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觀察 2025-10-27 19:51:19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全省各地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將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納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中,并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一系列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這引發了在川企業和科技川軍的思考,大家立足自身特點優勢,自覺對標對表,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謀劃四川未來發展方向。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部署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這些關鍵詞點燃了我省重點企業、重點產業鏈工作者的熱情。

東方電機水輪機裝配特級技師 崔興國:我深刻認識到,實體經濟是國家的立身之本,而建設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則是鞏固這一根基、提升發展質量的戰略支撐。對于我們而言,這意味著必須堅守主責主業,將發展的著力點牢牢錨定在實體經濟的沃土上。

四川綿陽工業園重點產業鏈工作專班負責人 魏趙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綿陽市涪城區已形成了涵蓋火箭發動機制造、試車和衛星研發、數據應用等的特色產業鏈。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中國(綿陽)科技城的科研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壯大航天產業。

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部署中,全會提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這樣的表述,引發了四川科技工作者的共鳴。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天府絳溪實驗室量子中心主任 周強:在我看來,這是黨中央再一次吹響了帶領中國人民向“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進軍的號角。同時,也再一次旗幟鮮明地向世界表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始終把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置于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

四川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支部書記 陳傳波:全會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重要目標,高度符合我省從科教大省向科技強省跨越的現實需求,將推動我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全會還提出,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大家立足自身崗位,對標對表,錨定未來發展方向。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青年科技工作者 鄭雪:特別是提到了“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的方向。接下來,我們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攻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計劃在2027年開展聚變燃燒實驗,為我國掌握核聚變關鍵技術提供重要支撐。

四川天府新區科學技術局創新平臺和項目管理處負責人 張繼晨:這一部署就是通過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打破關鍵領域技術瓶頸,賦能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堅持創新策源攻堅、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產深度融合,讓天府新區的創新策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產業發展動能。

綿陽創明智能電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田秀君: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儲能技術創新與智能化產線升級,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綠色能源解決方案落地,強化產學研協同,以高標準質量體系支撐技術能力提升,為現代化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