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23:23:00
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深入實施“兩重”建設有關工作,部署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政策措施。會議指出,要把“兩重”建設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謀劃和推進,牢牢把握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強化部門協同,注重軟硬結合,推動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重點領域安全能力穩步提升。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文多
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深入實施“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有關工作,部署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政策措施,聽取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情況的匯報,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修訂草案)》,審議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指出,要把“兩重”建設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謀劃和推進,牢牢把握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強化部門協同,注重軟硬結合,推動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重點領域安全能力穩步提升。要優化項目審核,更加注重創新要素投入、無形資產投資,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要健全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嚴格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同步做好資產管理、后續運維等工作。要合理安排項目建設與資金撥付節奏,強化項目和資金匹配,積極撬動超長期貸款、政策性金融等資金,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放大“兩重”建設效應。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兩重”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在“十五五”期間全局推進“兩重”建設,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促進中國經濟質量提高具備重要意義。
就“兩重”建設對未來五年經濟發展的意義,盤和林表示,“兩重”建設一方面是通過政府和企業投資拉動中國經濟,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是通過與新技術融合、配套,客觀上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兩重”建設是“十五五”期間中國經濟規模和質量提升的關鍵驅動。
那么,“十五五”期間應如何高質量推進“兩重”建設工作?
盤和林認為,首先要強化統籌協調,調動各部門人力物力,集中資源推動“兩重”建設;其次要軟硬結合,在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硬實力投入的同時,也要重視基礎科研和新技術、制度建設這兩方面軟實力的培育;另外,仍要聚焦重點領域補短板,比如注重科技創新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到項目和需求的精準匹配,讓項目實現更好的運營效果。
會議指出,增強供需適配性是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暢通經濟循環的有效舉措。要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以優質供給更好滿足多元需求,實現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加快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強化人工智能融合賦能,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發新產品和增值服務,持續拓展新的消費增量。要積極支持企業擴大特色、高品質消費品供給,加快安全、性能、綠色等標準更新升級,完善認證體系。要圍繞細分市場精準匹配不同人群需求,發展一批柔性制造工廠,推動生產高效響應消費者個性化需要。要培育消費新場景新業態,豐富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盤和林表示,當前拉動內需是我國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而現實中,主要有兩個問題制約我國消費增長:
第一是普通人購買力不足,生活壓力大,收入增長不夠快。對于這部分消費者來說,提振消費的根本在于提高收入。
第二是財富凈值較高的人群有購買力,但缺乏優質消費項目。對于這類消費者,要創造消費需求,通過創新、個性化生產和定制化生產,讓這部分消費者有消費需求,進而提振內需消費。
會議指出,一年多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有力推進各項任務落實,教育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要接續奮進,久久為功,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協調機制,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培養更多國家急需的創新人才。要著力解決教育領域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適應學齡人口變化,統籌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和優化布局,不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修訂草案)》,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會議指出,要依法加強商標管理和保護,充分發揮商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會議審議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5901923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