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ri)經濟新聞 2018-12-21 21:24:34
盡管智能(neng)化是(shi)傳統家(jia)(jia)具轉型(xing)的必(bi)然出路(lu)之(zhi)一,用戶的使用習(xi)慣、科技與家(jia)(jia)具的適(shi)配(pei)性等方面,均是(shi)智能(neng)家(jia)(jia)具發展路(lu)上(shang)必(bi)須要面對的問題(ti)。
37度CEO關煒寧
圖片來源:每(mei)經記者 劉洋 攝
每經記者 劉洋 實習編輯 王麗娜
“目前市面上,所有關于家的智能產品,都集中在智能安防、智能家電及智能聯動的設備。但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具,到現在還未實現智能化。”12月20日,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簡稱“37度”)CEO關煒寧在新品發布現場如是表示。
也正因如此,在關煒寧看來,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包括智能家具在內的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接近6000億人民幣。
關煒寧的推測并非空穴來風。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和智能家居的展露鋒芒,家居家具賽道已逐漸成為資本押注重點。《每日經濟新聞》與投融資服務平臺易項聯合發布的《新一輪消費大淘金——未來商業投資報告》就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8月,家居家具領域總計發生229次融資事件,成為大消費領域的最熱的三條賽道之一。包括以小米為代表的一批互聯網公司都在深耕這一賽道。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智能化是傳統家具轉型的必然出路之一,用戶的使用習慣、科技與家具的適配性等方面,均是智能家具發展路上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以親子為切口
在衣、食、行等傳統領域經受互聯網改造之后,后者的目光開始拋向了“住”。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5G的發展,智能家具開始吸引業內關注。
曾在宜家任職多年的關煒寧認為,在家具的功能性需求得到解決之后,應該走向智能化。
“如果把智能家居簡單分類,智能家電、家用安防、智能控制設備、照明系統等傳統賽道競爭非常激烈。”關煒寧表示,因此,37度想要“創造賽道”,即智能家具這一“新物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37度成立尚不滿一年,目前已研發50款產品,不久前獲得國際設計獎項A Design Award的表彰。
天眼查顯示,37度的大股東為廣州實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而其疑似實際控制人則是香港注冊公司——實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與此同(tong)時,37度也獲得黑(hei)洞投資(zi)(zi)的(de)(de)加(jia)持。公開資(zi)(zi)料顯(xian)示,張(zhang)量(liang)系黑(hei)洞投資(zi)(zi)創始人兼董事(shi)長,其更令人矚目(mu)的(de)(de)身份則是富力(li)地產(chan)聯席董事(shi)長張(zhang)力(li)之(zhi)子。
天眼查截圖
基于如此深厚的地產背景,關煒寧透露,37度在跟一些地產商合作,在銷售房子的時候,把智能家具的產品植入房子。“在一些樓盤,像萬科,可能是15%的轉化率。”不過,關煒寧也表示,雖然跟地產開發商綁定會帶來非常短期的商業利益,但其也一直在“有意地平衡”,將業務向其他領域拓展。
而此次推出的智能家具,則以親子為切口。對此,關煒寧解釋稱,中國社會對小朋友極其關心,“結合家庭里面最被關心的人群,接受起來的程度會更高一些”。而二三十歲的青年,則擁有自己的需求和選擇,因此并不一定會對智能家具這一新物種,表現出更高的接受度。
下一步,37度計劃覆蓋一二線三十個城市,觸達十萬家庭用戶,并在2021年開出200間線下門店。
能否蔚然成風?
智能家具,究竟能否蔚然成風?
廣東省家具協會會長曹一波在現場表示,目前,在人工成本高企、各方面壓力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傳統家具的出路就是利用科技。“將家具與科技結合起來,智能設備的運用作為未來的主要方向,家具將被視作一個載體,銷售也將變得簡單。在這一情境中,家具只是外形的展示,真正的選擇是它給家居生活帶來的便利。”
不僅是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家具智能化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據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家具市場將達到700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據將會突破千億美元。
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2018年,中國智能家具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約合26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中國將以占據超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表現,成為全球智能家具市場毋庸置疑的增長重心。
關煒寧對此解釋稱,中國人口密度大,且老人、小孩非常多。與此同時,雖然美國同行技術發達,但速度很慢,因為“所有的產業鏈都集中在這里。”而歐洲市場對智能家具的表現則較為保守。相較之下,美國市場更加自由、創新。
談及未來發展趨勢,關煒寧認為,雖然目前智能家具尚存在成本高這樣的門檻,但隨著技術革新,成本降低的速度非常快。“智能家具在全球有趨勢的話,一定會從美國和中國兩個市場開始。”
也有業內(nei)人(ren)士告訴(su)記者,正如同歐洲市(shi)場(chang)的(de)(de)保守,實際上,智能家(jia)具作為(wei)新事(shi)物(wu),部分用戶恐(kong)一時難以接受,與此同時,作為(wei)萬物(wu)互聯的(de)(de)一部分,智能家(jia)具所產生(sheng)的(de)(de)數據隱私部分,亦需要得(de)到應有的(de)(de)重(zhong)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zai)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zai)本站,可(ke)聯系我們(men)要(yao)求撤(che)下您的(de)作(zuo)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