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19:36:13
10月25日,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聯合近百家區域醫療機構成立華西心肌病聯盟,聚焦心肌病尤其是HCM的診療難點,構建精準診療與多院協作新體系。聯盟核心是建立“精準高效的雙向轉診”機制,依托“專病聯盟”實現醫生點對點協作。該聯盟定位學術協作,無行政約束,是一個開放性非營利組織。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陳旭
心肌病是一類嚴重的心臟疾病,會直接損害心肌的結構與功能,對患者造成沉重的疾病負擔。其中,肥厚型心肌病(下稱“HCM”)更是猝死、心衰、血栓栓塞背后的“隱藏殺手”。
當前,HCM面臨隱匿性強、疾病負擔重、診療水平參差不齊等多重挑戰,亟需推動診療能力的系統化提升和服務水平的優化,構建多方協同、共管共治的診療新格局。近年來,我國也掀起了心肌病專科門診與綜合診療中心建設的熱潮。
在這一背景下,10月25日,為提升區域內心肌病患者轉診效率、強化基層學術交流能力,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聯合近100家區域醫療機構在成都成立了華西心肌病聯盟(下稱“心肌病聯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聯盟聚焦心肌病,尤其是HCM的診療難點,以“規范化診療能力升級+區域協同”構建起覆蓋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的心肌病精準診療與多院協作新體系,為心肌病患者打造全周期的診療保障。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張慶教授對每經記者表示,許多心肌病,尤其是HCM患者往往對疾病的早期表現重視不夠。比如有活動后的胸痛、頭暈,體檢發現心電圖的異常,有家族史等現象,直到出現呼吸困難、水腫、暈厥等嚴重的臨床癥狀才進行針對性檢查。“心肌病患者的猝死風險明顯高于普通健康人群,因此,針對疑似患者進行及時且精準的診斷顯得尤為重要,或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錯失最佳干預時機而釀成的悲劇。”張慶說。

受訪者供圖
每經記者了解到,國家級的臨床診療指南和體系建設是一個嚴謹、科學的流程。它由衛健委等主管部門委托,由中華醫學會等權威學術組織牽頭,組織全國專家進行系統性的文獻回顧、證據評估和共識討論后制定發布。這一過程確保了指南的權威性和普適性,但同時也可能面臨周期較長的情況,并且難以覆蓋所有細分疾病領域的具體實施細節。
因此,面對像HCM這樣復雜且快速發展的疾病領域,等待一個全面細致的國家級實施體系可能會錯失寶貴的臨床時機。此時,頂尖醫療機構主動作為,便成為填補空白、推動實踐的必然選擇。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玉成教授對每經記者表示:“此次成立的心肌病聯盟核心是建立一套‘精準高效的雙向轉診’機制,不同于普通的院際轉診,而是依托‘專病聯盟’實現醫生間點對點的協作,并設立專門協調員,使轉診路徑更清晰、高效。既能保障患者獲得‘需轉能轉、轉后能接、接住能治,治后能管’的全病程管理,又可以進一步縮小區域診療差距,讓更多患者在本地即可享受與華西同質的醫療服務。”
其實,這種模式在華西醫院已有成功先例。例如,該院早已通過成立“華西醫院心內科學科聯盟”等形式,與省內超過80家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旨在推動分級診療和基層幫扶。同時,其成熟的多學科聯合門診(MDT)模式,也為處理復雜疾病提供了組織保障。這些已有的協作網絡和組織經驗,為心肌病中心區域聯盟的落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一個普遍的疑問是:專病診療體系和規范通常由衛健委等行政機構自上而下地建立,作為一家區域性醫院,華西醫院如何能夠構建一個被廣泛認可的診療體系?
對此,陳玉成教授對每經記者表示,本次成立的心肌病聯盟,更多的是一種偏學術協作和合作的組織,是作為該領域專家之間自發成立的一個聯合體,該聯盟目前未依托衛健委醫政司,也未被賦予法律效力。
“這更多是一種民間組織的性質,是以學術交流和培訓教育為主。所以我們并不會說因為這個聯盟去約束下面的醫院,不是某些醫院加入聯盟才能做,不加入就不能做。”陳玉成對記者表示,該心肌病聯盟是一個開放性的非營利性組織,是公益性的、支持資源共享的。“目前聯盟內有97家單位,但在聯盟之外,甚至(四川)省外(的醫院),我們也歡迎(其他單位的)加入,不是排他的。”陳玉成稱。
張慶也向每經記者補充道:“在基層醫生培訓和學術交流方面,聯盟秉承‘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到基層巡講和來華西參加實操工作坊等活動,重點提升基層醫生對心肌病的識別能力和規范診療水平;同時,幫助聯盟醫院建立自己的心肌病診療團隊,形成‘華西賦能、基層落地’的常態化協作模式。”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