(du)河三江流域,同(tong)時這些地區又(you)有著豐富的風、光發電資(zi)(zi)源,能真正實現水(shui)(shui)風光互補,全可再生能源打捆外送。”他說。
除了2022年極(ji)端情況導致的(de)電力短缺(que)影響,從(cong)數(shu)據上也可以清楚(chu)看到,四川目前風光資源開發(fa)相(xiang)對滯后,急需補上這(zhe)一(yi)課——
2021年(nian)四川水電占總(zong)發(fa)電量的比(bi)(bi)(bi)(bi)例(li)為(wei)81.57%,火電占比(bi)(bi)(bi)(bi)為(wei)15.31%,風電占比(bi)(bi)(bi)(bi)2.45%,太陽(yang)能占比(bi)(bi)(bi)(bi)為(wei)0.67%。
到(dao)了2023年(nian),其水電占比(bi)(bi)下降(jiang)至76.04%,火電占比(bi)(bi)提高4.15個(ge)百(bai)分(fen)(fen)點(dian),達(da)到(dao)19.46%,而風電、太陽能占比(bi)(bi)分(fen)(fen)別為3.55%、0.93%,二者(zhe)合計提升1.36個(ge)百(bai)分(fen)(fen)點(dian)。
在(zai)魯宗相看來,四(si)川之前(qian)(qian)因為水電資源(yuan)豐富,所以風(feng)電光伏開發(fa)相對較少。鄧超則(ze)表示,目前(qian)(qian),四(si)川水電裝(zhuang)機1億千(qian)瓦(wa),而(er)風(feng)光裝(zhuang)機到6月底(di)僅(jin)1583萬千(qian)瓦(wa),“不(bu)是說我們的風(feng)光資源(yuan)不(bu)優,而(er)是我們堅持能源(yuan)開發(fa)戰略分步走”。
眼下,四川著手構建新型(xing)(xing)能(neng)源(yuan)體系,其核心(xin)在于構建新型(xing)(xing)電力系統,新能(neng)源(yuan)開發無疑將全面(mian)提速。
國網四川(chuan)省電力公(gong)司總(zong)經理徐嘉龍介紹(shao),四川(chuan)全省風光資源規劃超過2.7億千(qian)瓦(wa),開發潛力巨大。目前,風光新能源裝機(ji)約為2020年(nian)底裝機(ji)的(de)2.6倍(bei),預計(ji)2025年(nian)和2030年(nian),新能源裝機(ji)將分別達到3200萬(wan)千(qian)瓦(wa)和8200萬(wan)千(qian)瓦(wa)。
他表示,四川已進入風光并網投運年新(xin)增約1000萬千(qian)瓦的(de)高速(su)發(fa)展(zhan)階段。

新(xin)型電(dian)力系統需要高比例新(xin)能源(yuan)來支撐,而新(xin)能源(yuan)的(de)特性正在深刻改變“電(dian)力”的(de)各個環節。

