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3-01-19 11:31:50
◎“我們需要的是一(yi)(yi)項(xiang)拯救(jiu)地球的‘馬歇爾計劃’,但(dan)達(da)沃斯看起來還是一(yi)(yi)切照舊的樣子。”國際公益組織全球公民副總(zong)裁(cai)羅(luo)德爾表示。“時(shi)間緊迫(po),今年的COP28可能是人(ren)類守住1.5攝氏度控溫(wen)目(mu)標的最(zui)后一(yi)(yi)次機會了。”
每經記者|李孟林 每經編輯(ji)|蘭素(su)英
當(dang)地時(shi)間1月(yue)17日的達沃斯,雪未能(neng)覆蓋山脊 圖(tu)片來源(yuan):Fabien Moustard
時隔三年,瑞士山區小鎮達沃斯又在冬季迎來了全世界的政商精英。1月16日,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以(yi)下簡稱“達(da)沃斯論壇”)在這里(li)正式拉(la)開帷(wei)幕(mu)。
正如(ru)新冠疫情和(he)地緣(yuan)沖突讓世(shi)界變了樣(yang),達沃斯小鎮也(ye)無(wu)法全然(ran)回到原來的模樣(yang):歐洲的異常暖冬讓達沃斯的山脊(ji)植被裸露,不(bu)復往日白雪(xue)皚皚的景象。而(er)在(zai)論壇正式開幕前(qian)一(yi)天,天空終(zhong)于又(you)飄起(qi)雪(xue)花,雖然(ran)雪(xue)量不(bu)如(ru)以往,但(dan)也(ye)讓重(zhong)返小鎮的老熟(shu)人們(men)不(bu)至于過于驚訝(ya)。
實(shi)際上(shang),與1971年(nian)第一次達(da)沃斯(si)論(lun)壇舉(ju)辦時相比(bi),如(ru)今(jin)達(da)沃斯(si)的(de)(de)雪(xue)量(liang)已(yi)經(jing)減少了(le)40%以上(shang)。2023年(nian)開年(nian)即頻發(fa)的(de)(de)極端天氣事(shi)件,也在提醒著參會人員氣候變(bian)化的(de)(de)緊迫(po)性。
論壇開(kai)幕前夕,達(da)沃斯發布了《2023年全球風(feng)險(xian)報告》,將“自然(ran)災害(hai)與極端天氣事件”列(lie)為未來兩年世(shi)界面(mian)臨的第二(er)大風(feng)險(xian),僅次于生活成本的飆漲,而在未來十年,應對氣候變化(hua)不力則(ze)是最大的風(feng)險(xian)。
“氣候變化已經十分緊急,所以我今年第一次來到達沃斯現場。”國際公益組織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副總裁弗里德里克·羅德爾(Friederike Roder)對《每日經(jing)濟(ji)新(xin)聞》記(ji)者表(biao)示。“有(you)人說來達(da)沃斯(si)為極端貧困和氣候變(bian)化呼吁是來錯了地(di)方,實際上完全相反:達(da)沃斯(si)是權力和金錢匯聚(ju)的(de)地(di)方。如果我們想要在2023年取(qu)得進展,這里就是開始的(de)地(di)方。”
“氣候變化給許多地區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糧食和經濟危機。但只有不到2%的氣候資金用于幫助他們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比爾(er)及梅琳(lin)達(da)·蓋茨基金(jin)會(蓋茨基金(jin)會)北(bei)京代表處(chu)首席代表鄭(zheng)志杰告訴每經記者。
與會的美(mei)國氣(qi)(qi)候(hou)特使約(yue)翰·克里(li)則直(zhi)言(yan)不諱(hui)地表示(shi),要避免科學家所預言(yan)的氣(qi)(qi)候(hou)變化(hua)最(zui)糟糕后(hou)果,最(zui)重要的就(jiu)是“錢(qian)、錢(qian)、錢(qian)”。
