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ji)新聞 2023-06-21 15:49:04
每(mei)經編輯|段煉
明星帶貨在近(jin)幾(ji)年越來越常見(jian)。公眾人物用自(zi)己的(de)影響力為觀眾推薦優質商(shang)品原是雙贏,但在帶貨過程中,也(ye)要(yao)注(zhu)意自(zi)身言行,避免“禍從口出”。
近日,知名女星黃圣依和其丈夫楊子的(de)直播帶(dai)貨(huo)言論就引發了網友的(de)不滿,沖上熱搜(sou)。


圖(tu)片(pian)來源(yuan):視(shi)覺中國
黃圣依夫婦直播言論引爭議
網友:真飄了
據大象(xiang)新聞(wen),6月19日,有網(wang)友在網(wang)絡平臺發布(bu)一段(duan)錄音稱,女(nv)星黃圣(sheng)依丈夫楊子直播(bo)帶貨時的一番(fan)言(yan)論引起網(wang)友不(bu)滿。
在(zai)直(zhi)播帶貨過程中,為了推(tui)銷商品(pin),吸引(yin)觀眾(zhong)下單,楊子情緒激(ji)動(dong)聲嘶力(li)竭地喊道(dao):“如果你的(de)孩子聽見別的(de)孩子在炫耀(yao),他的(de)父(fu)母(mu)帶他去了迪士尼(ni),而(er)你沒有帶,他的(de)自卑心可能(neng)由此而(er)生。當我們說不(bu)要(yao)自卑,要(yao)陽光,要(yao)天天向(xiang)上的(de)時候,請問我們為孩(hai)子(zi)做了(le)什么(me)?如果(guo)孩(hai)子(zi)有這樣的(de)心(xin)情,你不(bu)會(hui)心(xin)痛嗎?”

楊子此(ci)番的(de)言(yan)論,立刻引發(fa)網友(you)不滿。有網友(you)稱(cheng)這種帶(dai)貨(huo)方(fang)式實在是太讓人反感了,“難(nan)道去了迪(di)士尼就(jiu)高人一等了”“言語(yu)里充滿歧(qi)視,真飄了”




也有人認為(wei),每個人的經濟基礎是(shi)不同的,對(dui)非上海本地游(you)客來說,去迪士尼(ni)的成本很高,實在沒必(bi)要這么說。




也有網(wang)友呼吁,國家(jia)應該整頓直(zhi)播帶貨,提高(gao)帶貨門檻,讓主(zhu)播對說過的話負責。




公開資料顯示,生于1975年的楊子(zi)除了其明星演員身份外,還在家族(zu)企業中任職,他是國內知名民營企業中國巨力集團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17%。此外他還是巨力影視傳媒有(you)限(xian)公司董(dong)事長。


據北京晚報,楊氏家族發跡于河北徐水,家族五個兄弟姐妹掌控著巨力集團,楊子是楊家的第三子,有一對孿生哥哥楊建忠和楊建國,還有兩個姐姐楊會德、楊會茹。楊子的哥哥楊建忠和楊建國是家族事業的開拓者和主要管理者。
巨力集團旗下擁有A股上市公司巨力索具(SZ:002342),目前總市值近40億元。而楊子擔任董事長的巨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實繳資本達2.5億元,黃圣依在其中持股10%。

