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2-10-22 23:34:48
每經編(bian)輯|程(cheng)鵬 易啟江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long)在(zai)布魯塞爾(er)宣(xuan)布,法國(guo)將(jiang)退出《能源憲章條(tiao)約(yue)(yue)(yue)》,原因是(shi)該條(tiao)約(yue)(yue)(yue)被認為與《巴黎協定》的目(mu)標不符。此前,西班牙和(he)荷蘭已(yi)經退出該條(tiao)約(yue)(yue)(yue)。
資料圖 圖片來(lai)源(yuan):新(xin)華社(she)??記者高(gao)靜攝
一些權威人士認為1994年簽(qian)署(shu)的(de)《能源憲章條約》過于保護石化燃料能源。
此前法(fa)國氣候高級(ji)委員會(hui)已在10月20日(ri)的一份意見書(shu)中(zhong)給出(chu)評估,認為(wei)法(fa)國與歐(ou)盟應該(gai)退出(chu)《能(neng)源(yuan)憲章條約》,因為(wei)這個(ge)已有30年歷史的條約與《巴黎協(xie)定》中(zhong)規定的“脫(tuo)碳(tan)時間表”不符。
《能(neng)源(yuan)憲章條約(yue)》于1994年簽署(shu)、1998年生效(xiao),成員包(bao)括多個歐(ou)洲及亞洲國家、歐(ou)盟、歐(ou)洲原子能(neng)共同體成員國等(deng),是(shi)國際能(neng)源(yuan)領(ling)域具有法律(lv)約(yue)束力的(de)多邊(bian)條約(yue)。該(gai)條約(yue)旨在(zai)確保地區能(neng)源(yuan)供應(ying),為跨(kua)國能(neng)源(yuan)公司,特別是(shi)化石燃料公司提供保護(hu)。該(gai)條約(yue)賦予(yu)了能(neng)源(yuan)公司就危害其投資的(de)政(zheng)策起訴(su)東道國政(zheng)府并(bing)索要賠償的(de)權利。
新聞多看點(dian)》》》》》法國(guo)陷入罕見的“油荒(huang)”
據中國(guo)青年報21日(ri)報道,隨(sui)著煉油廠員工(gong)(gong)罷(ba)工(gong)(gong)升級,10月18日(ri),法國(guo)煉油產能減少(shao)了六成(cheng)。此前,法國(guo)政府宣布釋放部分原油戰略儲備應對危機。隨(sui)著罷(ba)工(gong)(gong)持續,法國(guo)人越(yue)來越(yue)感(gan)到(dao)憂慮:幾周后,法國(guo)的(de)原油戰略儲備可能耗盡,屆時,他(ta)們將(jiang)面對“滴油不剩(sheng)”的(de)窘(jiong)境。
前所未有的(de)罷工被認為是(shi)歐洲能(neng)源危機的(de)又(you)一次體現。“法國(guo)(guo)從北到南都在上(shang)演同樣(yang)的(de)場(chang)景:許多加(jia)油站關(guan)門(men)。在開門(men)迎客的(de)加(jia)油站外,等待(dai)加(jia)油的(de)隊(dui)伍排出幾(ji)十米甚至幾(ji)百米。燃油短缺,價格也在上(shang)漲。”法國(guo)(guo)國(guo)(guo)際廣播電臺(tai)(RFI)寫道。