2023年元旦(dan)前(qian)(qian)后,多個(ge)歐洲國家冬季(ji)氣溫創歷(li)史(shi)新(xin)高,多地氣溫突破(po)20度,近乎入(ru)夏。而在大西(xi)洋(yang)的另一邊,美國卻經歷(li)了史(shi)詩級寒(han)(han)潮。就在達(da)沃斯開幕前(qian)(qian)兩天,寒(han)(han)潮余(yu)緒導(dao)致加利福尼亞州發生(sheng)洪災,至少19人死亡,拜登(deng)宣布該(gai)州進(jin)入(ru)緊急狀態(tai)。
回首2022年過去的(de)夏季(ji)高溫,許多(duo)人第一次親身體驗到極端(duan)天氣事件,拉閘限電(dian)、熱射病、山火頻發,這(zhe)些(xie)沉重的(de)關鍵(jian)詞構成了(le)難以磨滅(mie)的(de)記憶。
在經濟衰退和地緣沖突之外,頻發的極端天氣事件提醒著達沃斯的領袖們,氣候變化已經無法忽視。達沃斯論壇開幕前夕,組織方發布了《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其中“自然災害與極端天氣事件”在未來兩年全球面臨的十大風險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多重危機共同作用下的生活成本危機。在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中,這一風險排名第六,排名第一的是減緩氣(qi)候變(bian)化(hua)失敗。在兩(liang)份風(feng)(feng)險(xian)榜單中,氣候變化相(xiang)關的風(feng)(feng)險(xian)占據了一半。
圖(tu)片來(lai)源: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Risks Perception Survey 2022-2023
“新的(de)風險報告說(shuo)得很清(qing)楚,氣候(hou)(hou)變(bian)化(hua)(hua)的(de)沖(chong)擊是短期(qi)和長期(qi)的(de)最高(gao)風險之一。”國際公(gong)益(yi)組織全(quan)球公(gong)民的(de)副(fu)總(zong)裁弗里德里克·羅德爾對(dui)《每日經(jing)(jing)濟(ji)新聞》表示,“氣候(hou)(hou)變(bian)化(hua)(hua)已(yi)經(jing)(jing)十(shi)分緊(jin)急,所以我今年第(di)一次來到達沃斯現場。”
跟(gen)著(zhu)參會的大人(ren)物們一起來到達沃斯的,還有各(ge)類氣(qi)候(hou)政策倡(chang)導人(ren)士、抗議組織和(he)科學家團體。他們在會場周邊舉(ju)辦各(ge)種各(ge)樣的活動,希(xi)望自己的聲音(yin)能(neng)傳遞進安保重重的達沃斯會場。
“有人說來達沃斯為極端貧困和氣候變化呼吁是來錯了地方,實際上完全相反:達沃斯是權力和金錢匯聚的地方。如果我們想要在2023年取得進展,為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做準備,這里就是開始的地方。” 羅德爾表示。
羅德爾參與的(de)達沃斯活動 圖片來源:受訪(fang)者供圖
倫敦大學學院的地理系博士生法比恩·穆斯塔(Fabien Moustard)今年也是第一次來到達沃斯現場。他來參加的是“北極基地營”(Arctic BaseCamp)的倡議活動。多年前,“北極基地營”的(de)創立(li)者、埃克塞(sai)特大學可持續發展教授Gail Whiteman發現,達沃斯論壇期間的(de)酒(jiu)店和活(huo)動場所(suo)太貴了,她索性把(ba)北極科考用的(de)營地(di)帳(zhang)篷搬到達沃斯,既(ji)可以辦活(huo)動,又能睡覺(jue)。
