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25-10-03 19:04:08
每(mei)經編輯|金(jin)冥(ming)羽
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媒“政客新聞網”報道,今年美國(guo)農業迎來豐收(shou),但美國(guo)農民卻(que)普遍(bian)情(qing)緒(xu)低落(luo)。根據(ju)普渡大學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ji)團聯(lian)合發布的農(nong)業經濟晴雨(yu)表,美(mei)國(guo)農(nong)民情緒指數在七(qi)月和八月連(lian)續下(xia)跌。隨(sui)著農作物到了(le)收獲時節卻無法賣出,美國農民越來越悲觀。
“政客新聞網”指出,雖然今年農業產(chan)量創紀錄,但農民可(ke)能無處出售農產(chan)品(pin),“農民對特朗普(政府)的忠誠即將接受考驗”。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也說,美國今年大豆滿倉、但價格下跌,農民難以維持生計。“美國頭號出口農產品的海外銷售量驟降,給美農造成‘毀滅性’打擊。”
美國農業(ye)從(cong)業(ye)者遭“毀(hui)滅性打擊”
據中國日報綜合美國媒體報道,如果現在和美國的農業從業者聊一聊,他們會說現在的日子并不好過。受到美國政府(fu)關(guan)稅政策的影響,運(yun)營成本上(shang)漲、大宗商品價格低迷以(yi)及(ji)市場萎縮等多重因素疊(die)加,給美國農業(ye)及(ji)相關(guan)產(chan)業(ye)造成了(le)毀滅性打擊。
據悉,由于作物價(jia)格暴跌,美國農(nong)業(ye)從業(ye)者正竭盡全力維持生(sheng)計,甚至不(bu)惜賣掉設備(bei)。位于艾(ai)奧瓦(wa)州草莓鎮(Strawberry Point)的喬(qiao)爾(er)拖(tuo)拉機公司今(jin)年委托拍(pai)賣的農(nong)業(ye)機械數(shu)量增加了30%,為(wei)了維持這些老舊設備(bei)的運轉,公司已經(jing)忙得不(bu)可開交(jiao)。
另一方(fang)面,新設(she)備的(de)成本也(ye)因關稅在增加。全美最大的(de)農機制造商約翰迪(di)爾(er)公(gong)司(si)表示,美國政府(fu)對鋼鐵和鋁征收(shou)關稅的(de)做法在今(jin)年(nian)已經(jing)讓(rang)公(gong)司(si)遭受了(le)6億美元(yuan)的(de)損(sun)失。過去兩年(nian)來,公(gong)司(si)不得不裁員(yuan)2500人。
盡管特朗普(pu)政府曾表示將對農業從(cong)業者進行(xing)補償,承諾將一(yi)部(bu)分(fen)關(guan)稅收入補貼給他們。然而,在約翰迪(di)爾公(gong)司總部(bu)所在的地區,經濟損(sun)失已波及整個群體(ti)。
美(mei)國(guo)農業部數據顯示,美(mei)國(guo)聯(lian)邦政府2025年(nian)(nian)預計將(jiang)向農民支付(fu)逾(yu)400億美(mei)元補貼,創(chuang)1933年(nian)(nian)以來第二(er)高紀錄。這(zhe)筆接(jie)近歷史峰值的補貼資(zi)金(jin),將(jiang)主要源于國(guo)會去年(nian)(nian)12月通過的臨時性災難救助與經濟援助計劃。
美國農民失去(qu)數十(shi)年(nian)心血開拓的市場
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籍眾議院農業委員會主席格倫·湯普森表示:“(美國)農民正經歷我一生中最為艱難的經濟時期。”他(ta)強調援助需(xu)求日益迫(po)切,希望今年晚些時候通(tong)過農業支(zhi)出方案提供(gong)部分支(zhi)持。
議(yi)員們雖未明確援助(zhu)規(gui)模,但表示其將超過特(te)朗普首個(ge)任(ren)期(qi)的230億(yi)美元。
據密蘇(su)里大學食品與農業政策研究(jiu)所預測,受政府補貼減少(shao)及(ji)農產品價(jia)格低迷影響,2026年(nian)美國農業凈收入可(ke)能下降逾300億美元。
農(nong)業委員(yuan)(yuan)會首席(xi)民主黨議員(yuan)(yuan)安吉(ji)·克雷格(ge)將農(nong)業凈(jing)收入(ru)的減少,歸咎于特朗(lang)普(pu)的關稅政策(ce)和經濟政策(ce)。
這位明尼蘇達州議員表示:“我們失去了農民數十年心血開拓的市場,而總統仍在持續發動貿易戰。政府必須采取行動,終結農業地區的混亂局面。”
據此前報道,美(mei)國(guo)(guo)大(da)豆協(xie)會主席凱萊(lai)布·拉格蘭(lan)(lan)在接受采(cai)訪時再次發出(chu)警告稱,美(mei)國(guo)(guo)農業(ye)正面(mian)臨危機(ji)。拉格蘭(lan)(lan)表示,美(mei)國(guo)(guo)大(da)豆迎來收獲(huo)季,但(dan)歷來是最大(da)買家的(de)中國(guo)(guo)卻未(wei)下達任何訂單,豆農面(mian)臨的(de)“形勢極其嚴峻”。
