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 2025-08-14 12:30:59
每經編輯|程鵬
據極目新聞8月14日報道,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廣州東站即將下架站內商店的泡面,此事引起熱議。8月11日,發布者再次發文稱,廣州(zhou)東(dong)站內的商店已停售泡面(mian),改(gai)為售賣(mai)拌面(mian),并附上照(zhao)片佐證。
圖片來源:極目新聞
拍攝于11日的照片顯示,超市貨架上陳列著多款拌面產品,未見泡面蹤影。對此,有網友猜測此舉可能與泡面帶湯水、氣(qi)味較(jiao)重有關。
發布(bu)者介紹,這些照片是在(zai)東站拍攝的。鐵路12306官網曾(ceng)提醒,旅客(ke)列(lie)車車廂屬于封(feng)閉(bi)空間。為創造(zao)良好旅途環境,確保空氣清(qing)新,旅客(ke)在(zai)乘(cheng)車期(qi)間,請不(bu)要食用榴(liu)蓮(lian)、方便面等有濃重氣味的食品。
8月13日,廣州東站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證實,目前站內商店的泡面已全(quan)部下架,如有需要可(ke)以前往站外購買(mai)。暫時(shi)不(bu)清楚原因和(he)是(shi)否改賣拌(ban)面,他(ta)們會將(jiang)相(xiang)關問詢上(shang)報。
對此,12306客(ke)服表示,不掌(zhang)握這方面的(de)消息。截至(zhi)發稿,記(ji)者尚未收到(dao)廣州東(dong)站的(de)進一(yi)步(bu)回應。
高鐵上能(neng)不(bu)能(neng)吃(chi)泡面? 曾(ceng)多次引發熱議
這已不(bu)是第一次因“高鐵上能(neng)不(bu)能(neng)吃泡面”引發熱議。
今年7月,有網(wang)友(you)發帖(tie)稱,高鐵車(che)廂對方便面的使用有相關提(ti)醒,“旅客(ke)在乘(cheng)車(che)期間,請不要(yao)食用榴(liu)蓮、方便面等有濃重氣(qi)味的食品”。12306上(shang)海客服人員表示:“我們沒有(you)(you)什么要求,也(ye)沒有(you)(you)規定不允許在車上(shang)吃(泡面(mian)),如果(guo)旅(lv)客想(xiang)吃,沒有(you)(you)額外限制。”他補充(chong)道,旅(lv)客可以(yi)(yi)自帶食物,也(ye)可以(yi)(yi)購買列(lie)(lie)車上(shang)的餐食,但列(lie)(lie)車是否供應泡面(mian),還(huan)需以(yi)(yi)相(xiang)關列(lie)(lie)車的實際服務為準。
另據報道,全國鐵路客戶(hu)服務熱線相關工作人(ren)員(yuan)表示,不含加熱包的普通方便面可正(zheng)常攜(xie)帶上車,但建議乘(cheng)客在列車上盡(jin)量(liang)選擇味道較小的食物,以免影響(xiang)其他乘(cheng)客。
12306官網顯示,旅(lv)客(ke)(ke)在(zai)乘車期(qi)間(jian)(jian)的用餐注意(yi)事項中指出:旅(lv)客(ke)(ke)列(lie)車車廂屬于封閉空間(jian)(jian)。為創造良(liang)好旅(lv)途(tu)環境,確(que)保空氣(qi)清(qing)新,旅(lv)客(ke)(ke)在(zai)乘車期(qi)間(jian)(jian),請(qing)不(bu)要(yao)食(shi)用榴(liu)蓮、方便面等有濃重氣(qi)味(wei)的食(shi)品(pin)。為避免產生大量水霧,防(fang)止發生燙傷,也(ye)請(qing)您不(bu)要(yao)在(zai)途(tu)中食(shi)用自嗨鍋、自熱米(mi)飯等具有自加熱功能的套餐。
2024年3月,有市民反映,上海(hai)虹橋(qiao)高鐵站商業區不售賣方便面。對此,中國鐵(tie)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si)回應:根(gen)據國鐵(tie)集團《鐵(tie)路旅(lv)客(ke)(ke)運(yun)輸(shu)服(fu)務質量規(gui)范(fan)》相(xiang)關規(gui)定(ding),方(fang)便(bian)面屬于可能嚴重影響列(lie)車環(huan)境衛生的食品。為(wei)維護高鐵(tie)車站和列(lie)車環(huan)境衛生,使廣大(da)旅(lv)客(ke)(ke)享受到更(geng)為(wei)優質的服(fu)務,管內所有高鐵(tie)車站均不售賣方(fang)便(bian)面食品,但(dan)旅(lv)客(ke)(ke)可自行攜帶。不便(bian)之處,敬請諒解!