“我們想傳達的核心信息是,發生在北極的事情不會只停留在北極。” 法比恩對(dui)《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北(bei)極的變(bian)暖(nuan)速度(du)是(shi)地球平均(jun)速度(du)的4倍,這(zhe)對(dui)大(da)氣環流(liu)造成了(le)影響。去年(nian)歐(ou)洲的熱浪(lang)就跟高空急流(liu)受擾(rao)亂有(you)關。北(bei)極的變(bian)暖(nuan)增加了(le)全球極端(duan)天氣事件發生(sheng)的概率。”
法(fa)比恩表示,對于科(ke)(ke)學(xue)家(jia)而(er)言,最(zui)希望(wang)看到(dao)的(de)是科(ke)(ke)學(xue)研(yan)究能夠(gou)進入(ru)決策者的(de)視野。他也希望(wang)通過在現場(chang)發(fa)聲,能夠(gou)為自己(ji)的(de)氣候科(ke)(ke)研(yan)項目爭取(qu)到(dao)更多(duo)資金支持。
在今年(nian)的達沃斯論壇上(shang),氣候變(bian)(bian)化確(que)實已(yi)經(jing)成為了中(zhong)心話題之一,超過三分之一的會場論壇都與氣候變(bian)(bian)化相關(guan)。
達沃斯風險報告的評估契合科學家的預測。據英國《衛報》1月16日報道,英國氣象局的初步預測顯示,由于2023年晚些時候將再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全球出現極端氣候現象的風險將隨之增加,2023年的全球氣溫將高于2022年,2024年更有可能創下新的全球最高氣溫紀錄。
2015年(nian),《巴(ba)黎協定(ding)》定(ding)下了本世紀末將全球(qiu)變(bian)暖控制(zhi)在1.5攝氏度(du)以(yi)下的(de)理想目標,而目前的(de)升溫已(yi)經達(da)到1.2攝氏度(du)。英國氣(qi)象局的(de)專(zhuan)家認為,在厄爾尼諾(nuo)的(de)影響(xiang)下,未(wei)來5年(nian)升溫突(tu)破1.5攝氏度(du)的(de)可能(neng)性(xing)已(yi)經達(da)50%。
“即便我們能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未來還會有更多、更嚴重的天氣事件,這些事件我們從未經歷過,也沒有作好應對的準備。” 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高級科學家、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張學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舉例來說,很多城市的下水道系統、水壩等基礎設施是按照老舊標準來修建的,當時氣候變化還不是問題,但已經難以應對現在的氣候狀況。要把基礎設施提升到適應目前狀況的標準,是一項非常艱巨的挑戰。”
更令人(ren)擔憂的(de)(de)是,當(dang)前全球面臨(lin)的(de)(de)地緣(yuan)政治沖(chong)突和(he)經濟衰退(tui)隱憂,已(yi)經和(he)極端天氣事件等氣候風(feng)險相(xiang)互(hu)糾纏(chan),極有可能形(xing)成合力,對(dui)脆(cui)弱的(de)(de)發(fa)展中國家形(xing)成劇烈沖(chong)擊。據達沃斯報告,在25個(ge)中低收入國家里,自然災(zai)害與極端天氣事件都是前五大風(feng)險之一。