“天時”輸(shu)給“人(ren)禍”
普渡(du)大學商業農業中心的主任邁克(ke)爾·蘭格米爾說(shuo):“我(wo)認(ren)為農民們明白,今(jin)年無論如何(he)也(ye)不(bu)(bu)會是(shi)好年景(jing)。”大豐收的年份卻不(bu)(bu)是(shi)好年景(jing),越臨近收獲(huo)季農民卻越悲觀,美國各界普遍認(ren)為,是(shi)關稅戰造成了這一(yi)矛盾。
多家美媒稱,關稅戰對美國農民的傷害是全方位的,從播種到賣糧。美(mei)國(guo)的(de)農(nong)(nong)業機械和化肥(fei)大(da)(da)量(liang)(liang)(liang)依賴(lai)進(jin)口,白宮的(de)關(guan)稅戰使(shi)得(de)在美(mei)國(guo)種地的(de)成本大(da)(da)幅上升(sheng)。美(mei)國(guo)農(nong)(nong)業又(you)非常依賴(lai)國(guo)際市場,比如大(da)(da)豆出口量(liang)(liang)(liang)占總產(chan)量(liang)(liang)(liang)的(de)約一半(ban),關(guan)稅戰破壞國(guo)際貿易,使(shi)美(mei)國(guo)農(nong)(nong)產(chan)品出口競爭力顯著下(xia)降(jiang),進(jin)而導致農(nong)(nong)產(chan)品價(jia)格暴跌。
也就是說,由于關稅戰的破壞性,在收獲創紀錄的農產品之前,美國農民今年的支出先創了紀錄;在收獲農作物之后,美國農民能賣出的價又比之前低。
密蘇里州共(gong)和黨(dang)眾(zhong)議員(yuan)馬克(ke)·阿爾福(fu)德承認,盡管他選區內的(de)農(nong)民“將擁(yong)有歷史(shi)上最多(duo)的(de)玉米(mi)作物之一,但(dan)由于投入(ru)成本如此之高,而商(shang)品價格如此之低,許(xu)多(duo)農(nong)民只是在(zai)勉強維持。”
“我們現在時間緊迫,”明尼蘇達州大豆種植者協會主席、家里四代務農的達林·約翰遜(Darin Johnson)焦急萬分:“即使我們最終(與中國)達成協議,也趕不上今年的收獲季了。”約翰遜稱,他們正面臨“大豆過剩”,其影響可(ke)能是(shi)“毀滅(mie)性的(de)”。
堪薩(sa)斯(si)農民(min)聯盟負責人尼(ni)克·萊文多夫斯(si)基(ji)告(gao)訴(su)當地媒體:“農民(min)正處于崩(beng)潰的邊緣(yuan),本屆政府(fu)卻說,‘再等(deng)(deng)(deng)等(deng)(deng)(deng)吧’。農民(min)沒(mei)時間等(deng)(deng)(deng)待(dai)。農民(min)需要白宮、美國農業部、貿易代表辦(ban)公(gong)室和國會立即采取行動(dong)。”
趁美國打(da)貿易戰坑自(zi)己
其他國家免稅搶占市場
往年,美(mei)(mei)國(guo)(guo)(guo)一度有超過(guo)一半的(de)大(da)豆出(chu)口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但今年5月以來,中(zhong)(zhong)方(fang)沒有購(gou)買過(guo)任何(he)美(mei)(mei)國(guo)(guo)(guo)大(da)豆。英國(guo)(guo)(guo)《經濟學人(ren)》查閱(yue)了美(mei)(mei)國(guo)(guo)(guo)可追溯至1998年的(de)官(guan)方(fang)記錄,發現(xian)這是近30年來首次出(chu)現(xian)中(zhong)(zhong)方(fang)沒有采購(gou)任何(he)美(mei)(mei)國(guo)(guo)(guo)大(da)豆的(de)情(qing)況。
美國大豆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8年之前的7年,美國(guo)生(sheng)產的大(da)豆平均有28%出口(kou)到中國(guo),占同期美國(guo)大(da)豆出口(kou)總量60%。在2023至(zhi)2024市場(chang)年(nian)(nian)度(du)(2023年(nian)(nian)9月(yue)1日至(zhi)2024年(nian)(nian)8月(yue)31日),美國(guo)向中(zhong)國(guo)出口近2500萬噸(dun)大(da)豆(dou),遠超向第二(er)大(da)市場歐盟出口的490萬噸(dun)。