媒體:槽點密集,傲慢無禮
對此,極目新聞評論稱:短短一番話,槽點密集,傲慢無禮,邏輯缺失,令人忍不住翻白眼。
首先,目前內地只有上海有迪士尼,對于很多不在上海的家庭而言,帶孩子去一趟迪士尼,門票交通住宿,要花的費用不算低,時間也需要專門安排,并不是說想去立刻就能去。暫時沒去或者沒打算去,都是正常的,沒什么可指責的。而且,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那么渴望去迪士尼,也許有人喜歡其他的游樂方式。為了帶貨,強行將去迪士尼和孩子心理健康聯系起來,過于牽強附會,不可理喻。
而且,這番話背后的意思,明顯是在說,家長唯有在物質上去滿足了孩子的攀比心和虛榮心,才是對孩子好,才是愛孩子。這顯然是奇談謬論!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物質上的給予和照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愛護。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同,父母不可能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望,更不應該一味迎合和助長孩子的攀比心,一味縱容孩子物質上的欲望,甚至刻意鼓勵他們去追求奢侈享樂,這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可能讓他們染上驕縱懶惰的不良習氣。楊子和黃圣依身為明星,身為父母,為了帶貨,在公開平臺做出這樣的價值引導,實在是太缺乏常識,太缺乏社會責任感了。
有些明星總覺得自己有光環,有流量,帶貨就是“紆尊降貴”,又想賺直播風口的錢,又不愿意沉下心來做功課,真誠地面對消費者,所以說話張口就來,動輒雷語頻出,質量還總出問題。帶貨帶不出好口碑,還總在惹出各種令人不快的爭議,實在是令人糟心,讓人無語。
帶貨不是(shi)(shi)一(yi)(yi)個沒有門(men)檻的工作(zuo),也不是(shi)(shi)明星(xing)賺(zhuan)外快的“肥田”,要踏(ta)足這(zhe)一(yi)(yi)領(ling)域,還是(shi)(shi)拿出誠意和專業度來,別總是(shi)(shi)一(yi)(yi)副(fu)“外行(xing)”的樣子,說一(yi)(yi)些雷(lei)言雷(lei)語,更別把粉絲當成無腦的“韭菜”。
明星帶貨“翻車”時有發生
官方已出臺多項政策
近年來,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眾多明星紛紛試水直播帶貨,試圖將自身的流量變現。然而隨之而來的則是不時出現的“帶貨翻車”。前有“嘎子哥”、戚薇、婁藝瀟(xiao)、辰亦(yi)儒、李金銘等部分明(ming)星被質(zhi)疑(yi)虛假(jia)宣(xuan)傳或(huo)是售(shou)假(jia),后有張(zhang)雨綺(qi)帶(dai)貨時稱“699元買不了襪子(zi)”被全網(wang)聲討(tao),不少明(ming)星在直播帶(dai)貨這個名利場(chang)里栽了跟頭,留下一地雞毛。
此前(qian),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yang)網信辦、文化和旅(lv)游部、廣電(dian)總局、銀(yin)保監會、證監會、國(guo)家(jia)電(dian)影(ying)局等七(qi)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bu)規范(fan)明(ming)星廣告(gao)代言活動(dong)的(de)指導(dao)意見》(以下簡(jian)稱《意見》)。
《意見》指出,近年來,部分知名藝人、娛樂明星、網絡紅人等(以下統稱明星)違法代言、虛假代言甚至在代言活動中宣揚錯誤觀念;部分企業信奉流量至上,選用違法失德明星為產品代言;個別媒體把關不嚴,放任違法失德明星參與廣告代言活動。這些廣告代言領域亂象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污染社會風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意見》表示,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明星廣告代言行為規則,加強廣告導向監管,強化明星自我約束,規范明星廣告代言行為。
中消(xiao)協也指出,今年重點關注直播帶貨(huo)、預付式消(xiao)費、大數據“殺熟”等問(wen)題。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ju)公布的《互聯(lian)網廣告管理辦法》也已于2023年(nian)5月(yue)1日起施行。對于社會各界詬(gou)病比較集中的互聯(lian)網廣告問題,如彈出廣告“過多過濫”、直(zhi)播賣(mai)貨亂象頻出、明(ming)星網紅虛假代言等(deng),《辦法》都予以進一步規(gui)范,著(zhu)力增強(qiang)互聯(lian)網廣告監管的力度(du)。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分析指出,“近兩年不斷爆出網紅、明星直播帶貨翻車的事件,《辦法》對于直播各個環節主體責任和義務的明確,有助于當下對直播亂象的治理。”劉俊海說。
專家提醒,消費者要擦亮眼睛,應當理性消費、避免沖動性消費。可以在多個平臺進行對比后下單,要謹慎選擇直播平臺,盡量在官方旗艦店購買商品。
另外,不要盲(mang)目追星(xing),對于明(ming)星(xing)直播帶貨也要多觀察、多比較,購物后留好(hao)購物憑證等相關證據,以便發現問題(ti)后積極維權。
編輯|段煉 杜恒峰(feng) 杜波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ji)新聞綜合自新聞坊、上觀新聞、大象新聞、極目新聞、紅網、北京(jing)晚(wan)報、公(gong)開資(zi)料等(de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xin)聞(wen)》報社(she)授(shou)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xi)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