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duan) 2024-10-23 18:10:28
四川省涼山(shan)彝族自治州(zhou)冕寧縣
有一(yi)處(chu)高山淡水湖——彝海
近90年前
中央紅(hong)軍先(xian)遣隊司令員劉伯承(cheng)
與彝族(zu)同(tong)胞在這(zhe)里(li)歃血(xue)為盟(meng)
在彝族同胞的幫助下
紅軍先遣部隊僅用一天(tian)
就順利通過被視為“禁地”的彝區
△《航程二萬(wan)五千(qian)里》第六集
“一切彝漢平民
都是兄弟骨肉”
1935年5月21日
中央紅(hong)軍到(dao)達(da)瀘沽地區
為搶渡大渡河
隊伍分為左右兩(liang)路北進(jin)
右路走大道佯攻(gong)大樹(shu)堡渡口
左路主(zhu)力(li)部隊借(jie)道(dao)彝族聚居區
經冕寧北進

當時(shi),通(tong)過彝區(qu)很不容(rong)易
當地民族矛盾尖銳
還存在語言(yan)隔閡(he)、溝通困難等問題
如何才能和平通過彝(yi)區?
“一(yi)切(qie)彝漢平(ping)民
都是兄(xiong)弟骨(gu)肉(rou)”
朱德總司令署名的
《中國工農紅軍(jun)布告》
給出了答案

紅(hong)軍先遣部隊(dui)進入冕(mian)寧(ning)縣城時
戰(zhan)士們(men)為了不驚(jing)擾百(bai)姓
露宿街頭
紅軍還在冕寧(ning)縣(xian)城展開(kai)宣傳活動
當眾燒毀彝(yi)族同胞被迫簽署(shu)的(de)
換班作人(ren)質字據和田地契(qi)約等文書
并要求部隊嚴格執行黨的(de)民(min)族政(zheng)策(ce)
沒有(you)命令誰都不許(xu)開(kai)槍

5月22日
劉伯承在彝海
和彝族果基家(jia)支頭人小葉丹見(jian)面了(le)
小葉(xie)丹像過去見(jian)國(guo)民黨官員那樣(yang)要磕(ke)頭
被劉伯承一把拉起
劉伯承以誠懇的態度重申紅軍來意
宣傳民族平等
表示紅軍和彝族同(tong)胞要做(zuo)好朋友(you)
劉伯承與小葉丹
按照(zhao)彝族的習俗歃(sha)血為盟(meng)
結拜為兄弟
并幫助他們建(jian)立自己的紅色武裝

敵人做夢也沒有想到
僅僅一天
紅軍先遣部隊
就(jiu)在彝族同胞的幫(bang)助下
順(shun)利通過被視(shi)為“禁(jin)地(di)”的彝區
為保護彝家紅軍旗
她把旗子縫進百褶裙夾層里
隨后,紅軍大部隊
順利通過彝族聚居地
為強渡大渡河、飛(fei)奪瀘定橋
贏得寶貴時間

然而
國(guo)民黨(dang)追究小葉丹罪責
強逼果(guo)基家交出(chu)紅軍旗
和1.2萬兩白銀、120頭羊
小葉丹寧肯傾家蕩產
也不愿交出紅軍旗
并叮(ding)囑妻子倮伍伍加嫫保護好(hao)旗(qi)幟

1942年
小葉丹死于一次伏擊
之后的歲月
倮伍伍加嫫把紅軍旗
縫進自己百褶(zhe)裙的夾層(ceng)里
直到1950年解放軍解放冕(mian)寧
她才取出貼身的彝家紅軍(jun)旗
獻給駐冕寧的解放軍
彝海結盟故事代代相傳
紅色土地有了新面貌
彝海結盟
這(zhe)段(duan)民族團(tuan)結佳話流傳至今
如今
那片紅色土地上(shang)精神不(bu)滅
面貌煥新

冕寧(ning)縣城以(yi)北17公里
是由彝海等
眾多河(he)流、湖泊匯合而成的
大橋水庫
它耗資近12億元
歷時7年建成
解(jie)決了(le)120萬老百姓用水(shui)難題
孕(yun)育出了一片綠水(shui)青山

得益于大橋水庫的澆灌和滋養
冕寧(ning)縣河邊鎮生長出(chu)的
富硒粳米
成了涼山(shan)人民的(de)“香餑餑”

冕寧縣城中心的
紅軍文化廣場
漢族、彝族、藏族等
多(duo)民族同(tong)胞在紅色雕(diao)塑(su)前(qian)
載歌載舞
歷史在這里上演奇跡
現實在這里收獲幸福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gao)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系(xi)我(wo)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