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19-04-30 23:54:49
每經記者|向(xiang)三多(duo) 每經編(bian)輯|師安鵬
▲ 魏(wei)建鋒 圖片來源:政府官網
空缺3個月(yue)的渭南一把手,終于迎來新面孔。
粉巷君(ID:nbdfxcj)獲悉,“學霸”官員魏建鋒,已接掌市委書記。在此之前,其(qi)身份(fen)是陜西省委(wei)副(fu)秘(mi)書長、省委(wei)軍(jun)民融(rong)合辦常務副(fu)主任。
在公眾印象里,渭南的經濟發展,這些年是比較低調的。
話說回來,哪(na)有無緣無故的(de)低調(diao)!很(hen)大程度上,跟它的(de)工業基(ji)礎(chu)薄弱有關系。如果你要(yao)問,為(wei)什(shen)么(me)薄弱?那可能還涉及某(mou)些歷史因素(su)……
總而言之,渭南這個“家”,不好當!
當(dang)然,西渭融(rong)合發展,已(yi)被視為秦(qin)東(dong)崛起(qi)的大好機(ji)會,尤其(qi)關中平原城市群的語境下——接下來,且看這位新舵手如何破局?
區域經濟(ji)發(fa)展是個系統性工程。
具體到渭南而言,諸如(ru)城(cheng)鎮化進程、能源經濟結構調整、環(huan)保綜合治理、中心城(cheng)市輻射能級等等,均(jun)面臨(lin)著不小的壓力。
但如果要抓主要矛盾,工業基礎薄弱這個點不得不說。
2018年數據(ju)顯示,渭南(nan)生產總值1767.71億(yi),省內排(pai)名(ming)第5。
看似(si)差強人(ren)(ren)意,但你要(yao)知道,在陜西(xi)各地市里,渭南是僅次于西(xi)安(an)的人(ren)(ren)口大市,常住人(ren)(ren)口500多萬(wan),人(ren)(ren)均GDP算下來,直接墊(dian)了底。
為什么會出(chu)現這(zhe)種情況?
拿2018年的幾個關中城市來說,寶雞第二產業增加值是1434億元,咸陽1353億元;相比之下,渭南只有742.28億,且其中非能(neng)源類(lei)工(gong)業不足一半——計劃經濟時期,陜西(xi)四個礦務局(ju),三個在渭南。
俗話說,“工業強(qiang)(qiang)則經(jing)濟(ji)強(qiang)(qiang)”,而這方面,渭南短板實在太明顯。
▲ 圖片來源(yuan):政府官網
當然,渭南也是有委屈的。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de),當年(nian)的(de)三(san)門峽水庫(ku)工程,渭(wei)南起初(chu)是被劃(hua)入(ru)淹沒區的(de)。
這個階段,剛好撞上了(le)國家工業項目大布局的關鍵時期,盡(jin)管(guan)后(hou)來水(shui)庫工程調(diao)整,渭南(nan)被劃(hua)出淹沒區(qu),但受(shou)此(ci)影響,工業起步(bu)便落下了(le)一大截……
一步慢,步步慢。
渭南號稱“陜西(xi)東大(da)門”,但多(duo)年下來(lai),更(geng)多(duo)是以農業大(da)市的(de)形象示人(ren)。
所以說,渭南經濟要破局,首要的是抓好“牛鼻子”——工(gong)業(ye)體量(liang)做大(da)是(shi)一方面(mian),基于(yu)其能源(yuan)化工(gong)占據主導的工(gong)業(ye)結構,轉型(xing)升級,邁向高質量(liang)發展,也(ye)是(shi)同步需要重點(dian)考慮的。
回頭(tou)再來(lai)聊聊魏建鋒的此(ci)番任(ren)命,與渭南(nan)當(dang)前的發展(zhan)局面,如何呼應(ying)?