圖片來源:新華社(she)
“我們原來講源隨荷(he)動,用能(neng)是(shi)剛需,多(duo)開(kai)一(yi)盞燈就要(yao)多(duo)發一(yi)點電(dian)。原來是(shi)火電(dian)技術比較好控制(zhi),但現在新(xin)能(neng)源特別是(shi)風電(dian)、太(tai)陽能(neng),它的(de)發電(dian)特性是(shi)不受(shou)人工控制(zhi)的(de),而且我們要(yao)保(bao)證(zheng)它的(de)消納,這種系統(tong)調節的(de)壓力就非常(chang)大。”國(guo)家電(dian)網有限公司西南(nan)分部副主(zhu)任胡超凡表示(shi),新(xin)型電(dian)力系統(tong)需要(yao)引導用戶積極參與到系統(tong)調節中,形成源網荷(he)儲多(duo)要(yao)素、多(duo)主(zhu)體的(de)協同互動,才能(neng)實現供需兩(liang)端精準匹配、平(ping)衡協同,為此,必須依(yi)靠數字化(hua)、智能(neng)化(hua)的(de)技術。
同(tong)時,面對(dui)海量(liang)計算需求,新型電(dian)力(li)系統迫(po)切需要人(ren)工智(zhi)能的助力(li),打造“數(shu)智(zhi)化(hua)堅強電(dian)網”就成了題中之義。
胡超(chao)凡表示,目前在電力(li)調(diao)度生產(chan)中,他們(men)利用人工智能(neng)技(ji)術替代(dai)大量(liang)簡單重復性的(de)工作,開展智能(neng)分析(xi)。比(bi)如,通過開展氣象大模型,進(jin)行電力(li)負荷預測,可以更加準確把握電力(li)需求的(de)動態(tai)變化。
值得一(yi)提的是,新(xin)能(neng)源汽車和新(xin)型電力系統的互動(dong)也頗具想象空(kong)間。
以“蘿卜(bu)快(kuai)跑”為例,當其與(yu)電力系統發生數(shu)據上的交互,能夠在一些(xie)合適的時段、合適的地點自動(dong)(dong)駕駛過去進(jin)行充(chong)放電操作(zuo),和電力系統進(jin)行互動(dong)(dong),就實現(xian)了(le)供需協(xie)同和靈活智能的場(chang)景。
走到這一(yi)步,對(dui)民營企業來講是最(zui)有機會的(de)。魯(lu)宗相(xiang)認為,現在主要(yao)(yao)的(de)技術創新熱點主要(yao)(yao)在負(fu)荷(he)(he)端,而負(fu)荷(he)(he)端是一(yi)個(ge)量大面(mian)廣的(de)事情,并不需要(yao)(yao)那(nei)么(me)高的(de)資(zi)本(ben)準入條件(jian)。
比(bi)如,以前(qian)建一(yi)個火電廠(chang),涉及(ji)資(zi)質(zhi)、資(zi)金投(tou)入問題,民企基本上(shang)無法參與。但現在(zai)要建一(yi)個“虛擬電廠(chang)”,只需要相對更少的資(zi)金規模就(jiu)可以做。這有利于吸納一(yi)些社會資(zi)本、民營(ying)資(zi)本共同(tong)來參與新型電力系(xi)統(tong)的建設,共享發展(zhan)機遇。
“虛(xu)擬電(dian)廠”是一(yi)種智慧能(neng)(neng)源(yuan)(yuan)管理系統,能(neng)(neng)夠(gou)有(you)效(xiao)聚(ju)合(he)和(he)調度(du)分(fen)散的能(neng)(neng)源(yuan)(yuan)資(zi)源(yuan)(yuan),將閑散在(zai)終(zhong)端用戶的分(fen)布(bu)式(shi)電(dian)源(yuan)(yuan)、儲能(neng)(neng)、可控負荷、充電(dian)樁等電(dian)力資(zi)源(yuan)(yuan)聚(ju)合(he)并加以優化控制。
國(guo)(guo)家(jia)發改(gai)委(wei)、國(guo)(guo)家(jia)能源(yuan)局此(ci)前發布的《關于新形(xing)勢下配(pei)電網(wang)(wang)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多次(ci)提到“虛擬電廠”,提出要“挖掘用(yong)戶側調節潛力(li),鼓勵虛擬電廠、負荷聚(ju)合商、車網(wang)(wang)互動(dong)等新業態創新發展”。
昨天,城叔借活動之機,第一次走進“虛(xu)(xu)擬電廠”,大屏上展示(shi)著(zhu)成都(dou)市負荷運行(xing)監測(ce)、接入虛(xu)(xu)擬電廠資源等情況。

成都(dou)高新(xin)西區(qu)虛擬電廠 圖片(pian)來源:成都(dou)高新(xin)區(qu)黨群工(gong)作(zuo)部提(ti)供
“8月初,四川電(dian)力(li)(li)交易(yi)平(ping)臺(tai)發布了全(quan)省(sheng)電(dian)力(li)(li)缺(que)口響應(ying)需(xu)求(qiu),成都市(shi)虛擬(ni)電(dian)廠積極參與響應(ying),各市(shi)場(chang)化主體實現約4.2萬千(qian)瓦負荷響應(ying),占全(quan)市(shi)需(xu)求(qiu)響應(ying)總量約20%。”國網成都供電(dian)公司營(ying)銷部(bu)副主任(ren)鄧燦表示(shi),虛擬(ni)電(dian)廠作為挖掘需(xu)求(qiu)側(ce)資(zi)源柔性(xing)調節潛力(li)(li)的重要新型技術(shu),可以促進負荷移(yi)峰填谷(gu)、緩解供需(xu)矛盾。
根(gen)據規劃,2025年成都虛(xu)擬(ni)電(dian)廠將實現對分布式電(dian)源(yuan)、儲能設(she)施、可(ke)調負荷等資源(yuan)“應(ying)接盡(jin)接”,可(ke)調能力擴大到130萬千瓦以上(shang)。

