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07:29:01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廖丹
丨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丨
NO.1 黃仁勛現身臺積電,要求增加芯片供應
近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出席臺積電運動會。黃仁勛表示,由于人工智能(AI)需求依然強勁,他已向臺積電要求增加芯片供應。他還透露,英偉達的三家AI存儲芯片供應商——SK海力士、三星電子和美光科技——都已提升了“巨大的產能”以支持英偉達。值得關注的是,英偉達此前已經表示,Rubin GPU(英偉達芯片)預計將在2026年第三季度左右甚至更早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
點評:當前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導致了高端芯片供需關系的持續緊繃。黃仁勛要求臺積電增加供應,既凸顯了兩家科技巨頭的深度綁定,也折射出AI算力需求仍處于爆發性增長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的供應鏈布局顯現出系統化特征——從臺積電的先進制程代工到三大存儲芯片巨頭的產能協同,整個半導體產業鏈正被AI浪潮重塑。存儲廠商提前部署“巨大產能”,表明行業對AI發展前景形成強烈共識。
NO.2 螞蟻集團已部署萬卡規模國產算力集群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前沿人工智能模型論壇上,螞蟻集團平臺技術事業群總裁駱驥透露,在算力方面,螞蟻已部署萬卡規模的國產算力集群,適配自研與各主流開源模型,訓練任務穩定性超過98%,訓練與推理性能可媲美國際算力集群,并全面應用于安全風控領域的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服務。
點評:螞蟻集團公布其萬卡規模國產算力集群進展,背后是“國產算力”正實現關鍵替代的現狀。而“訓練任務穩定性超過98%”與性能媲美國際算力集群,則證明國產算力已從“可用”邁向“好用”,具備了支撐大規模、高強度商業應用的能力。
NO.3 中國6G專利申請量已達全球第一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牽頭編撰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和《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正式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的數據顯示,我國6G專利申請量約占全球的40.3%,位居全球第一。6G技術加速驗證和產業化,成功研發并展示全球首個面向6G的內生智能通信系統。腦機接口技術快速發展,2024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已達32億元,年增長率為18.8%。
點評:一年來,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突破,算力基礎設施不斷升級。大模型從“重訓練”轉向“重推理”,推理效率得到顯著提升。我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最大擁有國。不過,人工智能在推動社會生產力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帶來新型風險挑戰,人工智能監管治理仍是全球網絡空間國際治理核心議題,需在尊重主權和發展利益基礎上加強交流合作,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持續地造福人類。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