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 16:19:03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迎來建國70周年之際,規劃綱要的出臺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將推動大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開拓新空間與新機遇,帶來經濟新增長點。
《綱要》指出,要依托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深圳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打開了無限想象空間。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先行者,佳兆業集團(1638.HK)深耕大灣區20載,以極具前瞻性的視野緊跟國家戰略方向,布局包括綜合開發、城市更新、文體旅游、航海運輸等全產業鏈,為區域人居和產業升級貢獻企業力量,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領跑者。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一直以來,佳兆業集團緊跟國家級戰略方向進行區域深耕,聚焦國家宏觀戰略支撐、經濟發展活力高的城市集群區域,在與國家戰略的融合中尋求發展機遇。
佳兆業的核心地產業務,秉持“深耕核心一線,適度下沉都市圈”的策略,眾多精品項目位于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契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重大戰略。
在佳兆業的大本營粵港澳大灣區,佳兆業以“精耕深圳”為原點,以先發優勢搶占大灣區升級機遇。2018年1月,佳兆業成立大灣區集團,歸屬集團總部管理,標志著公司大灣區戰略開始全面落地。
以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為戰略核心,目前佳兆業已基本實現大灣區“9+2”城市群全覆蓋,已前瞻布局深圳、廣州、惠州、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灣區城市。截止2018年6月底,佳兆業在全國共有建筑面積約22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其中在大灣區的土地儲備近1261萬平方米,占整體土地儲備的57%,優質的土地資源為公司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安信國際的研報顯示,預估佳兆業土儲總貨值約3800億元,其中深圳項目貨值約1200億元、大灣區(深圳以外)貨值約1300億元,乘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政策的有利東風,佳兆業土儲價值將加速釋放出來。
《綱要》規劃指出,要加強分類指導,合理劃定功能分區,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城鄉集約發展。提高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因地制宜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市場觀察機構指出,綱要出臺之后,大灣區內城市更新將加快,布局該領域的企業迎來新一波機會。在佳兆業的“崛起之基”——城市更新領域,佳兆業持續鞏固在大灣區的先行優勢,貫徹落實大灣區發展規劃,因地制宜推進城市更新。去年底相繼簽約中山市三舊改造項目,成功競得廣州市白云區小坪村更新改造項目等,持續擴充項目儲備。
截止目前,佳兆業擁有舊改項目占地面積近2700萬平方米,幾乎全部位于粵港澳大灣區,這些項目預計可以為集團提供逾萬億的貨值。
此外,佳兆業以地產為基礎拓展多元產業鏈,形成了“地產+”的新模式,公司業務涵蓋城市更新、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航海運輸、足球俱樂部近20個產業,形成了大消費、大健康、大文旅等產業的全面布局。
鑒于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突出優勢和市場表現,佳兆業獨特的投資價值不斷贏得資本市場的認可。佳兆業集團于2018年相繼獲納入恒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成分股、恒生深滬港通大灣區綜合指數成分股。國內權威評級機構中誠信證評將佳兆業集團主體信用等級評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反映了集團償還債務能力很強,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較小,違約風險很低,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聲譽及地位。
未來,佳兆業將積極擁抱粵港澳大灣區新型產業機遇,認真貫徹落實《綱要》作出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強勢拓展外部資源,高效促進內部板塊聯動,充分發揮多元產業資源優勢與平臺優勢,持續深化產融結合,在灣區加速發展中實現自身的高質量、可持續增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