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 2022-09-25 19:04:49
每(mei)經(jing)編輯|王(wang)月龍(long) 蓋源(yuan)源(yuan)
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華盛頓郵報(bao)》網站9月22日報(bao)道(dao),科(ke)學家(jia)們說(shuo), 南(nan)亞(ya)和東南(nan)亞(ya)沿海的城市正在沉降 ——甚(shen)至比其他地方的類似城市(shi)沉降得更快(kuai),這是由于城市(shi)化速度(du)沒有(you)得到妥善控制,加劇了海平(ping)面上升業已帶來的風險(xian)。
報道稱(cheng),過去20年,位于孟加(jia)拉灣(wan)的孟加(jia)拉國(guo)吉大(da)港的人口增長超過120%,達到520萬。根據最新研究(jiu)顯示,它也是(shi)世界(jie)上沉降速度最快(kuai)的城市之一。
本周(zhou)發(fa)表在《自然(ran)·可(ke)持續發(fa)展(zhan)》雜志上的這項研(yan)究發(fa)現, 在那些建立(li)在“平坦、低海(hai)拔(ba)河流三角洲(zhou)”上(shang)的(de)沿海(hai)城市,地面沉降(jiang)的(de)速度尤其快(kuai)。 在這(zhe)些地方(fang),經濟快速增長和城(cheng)市化推動了地下水(shui)和石油的開采。
多個沿海城市地面沉降
警惕“溫柔一刀”
由(you)新(xin)加坡(po)南洋理工大學(xue)主導的一組國際科學(xue)家利用2014年(nian)至2020年(nian)拍(pai)攝(she)的衛(wei)星圖像,分(fen)析了全球48個人口最密集的沿(yan)海城市(shi)的地面沉降狀(zhuang)況。他們發現(xian), 這(zhe)48個沿海城市的地面沉降中值速度均達到了每(mei)年16.2毫米。
報(bao)道(dao)稱(cheng),南洋(yang)理(li)工大(da)學(xue)(xue)地球(qiu)科(ke)學(xue)(xue)博士生(sheng)、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謝麗(li)爾(er)·泰(音)說:“當人們抽取大(da)量地下水時(shi),由于支撐沉(chen)積物的水變少,沉(chen)積物就會變得(de)緊密并開始下沉(chen),從而導致(zhi)地面沉(chen)降。”
這項研究顯示,印尼、緬(mian)甸和印度也(ye)有一(yi)些地面沉降(jiang)速度較快的地區(qu)。
南洋理工大學地球科學教授、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埃瑪·希爾說:“這項研究很重要,因為它以全球一致的方式量化了地面沉降,這可以被用來改進對海平面上升的評估。”
據中國(guo)科學報(bao),與地震、海嘯、滑坡等劇烈的(de)地質災害相(xiang)比,地面(mian)沉(chen)降(jiang)要(yao)“溫和(he)”得多,它的(de)刻度往往以毫米、厘米表(biao)示,在“水滴石穿(chuan)”的(de)累(lei)積中,卻 帶來 地面開裂、高樓倒塌、海水倒灌 等不(bu)可(ke)逆的危害。而恰(qia)恰(qia)因為(wei)緩(huan)慢,它不(bu)常引起人們的關注。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612548
此前,一項聯(lian)合(he)國教科文組織(zhi)地(di)面沉(chen)降工作(zuo)組的研(yan)究警告說, 到2040年,地(di)面沉降將(jiang)威脅全球近1/5的人口。 相關(guan)成果在線發表于《科學(xue)》。
雅加達每年沉降28厘米
印尼計劃遷都
據(ju)參(can)考(kao)消息(xi), 雅加達是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shi)之一, 在經(jing)歷(li)了多(duo)年的快速增長(chang)、擁(yong)堵(du)和污染之后,雅加達作為印尼首都的位置(zhi)將被其他(ta)城市(shi)取代(dai)。
報道稱,研究美國和東南亞的城市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建筑師、城市規劃師基安·高(音)說:“到2030年,雅加達的很大一部分將不適合居住。城市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是發展,再加上缺乏充分規劃。”
高說(shuo),如果城(cheng)市有(you)足夠的(de)管道和(he)(he)市政供水,就沒有(you)必(bi)要打井和(he)(he)提取(qu)地下水。“這些(xie)問(wen)題最終是由于(yu)規劃和(he)(he)政治問(wen)題造成的(de)。”
據(ju)中國科(ke)學報,文獻研究顯示(shi),在過(guo)去(qu)的(de)一個世(shi)紀(ji)里,有(you)34個國家(jia)的(de)200個地(di)(di)點(dian)發(fa)生了地(di)(di)下(xia)水枯竭引起(qi)的(de)地(di)(di)面(mian)(mian)沉(chen)降。但事實上(shang),發(fa)生沉(chen)降的(de)遠不止(zhi)這些地(di)(di)區。該(gai)研究在各國公開數(shu)(shu)據(ju)的(de)基(ji)礎上(shang)建(jian)立(li)了全球地(di)(di)面(mian)(mian)沉(chen)降數(shu)(shu)據(ju)庫,并繪制分布圖。數(shu)(shu)據(ju)顯示(shi), 印度尼西(xi)亞首(shou)都雅加(jia)達的海岸沉降非常嚴重(zhong),每年沉降28厘米, 目前海邊的房屋建筑已經(jing)處在(zai)海平(ping)面以(yi)下,并發生開(kai)裂, 政府正計劃將首都遷往(wang)婆羅(luo)洲島。
此外, 伊朗 部(bu)分(fen)城(cheng)市正以25厘米/年的速(su)度下(xia)沉(chen); 荷蘭 1/4的國土(tu)面積低于海平(ping)面; 意大利 波(bo)河平原的(de)沉降(jiang)始于(yu)20世(shi)(shi)紀(ji)下半葉(xie),目前(qian)威脅其(qi)30%的(de)人口;過去的(de)一個世(shi)(shi)紀(ji),從 美國 加(jia)州中央山谷到(dao)大(da)西(xi)洋(yang)和 墨西哥 灣沿岸(an)平原(yuan)地區(qu)沉降量達9米。
編輯|王月龍 蓋源源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參考消(xiao)息、中國科學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