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9-15 09:40:31
每經網深圳9月15日電(記者 胡廷鴻) 繼去年收購香港至祥置業失敗之后,金地對海外上市融資平臺的興趣依然不減。
今日,金地集團(600383,SH)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輝煌商務有限公司,將斥資16.54億港元購買FCLC持有的在香港上市的新加坡地產公司星獅地產(00535,HK)已發行股本的56.05%股份,交易完成后,輝煌商務將成為星獅地產的控股股東。
這是今年以來,繼招商地產、萬科相繼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之后,又一例內地房企收購案。至此,傳統四大房企萬保招金都將擁有在境外上市融資平臺。
“二進宮”謀港股融資平臺 金地16.54億港元擬收購星獅地產
金地公告稱,這次輝煌商務有限公司將以16.54億港元收購星獅地產共計3,847,509,895股, 約占后者總股本的56.05%,若最終交易達成,輝煌商務將成為星獅地產的控股股東,而金地集團也將成功擁有在香港上市融資平臺。
對于此次收購行為,金地集團方面稱,這是公司加快實現業務國際化步伐的動作之一。此外,再收購完成后,金地集團將納入了星獅地產旗下優質住宅和商業項目,不僅有效助力金地集團一體兩翼戰略的推進,更將持續加深金地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資料顯示,星獅地產注冊地為百慕大群島,是新加坡房地產公司Fraser and Neave, Limited(FCLC)在香港主板上市子公司,主要專注于大中華地區的住宅、商業和商業園項目并從事物業發展、投資及管理。
目前,星獅地產旗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大城市均擁有物業。其中位于上海松江的住宅用地一幅,計容積率面積約74.5萬平米,星獅地產所占權益為54.85%;深圳高新科技園已建成的辦公收租物業共計約14.3萬平米,目前每年租金總計收入約1.2億人民幣,星獅地產所占權益為100%;及北京搜狐大廈部分商業及辦公出租物業,面積共計大約1.5萬平米,每年的租金約3000萬人民幣。
據星獅地產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9月11日,星獅地產2010和2011財務年度收入分別約為13.48億和3.03 億港元,凈利潤分別約為1.94億和2.06億港元,總資產分別約為41.68億和49.34億港元,權益總額分別為23.57億和29.58億港元。
去年六月,金地率先開啟內房企收購港股上市公司的大門,在收購香港地產巨頭劉鑾雄實際控制下的至祥置業擱淺之后,金地一直沒有放棄對其它“殼公司”資源的尋找。
與招商、萬科相比,金地啟動收購香港殼公司的動作時間較早,但推進步伐卻相對較慢。上周,萬科總裁郁亮首次透露了萬科國際化戰略,稱萬科已經成立香港資產管理部門和美國業務推進小組,進一步加快了萬科“走出去”的步伐。
而就在一個月前,金地集團總裁黃俊燦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也暗示,國際化將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探索,將繼續尋求金地集團資本國際化和業務國際化。
話音未落,金地便宣布擬收購星獅地產。而至此,萬保招金四大行業龍頭均已實現在香港擁有上市融資平臺。
金地國際化開啟 香港子公司成重要戰略平臺
金地集團此次收購星獅地產,是繼去年金地收購至祥置業失敗之后又一次嘗試收購香港上市公司。
實際上,在前后兩次收購中,均能發現輝煌商務的影子,而金地實現國際化的步驟也逐漸明晰化。
作為金地集團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的輝煌商務,自從去年收購至祥置業,首次被外界所知,輝煌商務也逐漸成為金地拓展國際化融資渠道的重要戰略平臺。
根據穆迪對金地的評級報告中提及,輝煌商務于1995年在香港成立,最初是香港一家銷售辦事處,向海外客戶銷售金地的房地產項目,其后負責金地部分國內房地產項目。
目前輝煌商務在6個城市有12個項目,土地儲備的建筑面積約為290萬平方米,年度簽約銷售約為30億元。而隨著2011年初宣布金地“一體兩翼”的金融和商業地產戰略規劃,在內地市場融資環境逼迫之下,金地集團開始積極尋求海外融資計劃。
今年的7月19日,金地集團首次成功在海外發行平臺12億人民幣的高息三年期無抵押優先級債券,成為A股地產公司第一個在境外發行公司債的上市公司。金地此次發行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將用于支持輝煌商務的土地收購及運營資本需要。由此,也被多方解讀為金地迫切尋求海外融資渠道,并邁出資本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另一方面,通過觀察金地一系列海外融資動作可以發現,金地今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商業地產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對此,有分析指出,海外融資將為金地的商業地產戰略籌得更多項目資金,并加快金地商業地產板塊推進力度。
而金地公告也顯示,今年1-8月,金地集團累計實現簽約面積155.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5.5%;累計簽約金額182.6億元,同比增加14.5%,并完成今年銷售目標任務50%以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