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18-11-21 15:14:49
其(qi)魯(lu)指(zhi)出:行業內很多(duo)企(qi)業都(dou)把能(neng)量(liang)密度(du)當成(cheng)一(yi)個硬指(zhi)標(biao)在追(zhui)求,也正因為此,出的(de)(de)事故多(duo)。單(dan)純(chun)追(zhui)求能(neng)量(liang)密度(du)是(shi)風險非常高的(de)(de)一(yi)件(jian)事,因為這(zhe)必然犧牲動力電池的(de)(de)安(an)全性、使用壽命。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編輯|文(wen)多
北京大學教授其魯(lu)認(ren)為,國內電動汽(qi)車市場遇到了瓶頸(jing)
圖(tu)片來源(yuan):每(mei)經記者(zhe) 歐陽凱 攝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一次大規模使用鋰(li)(li)電(dian)池(chi)(chi)的(de)電(dian)動公交車(che)開始(shi),中國(guo)(guo)的(de)新(xin)能源汽車(che)業已經(jing)走過了十年。11月21日,在第6屆中國(guo)(guo)(青島)鋰(li)(li)電(dian)新(xin)能源產(chan)業國(guo)(guo)際高峰論壇上(shang),北京大學教授、鋰(li)(li)電(dian)“達(da)沃斯(si)”學術委員會主席其魯指出,十年過去,國(guo)(guo)內電(dian)動汽車(che)市場遇到了瓶頸,必須優先解決鋰(li)(li)電(dian)池(chi)(chi)即電(dian)動汽車(che)的(de)安全(quan)性(xing)和(he)可(ke)靠性(xing)。
在談到(dao)鋰(li)電池(chi)(chi)這些(xie)年(nian)發生的(de)事故時,其魯談到(dao):“這不能全部(bu)歸(gui)咎于電動汽車(che)的(de)鋰(li)電池(chi)(chi),里(li)面各種各樣的(de)原因都有(you)。但是鋰(li)電池(chi)(chi)是新能源汽車(che)的(de)核心零部(bu)件。”
《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dao),10月(yue)31日(ri),市場監(jian)督管理(li)總局(ju)有關負責人曾透露,截至今(jin)年10月(yue),從輿情信息看已發(fa)生新能源(yuan)汽(qi)車起火事件(jian)40多(duo)起。
中國(guo)科學院(yuan)院(yuan)士歐陽明高此(ci)前曾分(fen)析說,電(dian)池熱失(shi)控是(shi)電(dian)動車事故的主因,主要問題(ti)體現為電(dian)池產(chan)品測試驗證不(bu)足,車輛使(shi)用過程中可靠性(xing)惡化,以及充電(dian)安全管理技術水平低下(xia)。
除了頻頻發生的安全事件,電動(dong)汽(qi)車在冬季的續駛里程(cheng)也出現縮短的情況,這些均再度引發市場(chang)對新能源汽(qi)車安全和里程(cheng)的焦慮。
對于電池(chi)能(neng)(neng)量(liang)密度,其魯指出:行業(ye)(ye)內很多企業(ye)(ye)都(dou)把能(neng)(neng)量(liang)密度當成一(yi)個硬(ying)指標在追求(qiu)(qiu)(qiu),也正因為此,出的(de)(de)事(shi)故(gu)多。單純追求(qiu)(qiu)(qiu)能(neng)(neng)量(liang)密度是風險(xian)非常高的(de)(de)一(yi)件事(shi),因為這必然犧牲動(dong)(dong)力電池(chi)的(de)(de)安全(quan)性、使用壽命。當前(qian)國內電池(chi)能(neng)(neng)量(liang)密度與(yu)安全(quan)性已經呈現相反(fan)性,現在經常出現“能(neng)(neng)量(liang)密度300Wh/kg、充(chong)電一(yi)次(ci)行駛(shi)超(chao)過(guo)500公(gong)里,十分鐘快速充(chong)電”等(deng)概念,而(er)這樣追求(qiu)(qiu)(qiu)大排量(liang)、追求(qiu)(qiu)(qiu)充(chong)一(yi)次(ci)電超(chao)過(guo)500公(gong)里的(de)(de)做法(fa),也導(dao)致安全(quan)問(wen)題越來越多。其魯認為,作為基本交通(tong)功能(neng)(neng)的(de)(de)電動(dong)(dong)汽(qi)車,其實續航里程200公(gong)里——最多300公(gong)里,完全(quan)可以滿足人們(men)的(de)(de)日常需求(qiu)(qiu)(qiu)。
“像快速(su)充電的(de)(de)問題,尤其是(shi)10分鐘快速(su)充電,對我們現在來講并不是(shi)很(hen)重要(yao)。大多數的(de)(de)電動汽車,今天充電還是(shi)需要(yao)2小時(shi)、3小時(shi),這(zhe)樣的(de)(de)充電方式也是(shi)非常方便的(de)(de)。高速(su)公路上、街邊(bian)的(de)(de)充電車樁——比如120Wh的(de)(de)充電設(she)施(shi),將來會慢(man)(man)慢(man)(man)多起來的(de)(de)。”其魯表示。
根據高工鋰(li)電的不(bu)完(wan)全統計,僅在今年(nian)9月~11月,動力電池(chi)布局再次(ci)“漲(zhang)潮”,投資總額高達1290億元。
但其魯坦言,諸多幾十億、數百億元的(de)投(tou)資與(yu)產業(ye)規劃中,鮮(xian)見杰出(chu)的(de)戰(zhan)略考(kao)慮、先進的(de)技術產品。他認為(wei),電動汽(qi)車(che)是一(yi)個系(xi)統的(de)工(gong)程,從材(cai)料到電池等,每一(yi)部分都要有一(yi)個最基本的(de)安(an)全要求,這就意味著從研發到戰(zhan)略定位,再到未來制(zhi)定標(biao)準(zhun)方面(mian),需要行(xing)業(ye)內團聚聯合起來,打造一(yi)個共同(tong)的(de)平臺(tai),才能把今(jin)天的(de)劣(lie)勢(shi)變為(wei)優勢(shi),從而助推行(xing)業(ye)健康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xin)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bu)希(xi)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yao)求撤(che)下您(nin)的作(zuo)品(pin)。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