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 2025-09-12 18:01:20
9月12日,距(ju)官宣進入新能源(yuan)汽(qi)車(che)行業兩周,追(zhui)(zhui)覓(mi)汽(qi)車(che)完成首輪融資(zi)。追(zhui)(zhui)覓(mi)科(ke)技(ji)方面(mian)表示,本(ben)輪融資(zi)將(jiang)與(yu)德(de)國(guo)建廠計劃協同(tong),實(shi)現全(quan)鏈條全(quan)球化(hua)閉環。追(zhui)(zhui)覓(mi)汽(qi)車(che)將(jiang)采取“中國(guo)研(yan)發(fa)、德(de)國(guo)制造、全(quan)球銷售”路(lu)徑,首款車(che)型對標布加迪(di)威龍,瞄準超豪華純(chun)電(dian)市場(chang)。不過,追(zhui)(zhui)覓(mi)科(ke)技(ji)在(zai)資(zi)金(jin)實(shi)力(li)(li)方面(mian)與(yu)傳統車(che)企和頭(tou)部(bu)造車(che)新勢力(li)(li)相比仍有差距(ju),融資(zi)進展較慢或成挑戰(zhan)。
每(mei)經(jing)記者(zhe)|孫(sun)桐(tong)桐(tong) 每(mei)經(jing)編輯|裴健如
9月12日,距官宣剛(gang)過(guo)兩(liang)周,追(zhui)覓汽車(che)已完成首輪融資,或(huo)成為(wei)最快實現首輪融資的造車(che)企業。
追(zhui)覓(mi)科技方面透露,對追(zhui)覓(mi)汽車而言,本輪融資將與德(de)國建廠計劃形成戰略協同,助力(li)其實(shi)現從(cong)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到銷售服務的全鏈條全球化閉環。
此前,追覓科技官宣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計劃打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車”,并將于2027年(nian)推出(chu)首款對標布加迪威龍的超豪華純電車型。
根據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信息,追覓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專注智能生活家電的全球化科技公司,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掃地機器人、無線吸塵器、智能洗地機、高速吹風機等,目前已覆蓋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追覓科技營收規模已超100億元。
“追(zhui)覓(mi)科(ke)技(ji)在消費(fei)電(dian)子和智(zhi)能(neng)家電(dian)領(ling)域(yu)有著(zhu)多年(nian)優(you)勢,長期關(guan)注用戶(hu)需(xu)求和用戶(hu)感受。追(zhui)覓(mi)認為(wei),科(ke)技(ji)可以改變生活(huo),也希望能(neng)為(wei)用戶(hu)提供一種(zhong)全新(xin)的(de)出(chu)行體(ti)驗或生活(huo)解決方案。”對于造車的(de)初(chu)衷,追(zhui)覓(mi)汽車相關(guan)負責人向《每日(ri)經濟新(xin)聞》記(ji)者如此表示。
造車路徑:中國研發、德國制造、全球銷售
據了解,追覓的造車計劃可以追溯至12年前。當時,創業團隊評估認為,進軍汽車賽道門檻太高,需200億元的啟動資金,不適合用來初次創業。但如今,追覓團隊認為,時機成熟,公司可以踏入造車這個“檢驗自身綜合能力的終極戰場”。
作為跨界玩家,追覓科技將采取“中國研發、德國制造、全球銷售”的造車路徑。“追覓的這套打法還是有機會的,就像其他行業也有一些公司不在國內做,但是借助全球資源殺出了一條血路。例如,傳音等中國企業,借助中國的供應鏈優勢,利用海外沒有被滿足的市場機會,取得了成功。”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xue)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就在幾天前,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攜團隊赴德國,為追覓汽車進行工廠選址,這是中國科技企業首次在歐洲高端制造腹地落地綜合性工廠。目前,追覓汽車正在毗鄰特斯拉德國工廠所在地進行建廠選址,新工廠面積預計是特斯拉柏林工廠的1.2倍。
追(zhui)覓(mi)汽(qi)車(che)方(fang)面(mian)表示,選址(zhi)于此,為追(zhui)覓(mi)汽(qi)車(che)在歐(ou)洲乃至全球(qiu)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追(zhui)覓(mi)汽(qi)車(che)未來將(jiang)有機會直接與當地品牌共享汽(qi)車(che)核心(xin)零部件的本(ben)地化供應(ying)網(wang)絡,大幅縮短研發周期的同(tong)時降低物流成本(ben),并(bing)將(jiang)網(wang)絡高效覆蓋(gai)整個歐(ou)洲。
此外,在追覓汽車看來,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巨大優勢,也是其進軍海外的底氣之一。在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中國品牌的產品與海外絕大多數車企形成了“代際差”,快速的(de)技術(shu)迭(die)代與對(dui)用(yong)戶的(de)深度洞察(cha),讓中國在這一領域的(de)研(yan)發水(shui)平處于絕對(dui)頭部。
“逆勢”切入超豪華純電賽道,勝算幾何?
