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10 14:58:45
到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將成為成都第一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成都將建成國際知名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每經編輯|余蕊均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官遠星
2月10日,每經記者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圓成都制造基地項目,在成都高新區正式簽約并舉行開工儀式。該基地將建設中國西南地區首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這也將是格羅方德在中國最大和最先進的晶圓制造基地。
據悉,格羅方德12英寸晶圓成都制造基地項目投資規模將累計超過100億美元,有望加快助推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成都首個上萬億的產業集群,并為成都打造國家先進電子制造基地和世界軟件名城,奮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成都迎來首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
此次落戶成都高新區的格羅方德12英寸晶圓生產基地,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主流CMOS工藝12英寸晶圓生產線,預計2018年底投產;二期建設格羅方德最新的22FDX® 22nm FD-SOI工藝12英寸晶圓生產線,預計2019年第四季度投產。
此外,成都市和格羅方德還將共同推動實施“成都集成電路生態圈行動計劃”,在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從而在整體上形成逾10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
晶圓是最常用的半導體材料,按其直徑分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甚至更大規格。晶圓越大,同一圓片上可生產的IC芯片就越多,但對材料技術和生產技術的要求更高。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最新報告,截至2015年底,12英寸晶圓占據全球晶圓產能的63.1%,預測到2020年該比例將增加至68%。因此,全球晶圓產能到2020年都將延續以12英寸晶圓“稱霸”的態勢。
據了解,格羅方德成都制造基地項目二期將應用的22FDX® 22nm FD-SOI生產工藝是公司最先進技術之一,具有功耗省、綜合成本低等優勢,可廣泛應用于各類移動終端、物聯網、智能設備、汽車電子、5G無線基礎設施等領域,在全球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雄厚基礎和廣闊前景吸引格羅方德入駐
格羅方德首席執行官桑杰·賈(Sanjay Jha)在開工儀式上表示,此次在成都高新區建設的12英寸晶圓成都制造基地項目,將是該公司在中國最大和最先進的12英寸晶圓廠。而之所以選擇成都,與成都雄厚的基礎實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密切相關。
“今天,我們與合作伙伴攜手共進邁出勇敢一步。”桑杰·賈說:“這得益于成都成熟的基礎設施、熟練的勞動力,以及眾多領先技術公司的聚集。成都毫無疑問是這個項目的優秀合作伙伴。隨著我們規模最大的12英寸晶圓廠落戶中國,此次合作將極大提高成都作為中國國家半導體和IT產業領導者的美譽,進一步吸引更多科技企業投資落戶,最終使成都成為國際卓越的FD-SOI產業中心。”
近年來,成都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突出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采取“外引+內培”模式,全力做粗拉長產業鏈,已發展成為中國的“IT第四極”。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成都融入全球經濟版圖的示范性、引領性、旗艦性產業。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格羅方德成都項目的開工契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填補了中國西南地區12英寸先進工藝晶圓生產項目的空白,將進一步壯大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規模,有效提升成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生態,助推成都打造全球知名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正改變世界IT版圖”
1947年,晶體管的發明促進并帶來了“固態革命”,進而推動了全球范圍內的半導體電子產業,甚至連美國“硅谷”的得名也與其最早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芯片密不可分。如今,半導體已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包括醫療、航空等尖端技術領域,以及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機、電腦乃至時下熱門的VR及智能家居等。可以說,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早已成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
根據《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到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要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到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實現跨越發展。
作為“工業強基”中的重中之重,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在集成電路、光電顯示、智能終端、網絡通信、電子元器件、軟件及服務外包等領域形成了完整產業體系,上下游配套逐漸成熟,聚集戴爾、聯想、富士康、華為、西門子、中興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在全球產業格局中的影響力日益提升。
按成都市規劃,到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將成為成都第一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成都將建成國際知名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產值5700億元,年均增速20%;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產值4300億元,年均增速16%。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崛起,正在改變世界IT版圖的格局。”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英特爾、德州儀器、AMD、格羅方德、聯發科、展訊、紫光等眾多知名集成電路企業不斷向成都聚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劉士余:用2-3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據財新報道,2月10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監管工作會議上在談到企業IPO和注冊制時表示,注冊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務必理解制度,咬住牙關,保證質量好的公司能夠及時上市,用2-3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
返回每經網首頁下一篇文章
【收評:滬指周線漲1.8%逼近3200 基建股全線大漲】滬指今日延續強勁走勢,盤中一度站上3200點,基建股集體大漲,市場分化明顯,小盤題材股依舊低迷,市場賺錢效應不足。從盤面上看,鋼鐵、新疆、特鋼、一帶一路、港口等板塊漲幅居前;次新股、軍工、儀表儀器、高送轉、無人機等板塊跌幅居前。滬指收報3196.7點,漲0.42%;深成指收報10186.38點,漲0.04%;創業板收報1904.68點,跌0.49%。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