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25-09-01 23:30:42
每(mei)經記者|陳榮浩 每(mei)經編輯|陳柯(ke)名 陳夢妤
中國建筑2024年(nian)度業(ye)績會,左二為(wei)吳秉琪 圖(tu)源|“中國建筑”微信(xin)公眾號
央企再現人事變動!
8月29日的中國建筑2025年中期業績會(hui)上(shang),副總裁吳(wu)秉琪沒(mei)有出席。
值得(de)一提的是,吳(wu)秉琪自2023年(nian)9月出(chu)任中國建筑副總(zong)裁以來,先后(hou)出(chu)席了公(gong)司2023年(nian)年(nian)度、2024年(nian)中期和2024年(nian)年(nian)度業(ye)績(ji)說明會,從未缺席。
9月(yue)1日(ri),《每(mei)日(ri)經濟新聞》記者從接(jie)近(jin)華僑城人士(shi)獲悉,吳秉琪已(yi)“空降”華僑城管理層,不(bu)過(guo)目前(qian)還在(zai)等國資委(wei)的(de)正(zheng)式通知,所以尚未發布(bu)相關(guan)公告(gao)。
目(mu)前擔任華(hua)僑城董(dong)事(shi)長(chang)的(de)(de)張振高出生于(yu)1962年(nian)(nian),今年(nian)(nian)63歲。按照相關規定,大型央企“一把(ba)手(shou)”的(de)(de)退(tui)休年(nian)(nian)齡為60周歲,可(ke)視情況放寬至63周歲。換言(yan)之,張振高預計(ji)最遲會在(zai)2025年(nian)(nian)退(tui)休。
從中國建筑“空降”華僑城
吳秉琪“空(kong)降”華(hua)僑(qiao)城,這一(yi)人事變動不(bu)僅意味著(zhu)其個人職業生(sheng)涯的又一(yi)次重(zhong)要轉變,而且與(yu)華(hua)僑(qiao)城當前關鍵的管理(li)層新老交替節點高(gao)度契(qi)合(he)。
據(ju)華僑城(cheng)官網,目前(qian)華僑城(cheng)董(dong)事會(hui)成員包括張振高、劉鳳喜、劉家(jia)強、唐志宏、傅卓洋、朱澤和金(jin)陽(yang)。
每經記者注意到,在上述(shu)華(hua)僑城管理(li)層中,除劉(liu)鳳喜出生于1971年外,其(qi)他管理(li)層多為“60后”。
而(er)從吳秉琪的個人履歷來看,其職業生涯堪稱央(yang)企職業經理人成(cheng)長(chang)范(fan)本。
吳秉琪(qi)1993年加入華(hua)潤集團,從基層起(qi)步,在華(hua)潤物(wu)業、華(hua)潤營造等(deng)平臺(tai)積累了扎(zha)實的實操經(jing)驗。2007年進入華(hua)潤置地后,吳秉琪(qi)迎來快(kuai)速上升期。
2019年是吳秉琪職業生涯的重(zhong)要轉(zhuan)折點,他躋身華潤(run)置地核心管理層(ceng),擔任(ren)執行董事。
2021年調任(ren)華(hua)北(bei)(bei)大區(qu)董事(shi)長后(hou),吳秉琪(qi)的(de)經營才能進一步顯現。他(ta)推動(dong)區(qu)域營業(ye)額同比增長21.44%至約409億(yi)元,還帶(dai)領(ling)華(hua)潤置地在北(bei)(bei)京(jing)市場(chang)實現突破,2022年以413億(yi)元銷(xiao)售額躋身(shen)北(bei)(bei)京(jing)房(fang)企(qi)銷(xiao)售前三(san)名。
憑借(jie)出色業(ye)績,吳秉琪于2022年7月升任華潤置地總(zong)裁,成為這家“千億房企”的操盤手。
2023年9月,吳秉(bing)琪(qi)加盟中國(guo)建(jian)筑(zhu)集團有(you)限(xian)公司,任副總經理,同時擔(dan)任中國(guo)建(jian)筑(zhu)副總裁,負責地產業(ye)務(wu)整合。
來源:中國建筑官網
從華(hua)潤置地到(dao)中國建(jian)筑,再到(dao)如今(jin)的(de)華(hua)僑(qiao)城,吳秉琪的(de)職業生涯基本緊(jin)扣央企改革(ge)脈(mo)絡(luo)。
張振高今年達退休年齡
除了(le)新(xin)的管(guan)理層,對華僑城來說,董事長人(ren)選也備受關注。
來源:華僑城官網
張振高(gao)自2022年(nian)接(jie)任華(hua)僑城董(dong)事(shi)長以(yi)來,一直在推動公(gong)司轉型。
他提出構(gou)建旅游業(ye)務“兩核三維多點”新發展格(ge)局,以主題公園和自然人文景區(qu)為(wei)核心,以旅游科技(ji)、酒店、特(te)色商業(ye)為(wei)支撐,在全國布局標桿項目。這一戰略在深圳(zhen)華僑城旅游度假區(qu)升級、東莞松山湖文化藝(yi)術街(jie)區(qu)等項目中(zhong)得以充分體現。
而在資(zi)產(chan)運營層面,張振(zhen)高主(zhu)導(dao)了華(hua)僑城(cheng)的“輕裝上(shang)陣”計劃。通過華(hua)僑城(cheng)(亞洲)平臺,集團近年來出售了上(shang)海、西安等(deng)地(di)多個項目股權和五星級酒(jiu)店資(zi)產(chan),累計處理超過30家子公司及(ji)其債權,在一定程(cheng)度上(shang)降低了企業(ye)總負(fu)債額。
可供參考的數據是,從(cong)2022年(nian)(nian)底到2025年(nian)(nian)上半年(nian)(nian),華僑城(cheng)的負債總額(e)從(cong)2923億(yi)元(yuan)降(jiang)(jiang)至2411億(yi)元(yuan),資產(chan)總額(e)從(cong)3929億(yi)元(yuan)降(jiang)(jiang)至3127億(yi)元(yuan)。
同時(shi),截至今(jin)年(nian)上半年(nian)末,華僑城經營活(huo)動產(chan)生的現金流量凈額(e)(e)為25.55億元,已實現連(lian)續4個季度凈額(e)(e)為正。
此(ci)次吳秉(bing)琪“空降”,可以說與(yu)(yu)華僑城的轉型需求高度契合,他在(zai)華潤時期積累的文旅綜合體開發經驗,與(yu)(yu)華僑城“文旅+地(di)產”模式較為(wei)匹(pi)配。
此外,華僑(qiao)城正(zheng)推進“精(jing)品(pin)開發+資產運營”轉型,這與吳秉琪擅長的“高(gao)效開發+品(pin)質運營”模式不(bu)謀而(er)合。
而對華(hua)僑城來(lai)說,面對文(wen)旅項目(mu)重投(tou)入與住(zhu)宅銷售回款放緩(huan)的(de)雙重挑(tiao)戰,吳秉琪(qi)的(de)加入,是否(fou)能給(gei)華(hua)僑城帶來(lai)新的(de)協同(tong)優勢,書寫(xie)“老樹新枝”的(de)轉型故(gu)事?
記(ji)者|陳(chen)榮浩
編輯|陳(chen)柯名 陳(chen)夢妤 易啟江
校對|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ke)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
歡(huan)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