未密封(feng)好(hao)的榴蓮(lian)、臭豆腐
螺螄粉等不能帶上車
據新京報今(jin)年7月(yue)20日的一篇報道,在《鐵路(lu)旅客(ke)禁止、限制攜帶(dai)和托(tuo)運(yun)物品目錄》中(zhong),將“有(you)強(qiang)烈刺激性氣味(wei)(wei)或者有(you)惡臭等異味(wei)(wei)的物品”列為禁止托(tuo)運(yun)和隨(sui)身(shen)攜帶(dai)的物品。
據鐵路部門介紹,屬于(yu)此范疇內(nei)的常(chang)見食品包括(kuo)未密封好的榴蓮、臭(chou)豆腐(fu)、螺螄粉等,這些(xie)都(dou)屬于氣味較大(da)的食物,不可以攜帶(dai)上車,在(zai)進(jin)站安檢環節會(hui)提醒旅客進(jin)行處置。不過(guo),對于“泡面”能否(fou)帶上車食用,其實沒有進行明(ming)確的要求(qiu)。
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自熱類食品的興起,自熱火鍋、自熱米飯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只需要倒上點水就能吃上口熱乎飯,也讓很多人感覺很便利。不過,鐵路部門表示,這樣自熱食品的加熱包也是不能帶上高鐵列車的。主要是由于其加熱包主要原料為鎂鋁粉,加熱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可能引發濃烈煙霧觸發報警器,甚至導致高鐵減速行駛,因此(ci)這些加熱(re)包也是不允許(xu)被帶上列車的(de)。
鐵路部門(men)的(de)(de)相關工作(zuo)人員(yuan)告訴記者,因為高鐵列車(che)的(de)(de)運(yun)行時間短(duan),會有旅客(ke)頻繁上(shang)下車(che)的(de)(de)情況,如果上(shang)一位(wei)旅客(ke)到(dao)站后(hou)因為食(shi)(shi)用了異味(wei)較大(da)的(de)(de)食(shi)(shi)物或者將一些湯汁液體遺灑(sa)到(dao)小桌板、座(zuo)椅和地面上(shang),會對后(hou)續乘坐該座(zuo)位(wei)的(de)(de)旅客(ke)造(zao)成很大(da)的(de)(de)不便。
同時,也(ye)有(you)很(hen)多(duo)高鐵(tie)列車(che)(che)抵達終點后,很(hen)快會(hui)變換車(che)(che)次,跑(pao)反方向的折(zhe)返車(che)(che)次。特別是在節(jie)假日、暑運等客流高峰期間,留給工作人(ren)員進行車(che)(che)廂(xiang)內(nei)保潔的空余時間十分有(you)限(xian),而高鐵(tie)車(che)(che)廂(xiang)內(nei)較(jiao)為密閉,泡面等氣味較(jiao)大的食物(wu)散(san)發出的味道(dao)也(ye)不(bu)易消散(san)。
不建議旅(lv)客在(zai)高鐵(tie)列車(che)上食(shi)用泡面(mian)(mian)的另(ling)一個重要原因(yin)是(shi)安全因(yin)素。由于高鐵(tie)列車(che)的座椅靠背(bei)(bei)可以向后(hou)(hou)傾(qing)倒至比較大的角度,而(er)旅(lv)客食(shi)用泡面(mian)(mian)時基本上也(ye)都是(shi)將泡面(mian)(mian)放在(zai)自己(ji)身前(qian)的小桌板上。旅(lv)客因(yin)調整(zheng)座椅靠背(bei)(bei)時未(wei)留意后(hou)(hou)方(fang),導致后排旅客(ke)被(bei)打翻的(de)泡面燙傷的(de)案例(li)也出(chu)現過很多(duo)次,因此,建(jian)議旅客(ke)在高鐵列(lie)車上食用泡面時要格外謹慎小心,避免被(bei)燙傷。
有網友表示
“方便面(mian)和旅途最配(pei)”
也有網友說
“沒有窗(chuang)戶確實很難聞(wen)”
你怎么看?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jue)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極目新聞(記者:杜光(guang)然)、新民晚報、澎湃新聞、新京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du)者(zhe)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nin)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nin)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