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xin)聞 2018-12-02 16:41:40
目前(qian)仍處于新零售的(de)初期,所有(you)企業,都要考量(liang)數字化(hua)對自身的(de)影響(xiang),積極擁(yong)抱(bao)變革。但數字化(hua)能力的(de)打造需要給予足夠的(de)資源、更多的(de)耐(nai)心和盈利容忍度。
普華永道中國消費市場行(xing)業主(zhu)管合伙人 葉旻
圖(tu)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趙雯琪 實習編輯 王麗娜
隨著互聯網線上流量紅利見頂,消費零售線上線下發展機遇一度引發業內外的廣泛討論。12月2日,普華永道中國消費市場行業主管合伙人葉旻在2018新消費產業獨角獸峰會上表示,2019年預計整個中國零售市場的總體規模將達到6.77萬億美元,其中線上零售的規模大概是1.25萬億元。雖然線上的增速逐漸放緩,但是電子商務未來仍然是中國零售市場增長的一個主要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在具體品類的增長方面,葉旻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0年,增長最快的消費品類分別是:高端精品、健康、生活時尚和互動體驗,尤其是互動體驗。在過去12年,有52%的消費者在旅游、外出就餐,包括各種活動方面的體驗式的消費支出高于上一年,而該數據美國只有26%,只有中國的一半。
另外,葉旻預測,未來20-30年中國有92%的消費是來自于近城市以外的地區,即未來大量的消費需求來自二三四線,甚至更低層次的市場。
而移動商務和移動支付方面,葉旻分析,該領域已經逐漸達到相對飽和狀態,在未來它的增長趨勢也會逐漸放緩。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這些新興技術將在整個零售價值鏈的各個層面得到廣泛應用。
不過葉旻也指出,在這種環境下,消費領域的創業者們也面臨包括行業不確定性加劇、顛覆性技術、人才、網絡安全、資金等一系列挑戰。
對此,她認為,目前仍處于新零售的初期,所有企業,都要考量數字化對自身的影響,積極擁抱變革。但數字化能力的打造需要給予足夠的資源、更多的耐心和盈利容忍度。
而在新零售市場中,互聯網巨頭成為所有創業公司都不可繞過的存在。“新零售的發展主要是由阿里、騰訊、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巨頭推動,它們有資金,有技術,同時也加快了線下布局的速度。”葉旻表示,“但對互聯網巨頭來講,他們最終目的不是成為傳統意義上的零售商,而是為了通過打造整個零售生態圈,來打通線下的空間和產業上下游,從而挖掘整個零售價值鏈中新的商業機會,去除低效、降低成本,最終打造出新商業模式或新物種。”
面(mian)對有資金也有技術的(de)互(hu)聯網巨頭和愈(yu)發(fa)激烈的(de)競爭(zheng)環境(jing),葉旻認(ren)為,要不要合作(zuo)、站隊;如果進(jin)行合作(zuo),究竟(jing)在哪方(fang)面(mian)合作(zuo);如何(he)打造(zao)能夠形成競爭(zheng)優勢(shi)的(de)核心實(shi)力(li);如何(he)籌到錢,如何(he)用好錢等都(dou)需要消費領域(yu)的(de)創業者們仔(zi)細考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ji)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zuo)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