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3 19:44:40
每經記者|滑(hua)昂 每經編輯|張海妮(ni)
北京大學分子(zi)醫學研究所所長、《新英格蘭(lan)醫學雜志》副主編肖瑞(rui)平(ping)
圖(tu)片來(lai)源:每經記者 滑(hua)昂 攝(she)
11月3日,在騰訊醫(yi)學(xue)(xue)ME大(da)會期間,北京大(da)學(xue)(xue)分子醫(yi)學(xue)(xue)研(yan)究所所長、《新(xin)英格(ge)蘭醫(yi)學(xue)(xue)雜(za)志》副(fu)主(zhu)編肖瑞平(ping)接受(shou)了包(bao)括(kuo)《每日經濟(ji)新(xin)聞》在內的媒(mei)體(ti)采訪(fang)。其結合當前國內外創(chuang)(chuang)新(xin)藥(yao)研(yan)發現狀,尤其是在創(chuang)(chuang)新(xin)藥(yao)多集中在腫瘤和干(gan)細胞領域時,提(ti)出“醫(yi)生(sheng)型科學(xue)(xue)家有義務去平(ping)衡重大(da)疾病的研(yan)究”。
據(ju)肖瑞平(ping)介紹(shao),中(zhong)國(guo)的(de)(de)心腦血(xue)管疾病(bing)造成的(de)(de)死亡率(lv)已(yi)經是腫瘤的(de)(de)兩(liang)倍,是當之無愧的(de)(de)“第一殺手”,但為什(shen)么大家都關注腫瘤,而不關注其(qi)他重大慢性(xing)病(bing)?
“這(zhe)個是大眾心理問題,民眾往往認為(wei)腫瘤(liu)才是被判死刑。”肖瑞(rui)平(ping)談及。但在其看來,做科研的醫(yi)生型科學家(jia),確確實(shi)(shi)實(shi)(shi)有義務去平(ping)衡重大疾病的研究。
肖瑞平(ping)從事轉化(hua)醫學研究(jiu)多年(nian),而在促(cu)進中國創新(xin)藥(yao)研發上,她(ta)提出要(yao)在重大法規方面(mian),尤其是(shi)在中國2017年(nian)介入ICH(人(ren)用藥(yao)品注冊技術要(yao)求國際協調會議(yi))后(hou),繼續完善和加快與國際接軌,“這是(shi)一個基礎設(she)施問(wen)題”。
此外,肖瑞(rui)(rui)平(ping)談(tan)到(dao)了轉化醫(yi)(yi)學(xue)(xue)對于新(xin)藥研(yan)發(fa)的(de)重要性(xing)。其結合(he)團隊在心血(xue)管領域研(yan)究經驗,認為不僅是創(chuang)新(xin)藥,包括很(hen)多醫(yi)(yi)療器械的(de)研(yan)發(fa)都會涉及轉化醫(yi)(yi)學(xue)(xue)。如(ru)在心血(xue)管領域,以支架為例,哪些材料跟人(ren)體(ti)能更好匹配,“要經過很(hen)長(chang)(時(shi)間)的(de)動物(wu)實驗,最(zui)后才能用到(dao)人(ren)體(ti)。新(xin)藥源于新(xin)的(de)靶(ba)點,而轉化醫(yi)(yi)學(xue)(xue)對新(xin)藥研(yan)發(fa)(來說)是必由之路。”肖瑞(rui)(rui)平(ping)介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yan)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品(pin)出現(xian)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