多位與其有過接觸的人士評價,魏是名副其實的“專業復合型”官員。
公開(kai)履(lv)歷顯示,其18歲從老家河南禹(yu)州(zhou)來到(dao)西安,一路未掩鋒芒,先后在西交(jiao)大和西北(bei)工業大學這兩所(suo)名(ming)校學習工作,從學士(shi)、碩士(shi)再到(dao)博士(shi)……
直至在(zai)交大從事博士(shi)后研究(jiu)工作,一年半(ban)后被評為副教授。
這個階段,魏建鋒將學者(zhe)的身(shen)份,可謂發揮到(dao)了極致。
深耕專業領域,包括后來在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多年任職,再到此番任命前,一段省委軍民融合辦的工作經歷,讓其自帶“高精尖”人設光環。
▲ 調研中的魏建鋒 圖(tu)片(pian)來源:政(zheng)府(fu)官網
再說說魏后來履(lv)職的兩個典(dian)型區域——漢中與楊凌(ling),前者(zhe)在生態(tai)環(huan)保方(fang)面(mian)頗有(you)建樹,后者(zhe)則在高(gao)質(zhi)量發展方(fang)面(mian),始終(zhong)不渝。
對(dui)于此(ci)時(shi)已官至廳(ting)級的魏建鋒而言,這無疑(yi)是寶貴經歷。
近年來,讓高學歷、專業型、有經驗的人才走上關鍵崗位,是陜西官場用人的一大現象。魏建鋒的履新,再次印證了這種導向。
對于(yu)渭南當(dang)前(qian)面臨(lin)的(de)(de)諸多壓力,包括能源經濟結(jie)構調整、環(huan)保綜(zong)合治理、產業高(gao)質量(liang)轉型(2014年就出臺了《關于(yu)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zhan)的(de)(de)意見(jian)》)等等,前(qian)面已經大(da)致做了分析,破局的(de)(de)訴(su)求還(huan)是比較明顯的(de)(de)。
這(zhe)種情形下,連(lian)續讓(rang)高(gao)學歷、專業型、有經驗的(de)官員來(lai)掌舵(duo)渭南(nan),也能(neng)夠看出陜西省層面對(dui)于“東大(da)門”的(de)高(gao)度重視(shi)。
當然,相比于“學霸”標簽,如何主政渭南的未來,可能是公眾更關注的。
一個好的(de)趨勢是,渭南如今主動謀求(qiu)產業轉(zhuan)型,發(fa)力新(xin)(xin)能(neng)源、新(xin)(xin)材(cai)料等領域,成(cheng)果漸顯——問題是,如何追趕(gan)超越,實現能(neng)級的(de)躍變?
眼下,“西渭融合發展”,被視為絕佳契機。
實際上,一些好(hao)的構想已經付諸實施。
例如,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版圖(tu)上,渭南(nan)緊鄰西安(an),相當于次(ci)核心(xin)的(de)地位,借助其人力(li)、土地、交(jiao)通等成本(ben)優勢,非(fei)常有利于推行“西安(an)科研(yan) 渭南(nan)制造”,在做大(da)工業體量(liang)的(de)同時,促進經濟向(xiang)高質量(liang)轉型。
再如,備受關注的“富(fu)閻一體化(hua)”。
2018年8月,西安市印發《關于(yu)支持富閻(yan)一體化(hua)發展的實施方案》。
▲ 圖片來源:攝圖網(wang)
按照該方(fang)案(an),以軍(jun)(jun)民(min)融合和先(xian)進制造為基地為發展目(mu)標(biao)的富閻板塊,到2020年(nian)生產總(zong)值將(jiang)超過500億(yi);到2025年(nian),軍(jun)(jun)民(min)融合產值將(jiang)接近1000億(yi)。
可以(yi)想見,圍繞一體化合作,推進軍民融合,會是今(jin)后持續發力(li)的(de)重點。
實際上,從“富閻一體化”切入,兩市還可以考慮展開更廣泛的融合發展。
例(li)如(ru),國產(chan)大(da)飛機C919試(shi)飛基地已經落戶渭(wei)南,閻良的航空(kong)實(shi)力更(geng)不用細說,渭(wei)南借此打造航空(kong)產(chan)業鏈,也將有(you)諸(zhu)多便利(li)……
回頭審視,關中平原城市群要崛起,渭南的次核心作用必須發揮;而渭南要成為次核心,與西安協同發展,推進軍民融合等高質量產業,或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經。
新官上(shang)任,拭(shi)目(mu)以(yi)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wen)》報社(she)授(shou)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