上(shang)法(fa)蘭(lan)西大(da)(da)區是燃(ran)油(you)(you)最(zui)緊張(zhang)的地(di)區之一(yi),當地(di)一(yi)半的加(jia)油(you)(you)站燃(ran)料短(duan)缺。法(fa)國北部大(da)(da)城市里(li)爾只有一(yi)家加(jia)油(you)(you)站還在(zai)營業,門(men)口從早(zao)到(dao)晚都有人排隊。50歲的市民埃蒂里(li)告訴RFI,前一(yi)天晚上(shang)他(ta)連著(zhu)跑了11個加(jia)油(you)(you)站,“一(yi)滴(di)油(you)(you)都沒找到(dao)”。
隨著危機持續,法(fa)國(guo)政府發言人奧利維耶·韋朗向公(gong)(gong)眾(zhong)承認“形勢緊張”,但(dan)他表示,法(fa)國(guo)各地(di)都不(bu)缺汽油庫存(cun),消(xiao)(xiao)費者不(bu)必因(yin)恐慌而加油。這番勸告加劇了恐慌性購買。美國(guo)有(you)線(xian)電(dian)視新聞網(wang)(CNN)援引消(xiao)(xiao)息人士的話(hua)稱,10月10日以來,法(fa)國(guo)能源公(gong)(gong)司的供應(ying)提高了30%至(zhi)50%,仍無(wu)法(fa)滿足(zu)市(shi)場需求,這意味著人們正在(zai)搶(qiang)購。
法國缺(que)油的主要原因(yin)是大規模罷(ba)工。
隨著歐(ou)洲能(neng)源價格暴(bao)漲,多(duo)家(jia)石油巨頭賺得盆滿缽滿,它們(men)的(de)員工卻在(zai)為物價上漲一次(ci)次(ci)勒緊褲(ku)帶。據英國(guo)路(lu)透社報道(dao),石油巨頭道(dao)達爾能源公司日前根據估算向投資者支付了(le)(le)80億歐元(yuan)紅(hong)利(li),這點(dian)燃了(le)(le)該公司普通員(yuan)工的(de)怒火(huo)。
工人們(men)要求道(dao)達(da)爾漲薪10%,以(yi)應對不斷(duan)攀升(sheng)的(de)生活成(cheng)本。道(dao)達(da)爾的(de)解(jie)決方(fang)案是“破例補償工人1個月的(de)工資”,并(bing)同意“適當條件(jian)下,在2023年為法國員(yuan)工漲薪6%”。談(tan)判(pan)雙方(fang)不歡而散。
法(fa)(fa)國(guo)政府左右說和,石油(you)公司(si)軟硬(ying)兼施(shi),但(dan)法(fa)(fa)國(guo)勞(lao)工(gong)總聯盟態度強(qiang)硬(ying)。隨(sui)著罷(ba)工(gong)潮持(chi)續,危機延燒至埃森克美孚公司(si),進(jin)一步降低(di)了法(fa)(fa)國(guo)的燃油(you)產量。RFI稱,石油(you)企業與工(gong)人們進(jin)行(xing)的是(shi)一場“聾人和聾人的對(dui)話”,由于談判僵持(chi)不下(xia),法(fa)(fa)國(guo)“缺(que)油(you)”的問題(ti)短期(qi)內很難解決。
一名不(bu)愿透露(lu)姓(xing)名的政府官員告(gao)訴RFI,燃(ran)油只是借口,罷(ba)工的真(zhen)實(shi)原(yuan)因是人們無處宣泄不(bu)滿。分析人士告(gao)訴德國“德國之聲”電臺,罷(ba)工背后,一場更大的風暴(bao)正在醞釀。
近日,在巴(ba)黎(li)市(shi)中心(xin),一群(qun)抗(kang)議者舉著(zhu)(zhu)標語(yu)和(he)旗幟。參與者大多(duo)是(shi)(shi)中老(lao)年人(ren)。“我們反對政府的(de)(de)(de)政策——他們只(zhi)收(shou)窮人(ren)的(de)(de)(de)錢!”一名身穿牛仔(zi)夾克(ke)、圍著(zhu)(zhu)黃圍巾的(de)(de)(de)男子坐在車里對麥克(ke)風大喊。人(ren)群(qun)應和(he)道:“是(shi)(shi)的(de)(de)(de)!”