按(an)照計劃(hua),追(zhui)覓科技首(shou)款車型將對標布(bu)加迪威龍(long),瞄準(zhun)超豪華純電動(dong)車市場。
“不同于當前的傳統超豪華品牌,追覓團隊打造的超豪華品牌將結合中國智能化浪潮下的技術優勢,將產品打造為擁有生命力和成長性的AI智能終端。結束‘冰冷機器’時代(dai),開啟(qi)超豪華(hua)汽(qi)車的‘智能交(jiao)互(hu)’時代(dai)。”上述追覓(mi)汽(qi)車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近年來,全球超豪華車市場整體較為低迷,市場增長乏力。數據顯示,2024年,除法拉(la)利、蘭博基(ji)尼(ni)全球銷量(liang)(liang)小(xiao)幅增長外(wai),賓利、阿斯頓?馬丁、保時捷、瑪莎拉(la)蒂等(deng)多(duo)數品牌(pai)銷量(liang)(liang)下滑(hua)。追覓在此時入局,能有多(duo)大勝算(suan),也是業內熱議的(de)話(hua)題。
“目前來看,超豪華汽車市場在電動智能化領域相對空白,追覓入局還是有機會的。如果在中國造的話,可能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在德國生產,把自身定義成一個全球的超豪華品牌,利用中國和全球的資源去打造,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市場機會。至于能否成功,取決于它的團隊執行能力,以及設計的產品能否打動相應的消費群體。”紀雪洪向記者表(biao)示。
紀雪洪指出,超豪(hao)華汽車(che)(che)品(pin)(pin)牌(pai)(pai)(pai)需要長期的(de)歷史(shi)積淀和(he)品(pin)(pin)牌(pai)(pai)(pai)建設,消費者對(dui)于超豪(hao)華汽車(che)(che)品(pin)(pin)牌(pai)(pai)(pai)的(de)認(ren)可不僅僅在(zai)產品(pin)(pin)本身,更在(zai)于品(pin)(pin)牌(pai)(pai)(pai)所代(dai)表(biao)的(de)文(wen)化和(he)價值觀。對(dui)追覓汽車(che)(che)而言,在(zai)異國市場從零做(zuo)起一個超豪(hao)華品(pin)(pin)牌(pai)(pai)(pai),如何去整合資源、塑造(zao)品(pin)(pin)牌(pai)(pai)(pai)形(xing)象,挑戰較大。
“過往技術在汽車上有很強的復用性”
目前,國內新(xin)能(neng)源(yuan)(yuan)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市(shi)場(chang)(chang)增速(su)逐(zhu)漸(jian)放緩,行業“淘汰(tai)賽(sai)”正(zheng)在提(ti)速(su),部(bu)分(fen)競爭力較(jiao)弱(ruo)的(de)新(xin)能(neng)源(yuan)(yuan)車企已(yi)經(jing)逐(zhu)漸(jian)被市(shi)場(chang)(chang)淘汰(tai),追覓科(ke)技此時進(jin)入新(xin)能(neng)源(yuan)(yuan)汽車賽(sai)道,無疑將面臨較(jiao)大的(de)市(shi)場(chang)(chang)競爭壓力。
在追覓科技(ji)看來(lai),當(dang)下,中(zhong)國(guo)新能(neng)源汽車產(chan)業的供應鏈和技(ji)術(shu)已(yi)經領先(xian),后(hou)入局者可(ke)以(yi)利用(yong)中(zhong)國(guo)汽車產(chan)業已(yi)經培育出來(lai)的能(neng)力(li),進行高(gao)端化(hua)和全球化(hua)的布局。