白(bai)宮犧牲(sheng)農(nong)民(min)利益大打(da)關稅戰(zhan)的同時,其他農(nong)產品(pin)出(chu)口國則趁機搶(qiang)占美國的市場份額。2025年7月(yue),巴(ba)西(xi)出(chu)臺政(zheng)策建立(li)專屬大豆供應鏈,鼓勵農(nong)民(min)通過定制(zhi)品(pin)種和(he)流程增加對華出(chu)口份額。9月(yue)22日,阿根廷宣布(bu)大豆、豆粕等農(nong)產品(pin)出(chu)口稅歸(gui)零。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30日報道,阿根廷大豆出口訂單9月飆升至7年高位,原因是中國進口商在阿根廷出口稅短期暫停期間購買了數百萬噸大豆,其近期需求的一半以上來自南美。大豆以及豆油和豆粕的出口稅曾分別高達26%和24.5%,如今已降為零,導致宣布(bu)的后的短短兩天(tian)內銷售額就達到(dao)70億美元(yuan)。
另據參考消息援引外媒10月3日報道,中國與巴西(xi)將首次聯手創(chuang)建(jian)投資基金。彭博社(she)2日引述(shu)一份聲明報道稱(cheng),巴西國(guo)家經(jing)濟社(she)會發(fa)展(zhan)銀行(xing)(xing)與中國(guo)進(jin)出口銀行(xing)(xing)同意聯手創建基(ji)金,用(yong)于投資能源轉(zhuan)型、基礎設(she)施、礦產、農業和人工智能等(deng)領域。根據聲明(ming),這項新的(de)投(tou)資(zi)基金將(jiang)投(tou)資(zi)巴西(xi)債券和股權。巴西(xi)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xing)與(yu)中國進出口銀行(xing)已簽(qian)署新設基金合作相(xiang)關文(wen)件。
白宮開(kai)出兩張“空頭支票”
美(mei)國農民:我們要(yao)的(de)是市場
“政(zheng)客新聞網”稱(cheng),美(mei)國(guo)(guo)豆(dou)農為此次中(zhong)國(guo)(guo)新一輪“停(ting)購”所(suo)付出的代(dai)價尤為沉重,因(yin)為他們至(zhi)今未能完全從特朗(lang)普第一任期貿易(yi)戰對(dui)其進入中(zhong)國(guo)(guo)市場的沖擊中(zhong)恢(hui)復過來。當時,中(zhong)國(guo)(guo)市場約占(zhan)美(mei)國(guo)(guo)大(da)豆(dou)出口的六成。
報道稱,美(mei)國伊利諾伊州(zhou)、艾奧瓦州(zhou)、明(ming)尼蘇達(da)州(zhou)、內布拉斯加州(zhou)和印第(di)安納州(zhou)等中西(xi)部大豆主產區,正是(shi)共和黨在(zai)明(ming)年國會中期選舉(ju)前的重要政治(zhi)票倉。
△美(mei)國大(da)豆價格(ge)走勢圖
“政(zheng)(zheng)客新聞網”表示(shi),中方的策略似乎正在奏效,之前大(da)力支持特朗普的農(nong)業(ye)游(you)說(shuo)團體紛紛向白宮(gong)抱怨,稱其關稅政(zheng)(zheng)策是中國(guo)拒絕美國(guo)農(nong)產品(pin)的“罪魁禍首(shou)”,農(nong)民的抗議也(ye)此(ci)起彼伏。
為安撫他們,白宮對農(nong)民承諾了(le)兩項:在(zai)與別國(guo)貿易協定中強制他國(guo)購(gou)買美國(guo)農(nong)產品;給本(ben)國(guo)農(nong)民發(fa)補貼。但據“政客新(xin)聞網”的分析,這兩條承諾都沒有(you)兌現。
以美(mei)國和日(ri)本(ben)的貿易協(xie)(xie)議為例,美(mei)國要求日(ri)本(ben)每年從(cong)美(mei)購買(mai)(mai)80億(yi)美(mei)元(yuan)的農(nong)產品,但(dan)根據(ju)農(nong)業部收集的數據(ju),這一數字甚至(zhi)低于2020年至(zhi)2024年期間日(ri)本(ben)平均每年從(cong)美(mei)國購買(mai)(mai)143億(yi)美(mei)元(yuan)農(nong)產品的水平。先不說(shuo)協(xie)(xie)議能執(zhi)行多久,落實多少,就算日(ri)本(ben)完(wan)全(quan)照辦,買(mai)(mai)的也還是比(bi)之前沒協(xie)(xie)議時候少。
農業(ye)補貼同樣成了(le)“空(kong)頭(tou)支票”。共和黨人試圖在“大而(er)美(mei)法案”中以(yi)削減美(mei)國公(gong)民(min)營養補貼為代價,向農民(min)提供600億美(mei)元援(yuan)助(zhu),但這些(xie)補貼就算能發出來,也(ye)得是下個作物(wu)年的事了(le)。
堪薩斯參議員杰瑞·莫蘭直言:“我沒看到有任何證據表明政府有提供直接經濟援助的提議。”他還說,“農民們一直告訴我,他們想要的是市場,而不是補償。我們要市場。”
編輯|金冥羽 杜恒峰
校對|陳旭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wen)綜(zong)合自央(yang)視新聞(wen)、中國日報(bao)網(wang)、財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zuo)品(pin)出現在本站(zhan),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