“自新冠(guan)疫情暴發以來,包括(kuo)極端(duan)天氣頻發、地緣沖(chong)突在內的全球(qiu)多重危機,給(gei)世界(jie)上最貧(pin)困(kun)的人群(qun)造(zao)成了巨(ju)大損失,導(dao)致全球(qiu)過去20年間在消除可預防疾(ji)病、改善教(jiao)育、實現性別(bie)平等(deng)和(he)減貧(pin)等(deng)領域(yu)取(qu)得的進(jin)展陷入停滯甚(shen)至倒退,” 蓋茨基(ji)金會北(bei)京(jing)代表(biao)處首席代表(biao)鄭志杰(jie)對《每(mei)日經濟新聞》表(biao)示。
氣候與糧食安(an)全的(de)交織是最(zui)突出的(de)風險(xian)之一(yi)。2022年(nian)巴基斯(si)坦的(de)洪災(zai)(zai)被普(pu)遍視為該(gai)國歷史上(shang)最(zui)嚴重的(de)氣候災(zai)(zai)難(nan),共影響到(dao)3300萬人(ren),造成1700人(ren)死亡。據《日本經(jing)濟新聞》報道,巴基斯(si)坦的(de)洪災(zai)(zai)破壞了超80萬公頃的(de)農田,在(zai)巴基斯(si)坦通脹率高達27%的(de)創紀錄水平上(shang),糧食價格(ge)仍然大幅上(shang)漲。
進(jin)入(ru)2023年(nian),兩大糧(liang)食(shi)出口國(guo)俄烏(wu)之間(jian)的沖突仍未結束,而化肥價(jia)格(ge)飆升的影(ying)響開始顯現。據世(shi)界糧(liang)農組織,在高度依賴從俄烏(wu)兩國(guo)進(jin)口糧(liang)食(shi)的東北非,由(you)于預計2023年(nian)旱災和水資源匱(kui)乏持續(xu),糧(liang)食(shi)不安全的嚴重程度將加劇。
“氣(qi)候(hou)(hou)變化給許(xu)多地(di)區帶來了一場前(qian)所未(wei)有(you)(you)的(de)糧食(shi)和經濟危機。全球有(you)(you)超過(guo)20億人依靠(kao)小規模農(nong)業種植獲得食(shi)物和收入(ru),他(ta)們(men)是受氣(qi)候(hou)(hou)變化影響最大的(de)群(qun)體,但只有(you)(you)不到2%的(de)氣(qi)候(hou)(hou)資金用(yong)于(yu)幫助(zhu)他(ta)們(men)適應氣(qi)候(hou)(hou)變化帶來的(de)影響。”鄭志杰表示。支持撒(sa)哈拉以南(nan)非洲和南(nan)亞(ya)的(de)農(nong)業發展(zhan)、幫助(zhu)當地(di)小農(nong)戶(hu)適應氣(qi)候(hou)(hou)變化,是蓋茨基金會的(de)重點工作領域。
在(zai)(zai)(zai)達沃(wo)斯(si)論壇(tan)期間舉行(xing)的(de)(de)一(yi)(yi)場關(guan)于氣(qi)候變化的(de)(de)活動上(shang),一(yi)(yi)名來自巴(ba)基(ji)斯(si)坦(tan)的(de)(de)參(can)會人(ren)員向(xiang)臺上(shang)的(de)(de)嘉(jia)賓拋出(chu)了(le)一(yi)(yi)個尖(jian)銳問(wen)題(ti):巴(ba)基(ji)斯(si)坦(tan)已經在(zai)(zai)(zai)去年(nian)遭(zao)遇了(le)大洪(hong)水的(de)(de)氣(qi)候緊急事(shi)(shi)件,部分地區洪(hong)水仍未消退(tui),到現在(zai)(zai)(zai)還有很多人(ren)住在(zai)(zai)(zai)帳(zhang)篷里(li)。在(zai)(zai)(zai)達沃(wo)斯(si)嘉(jia)賓暢談(tan)氣(qi)候變化之際,他想知(zhi)道(dao)的(de)(de)是(shi),像(xiang)巴(ba)基(ji)斯(si)坦(tan)這樣的(de)(de)發展中國家,如何才(cai)能為下(xia)一(yi)(yi)次極端天氣(qi)事(shi)(shi)件做好(hao)準(zhun)備?