“硬(ying)件行業(ye)(ye)的(de)‘后發者’只(zhi)要抓住技(ji)術迭代與市場需(xu)求的(de)節(jie)點,完全有機會(hui)實現(xian)彎道超車。而當前汽車行業(ye)(ye)的(de)電動(dong)化轉型(xing),正是這樣(yang)一個節(jie)點。”追覓科(ke)技(ji)相(xiang)關負責(ze)人表(biao)示。
據(ju)記者了(le)(le)解,追覓汽車團隊已組建了(le)(le)近千人的造(zao)(zao)車團隊,且在持續擴張。一方面,追覓公司內部(bu)培(pei)養了(le)(le)一批在智能硬件領域的核心(xin)骨干,對(dui)高端科技產(chan)品的研(yan)發(fa)、市場有成熟經驗;另一方面,追覓從傳統汽車行業(ye)吸納了(le)(le)眾多資(zi)深(shen)人士(shi),包括整車研(yan)發(fa)、生(sheng)產(chan)制造(zao)(zao)、質量控制、營銷渠(qu)道等(deng)各(ge)條(tiao)線的“老兵”。
追覓汽車認為,追覓過往技術在汽車上有很強的復用性。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追覓科技全球累計申請專利6379件、獲得授權專利3155件。其中,高速數碼電機、AI算法、傳感控制等是其強項。在汽車層面,追覓表示,公司已經在馬達、AI交(jiao)互、智能(neng)座艙(cang)領域(yu)取(qu)得(de)突破(po)性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根據公開信息,蔚來汽車在造車初期就投入了大量資金,截至2024年年底,蔚來汽車累計融資超過1000億元;小米汽車為造車首期投資100億元,并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將達10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de)是,追(zhui)覓科(ke)技發展(zhan)狀(zhuang)態(tai)較(jiao)為良好。9月11日(ri),追(zhui)覓創始人俞浩(hao)在其朋(peng)友圈(quan)回(hui)應稱,“追(zhui)覓現金流充足,經營狀(zhuang)況(kuang)良好。而(er)且最近兩年(nian)(nian)(nian),公(gong)司和(he)其個人還(huan)拿出了50億左右,高價回(hui)購老股,使得持股比例(li)從45%提升至70%。所有退出的(de)投資人都(dou)賺(zhuan)了錢,早(zao)期投資人賺(zhuan)了幾十倍”。此外,追(zhui)覓方面披露2025年(nian)(nian)(nian)上半年(nian)(nian)(nian)營收已遠(yuan)超2024年(nian)(nian)(nian)全年(nian)(nian)(nian)。
業(ye)內人(ren)士認為,在當前新能(neng)源汽(qi)車行業(ye)競(jing)爭激烈的背景下(xia),融(rong)資進展較慢可能(neng)會成為追覓科技(ji)造車的一(yi)大(da)挑戰。未來,追覓科技(ji)需要解決大(da)量(liang)資金投入(ru)、品牌建設以及產(chan)品研發等(deng)一(yi)系列問題(ti),才有可能(neng)在新能(neng)源汽(qi)車行業(ye)中占據一(yi)席之(zhi)地(d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xi)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
歡(huan)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