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9:03:36
近期召開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多次釋放資本市場改革強音。中國證監會表示將持續推動北交所高質量發展,北京市也發布多項政策助力打造金融發展高地。北交所董事長魯頌賓介紹,北交所將持續推進指數體系建設,加快推出北證50ETF,研究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不斷提升投資交易便捷性。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文多
10月3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北證50指數開盤延續上漲態勢,盤中一度漲超2%,但午后回落。前一日,北證50指數大漲8.41%,這也是其年內第三大單日漲幅,當天單日成交額逼近350億元。
消息面上,近期召開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多次釋放資本市場改革強音。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中國證監會將持續推動北交所高質量發展,繼續把北京作為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與此同時,北京市密集發布有關助力并購重組、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方面的利好政策,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的金融體系,全力打造金融發展高地。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10月30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北京市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定位形成了緊密的聯動,這些措施共同致力于提升北交所的市場活力、服務深度和投資價值。
今年以來,伴隨A股行情持續回暖,北證50指數亦震蕩上行。截至10月30日收盤,北證50指數年內漲幅近50%。
市場活躍度的提升,與近期政策面的持續發力密切相關。
10月29日,北交所董事長魯頌賓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期間表示,北交所將優化產品制度供給,持續推進指數體系建設,加快推出北證50ETF,研究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不斷提升投資交易便捷性。
這一系列優化計劃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在強勢行情背后,更重要的是北交所成立4年多來積累的制度性成果。
張海冰表示,北交所在國內資本市場中的核心定位是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四年多來,北交所在助力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同時,初步探索出了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初創科技企業發展的可行道路,探索了初創型、成長型、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審核、監管規律,探索了從區域資本市場到新三板再到北交所的轉板通道。對這些制度層面的探索成果,張海冰認為是“更為重要和寶貴的”。
數據顯示,北交所現有上市公司中,中小企業占比超八成,民營企業占比近九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一半。
同時,魯頌賓介紹,北交所主動引導各方貫徹普惠金融理念,九成以上上市公司進行分紅,市場合格投資者總數近950萬戶,公募、創投、QFII等積極參與,努力打造企業愿意來、中介愿意參與、投資者愿意投的良好局面。
面向“十五五”,北交所提出將重點完善市場功能,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
張海冰強調,北交所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時期。他就此進一步分析說,北交所的走向并非由單一因素決定,而是由中國科創實力提升、宏觀和行業政策支持、交易所制度迭代、各層級市場間協同以及中長期資金共同作用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9日,北京也發布了多項重量級政策。
其中,《北京市關于助力并購重組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19條措施,聚焦首都功能定位靶向發力,將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聚集,通過并購重組加大產業整合力度。同時,《北京市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實施意見》也結合北京地區發展實際和資源稟賦,提出了一系列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新舉措。
上述新政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定位形成了緊密聯動。張海冰就此解析道,例如推動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并推動樹立長期業績導向,就將為北交所帶來穩定的增量資金,改善流動性,提升市場吸引力,支持上市公司長期發展。
“歸結起來,就是北京市通過優化規則和引入資金來改善市場環境;而北交所則通過夯實企業基礎和完善市場功能來提升內在價值。”張海冰說。
張海冰認為,北交所后續改革中最值得期待的地方包括:一是上市標準體系的優化,最重要的是務實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業上市標準,這能夠真正服務有前途、需要資本市場支持的科創黑馬企業;二是打通三、四板對接機制,深化多層次市場間的協同,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貢獻“北京樣本”。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夢妤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