據聯(lia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si),巴基(ji)斯(si)坦的(de)災后重建需要超過(guo)160億美元的(de)資金,雖然國際(ji)社會已經承諾了(le)90億美元資金,但缺口仍然很大。
回(hui)答提(ti)問(wen)(wen)的(de)(de)埃及國(guo)際合作(zuo)部長(chang)拉尼婭•阿爾瑪莎特(te)坦承,在去年(nian)埃及召開的(de)(de)第二十七(qi)次聯合國(guo)氣候(hou)變化(hua)大會(hui)(COP27)上,對氣候(hou)變化(hua)造成的(de)(de)損(sun)失和損(sun)害(Loss and Damage)進行(xing)補償的(de)(de)問(wen)(wen)題(ti),終于(yu)從多年(nian)的(de)(de)邊緣(yuan)議(yi)題(ti)變為(wei)主(zhu)要議(yi)程,但如何就資金做出(chu)安排仍(reng)未(wei)有實(shi)質性(xing)進展。
“多年前(國際社(she)會(hui))就做出過很多承諾,假如這些適應(ying)氣候變化(hua)的(de)項(xiang)目能夠充(chong)分實施,(巴基斯坦(tan))不會(hui)面臨現(xian)在的(de)情況,” 阿爾瑪莎特表示。
圖(tu)片(pian)來源(yuan):WEF網站
同在這一場活動上,與會的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直言不諱地表示,要避免科學家所預言的氣候變化最糟糕后果,最重要的就是“錢、錢、錢”。
“所以我(wo)們要如何達成(cheng)目標?過去幾年我(wo)學(xue)到的(de)經驗(yan)(yan)、我(wo)在擔任(ren)(美國)國務卿時學(xue)到的(de)經驗(yan)(yan),并且不斷強化的(de)一點就是:錢、錢……錢。”克里表示。
達沃斯(si)會場并非協商國(guo)際氣候資金的(de)正式場合,但齊(qi)聚一堂的(de)全球(qiu)財富精英(ying)和(he)企(qi)業領袖帶來了可供撬動的(de)資源(yuan),而慈善(shan)成(cheng)為突破的(de)入手處。
今年的達沃(wo)(wo)斯論(lun)壇正式發起了一項名為“GAEA”的倡議,希望將全球(qiu)主要慈善組織聚集在一起,為應對(dui)氣候變化投入更多的資源(yuan)。據達沃(wo)(wo)斯組織方(fang)數據,2021年慈善領(ling)域共籌得8100億美(mei)元資金,但只有2%被(bei)用于減排行動(dong)。
在達沃斯(si)論壇(tan)開(kai)幕日當(dang)天(tian),蓋茨基(ji)金會(hui)CEO馬克·蘇斯(si)曼宣布,基(ji)金會(hui)將(jiang)2023年預算(suan)提(ti)升(sheng)至83億美元,這是該基(ji)金會(hui)歷史上(shang)(shang)最大規模的年度預算(suan)。在去(qu)年的COP27上(shang)(shang),蓋茨基(ji)金會(hui)承諾在四年內(nei)提(ti)供(gong)14億美元,幫助農民建立起更能抵(di)御(yu)氣象災害的糧食體系。
全球公民的羅德爾認為(wei),除了慈善之外,參加達沃斯(si)的精英還(huan)應該為(wei)氣(qi)(qi)候資(zi)金做出(chu)更多的行動。她(ta)表示,其實私人部門、政府(fu)部門和(he)慈善基金三(san)方的資(zi)金加起來,足以應對貧(pin)困、氣(qi)(qi)候變化和(he)不平等的問題,領袖(xiu)人物需要拿出(chu)魄力和(he)勇氣(qi)(qi)來啟(qi)用(yong)這些資(zi)金。
“我們需要的是一項拯救地球的‘馬歇爾計劃’,但達沃斯看起來還是一切照舊的樣子。” 羅德爾表示(shi),“時(shi)間緊迫,今年的COP28可能(neng)是人(ren)類守住1.5攝氏度控(kong)溫(wen)目標的最后一次機會了。”
封面(mian)圖片來源:世界經(jing)濟論壇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yan)禁轉載(zai)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xi)望(wang)作品(pin)(pin)出現(xian)在本(ben)站(zhan),可聯(lian)系我們(men)要求撤(che)下(xia)您(nin)的作品(pin)(pin)。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