在巴黎政(zheng)治(zhi)學院(yuan)政(zheng)治(zhi)研究中心的政(zheng)治(zhi)學家布魯諾(nuo)·考特斯看(kan)來,罷工(gong)(gong)持續意味著抗(kang)議行動將越來越頻繁。“這表明(ming),許多人認為我們(men)的制度是不(bu)公(gong)平的,特別是當他們(men)看(kan)到一些(xie)員(yuan)工(gong)(gong)的工(gong)(gong)資比其他人高得多時……煉油(you)廠的罷工(gong)(gong)過后,有些(xie)員(yuan)工(gong)(gong)將獲得數千歐元(yuan),另一些(xie)人兩手(shou)空空。”
研究抗議運動的巴黎歷(li)史學家丹妮爾(er)(er)·塔爾(er)(er)塔科夫斯基指(zhi)出,罷工(gong)引發的一系列社(she)會問題凸顯了(le)(le)法國“困難的社(she)會氛(fen)圍”。“‘進攻性’罷工(gong)的數(shu)量持續增(zeng)加。人(ren)們不再為了(le)(le)防(fang)止(zhi)被裁員而(er)進行‘防(fang)御性’罷工(gong),他們罷工(gong)是為了(le)(le)要求更(geng)高的待(dai)遇(yu)。”她說。
在地緣沖突背景下,不僅法國,整個(ge)歐(ou)洲都面臨前所(suo)未有(you)的(de)(de)能源困境。據(ju)法新社報道(dao),法國天然(ran)(ran)氣輸送運(yun)營商10月(yue)13日稱,隨著俄羅斯(si)天然(ran)(ran)氣出口減少(shao),法國首次(ci)向德國輸送天然(ran)(ran)氣,以兌現其“確保歐(ou)盟能源團結的(de)(de)承諾”。
法國自顧不暇,還得支持盟友。在能源危機的寒冬中,歐洲各國或許只能相濡以沫。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美國出口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6.5%。據歐(ou)洲多家媒體(ti)報道,美國(guo)公司(si)每艘駛往歐洲的液(ye)化天(tian)然氣運(yun)輸船可賺(zhuan)取超過1億美元利潤(run),讓業內人士大呼“瘋狂”。業內人士分(fen)析認(ren)為,今冬(dong),歐(ou)洲為天然氣(qi)支付的價格將達到以往的10倍(bei)。
一邊是美國大發橫財,一邊是歐洲叫苦不迭。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qian)在巴黎的一(yi)場(chang)企業家(jia)大會上忍不住抱怨美國天(tian)然氣(qi)太貴。“我(wo)們(men)(men)要告訴我(wo)們(men)(men)的美國朋友(you)(you),你們(men)(men)(向我(wo)們(men)(men))提(ti)供了(le)能(neng)源,但(dan)我(wo)們(men)(men)卻要支付四倍(bei)的價(jia)格,看在友(you)(you)誼的份(fen)上,不能(neng)再(zai)這樣下去(qu)了(le)。”馬克龍表示,在七(qi)國(guo)集團會議(yi)上(shang)要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除了(le)法(fa)國(guo),德(de)國(guo)也在抱(bao)怨“天價”賬單。日(ri)前德(de)國(guo)副總理兼經濟和氣(qi)(qi)候保護部長(chang)羅伯特·哈貝克也在專(zhuan)訪中暗指美國(guo)等“友好”國(guo)家以過高的價格向德(de)國(guo)供應天然氣(qi)(qi),借俄烏(wu)沖突發戰爭財。
此(ci)情(qing)此(ci)景(jing)下,歐洲(zhou)無(wu)法繼續“裝睡”。匈牙利國(guo)會主席(xi)克(ke)韋(wei)爾·拉(la)斯洛日前表示,“無(wu)論俄(e)烏沖(chong)突結局如何,歐盟都是最大的輸家”。“屈(qu)從于外(wai)部的政治、能源和(he)經濟利益,正讓歐洲(zhou)變得脆(cui)弱(ruo)。”他說(shuo)。
編輯|程鵬 易啟江
校對|王(wang)月龍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記(ji)者(zhe)高(gao)靜攝
每日經濟(ji)新聞綜合自(zi)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bao)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zai)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zhe)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bu)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xi)我(wo)們要求撤(che)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