多年(nian)來,四川作為“西電東送”的(de)主(zhu)力,一直扮演(yan)著“送電者”的(de)角色。但隨著成渝地(di)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deng)國家(jia)戰(zhan)略(lve)的深入推進,其用電(dian)負(fu)荷不斷(duan)攀升(sheng)。

圖(tu)片來源:新華社
國網西南分部(bu)調度(du)控制中心副主(zhu)任蔣航(hang)表示,在最(zui)近的電(dian)網迎峰度(du)夏關鍵期(qi),西南電(dian)網(川渝(yu)藏)最(zui)大負荷首(shou)次(ci)突(tu)破9000萬千(qian)瓦,達到9325萬千(qian)瓦,今年(nian)已(yi)5次(ci)創歷史新高。
而為(wei)保障四川的用(yong)電(dian)需求,國網(wang)西(xi)南分部協調了5大區(qu)域、14家(jia)省網(wang)公(gong)司(si),通(tong)過16條跨區(qu)通(tong)道全力支援(yuan)四川。
這也意(yi)味著,四川已然走到了向“送受一體”轉變(bian)的新階段。
鄧超表示,下一步(bu)將加快建設(she)跨(kua)省跨(kua)區的直流輸電工程,不斷優化省內(nei)交流電網(wang)主(zhu)網(wang)架結構。隨著(zhu)大西北基地的風光和西藏的(de)大(da)水(shui)電(dian)入(ru)川,四川將由(you)單一(yi)的(de)水(shui)電(dian)外送(song)大(da)基地,轉變為中國(guo)西部水(shui)風(feng)光多送(song)多受的(de)“清潔能源立體主樞紐”。
事實(shi)上,根據(ju)2022年(nian)(nian)3月印(yin)發的《四(si)(si)川(chuan)省“十四(si)(si)五”電(dian)(dian)力(li)發展規劃(hua)》,四(si)(si)川(chuan)全社(she)會(hui)用電(dian)(dian)量(liang)(liang)預計在2025年(nian)(nian)達(da)到3700億千瓦時(shi)(shi)。而現實(shi)情況是,四(si)(si)川(chuan)2023年(nian)(nian)的用電(dian)(dian)量(liang)(liang)就已達(da)到3711億千瓦時(shi)(shi)。
雖然從總的消(xiao)費量和(he)生產量來看,四(si)川(chuan)電(dian)量仍有“富余”,但提(ti)前(qian)兩年(nian)“達標”,顯示出地方經濟社會正在快(kuai)速發展(zhan)進程中。就在去(qu)年(nian),四(si)川(chuan)GDP站上(shang)6萬億新(xin)臺階(jie),首次(ci)位列全國(guo)第五。
值(zhi)得注意的是,在國務院(yuan)目前批(pi)復的28個省級國土空間規劃(hua)中,四川(chuan)是唯(wei)一(yi)一(yi)個被點名的“戰略腹地”。
“四(si)川(chuan)省地(di)處(chu)長江上游、西南(nan)內陸,是我國(guo)發展的戰略腹(fu)地(di),是支撐新(xin)時(shi)代(dai)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地區(qu)。”
按照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建設國家戰略腹地(di)和(he)關鍵產業備份”,可以預見四川(chuan)接下(xia)來的任務只增(zeng)不減。如何(he)統籌好安(an)全與發展,構建新型能源(yuan)體系是(shi)機(ji)遇,亦(yi)是(shi)挑戰(zhan)。
記者|唐(tang)俊?淡忠奎?余(yu)蕊均
編輯|程鵬 劉艷美?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tao)
封面圖(tu)片來源:每經記(ji)者 張建 攝(she)
|每日(ri)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chuang)文章|
未經許可(ke)禁止(zhi)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deng)使(shi)用(yo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chu)現在本站(zhan),可(ke)聯(lian)系我們(men)要求撤(che)下您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