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2-11-20 09:06:47
每(mei)經(jing)記者|張凌霄 每(mei)經(jing)編輯|段(duan)煉 譚玉涵
當地時間(jian)11月17日,據(ju)《金融(rong)時報》報道,由于軟(ruan)銀集團在科技創業公(gong)司投資上的虧損(sun)不斷擴(kuo)大,其創始人兼董事長孫正義個人已虧欠軟銀近50億美元,這也(ye)讓他(ta)所持有的(de)軟(ruan)銀愿景(jing)基金二(er)期股(gu)權變(bian)得不值錢。
過(guo)去一年(nian),軟銀(yin)市(shi)值大(da)幅縮水,幅度超過(guo)了過(guo)去20年(nian)的(de)任何(he)一年(nian),而(er)孫正(zheng)義(yi)的(de)投資也(ye)連續虧損(sun),軟銀(yin)被迫進(jin)入全面(mian)防守(shou)階段。
上周五,在(zai)軟銀公布(bu)第二季度財報之時,孫正義宣布將退出該公司的日常經營,不再出席軟銀的財報會議,并(bing)將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zai)推動其芯片公司ARM的增(zeng)長和上市上。但目前ARM的上市仍(reng)存(cun)在(zai)不確(que)定性(xing),其上市是否(fou)能挽救軟銀的財務狀況也尚未可知。
圖片(pian)來(lai)源:視(shi)覺中國
軟(ruan)銀和他(ta)的(de)掌(zhang)門人是否能夠安然度(du)過這(zhe)場前(qian)所未有的(de)危機(ji)?
孫正義對軟銀負債達47億美元
《金融(rong)時報》通過分析軟(ruan)銀最近提交的文(wen)件發現,孫正義的個人負債正不(bu)斷(duan)膨脹(zhang)。經軟(ruan)銀方(fang)面(mian)證實,如果將該集團存在(zai)時間較短的SB Northstar的損失(shi)也計算在(zai)內,孫正義欠公司的總額目前為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億元)。
孫正義在規模560億(yi)美元(yuan)的(de)(de)(de)(de)軟銀愿景基(ji)金(jin)(jin)二(er)(er)期(qi)中持有(you)17.25%的(de)(de)(de)(de)股(gu)權,在拉丁美洲基(ji)金(jin)(jin)持有(you)17.25%的(de)(de)(de)(de)股(gu)份(fen)(fen),還在軟銀的(de)(de)(de)(de)內部對沖基(ji)金(jin)(jin)SB Northstar公司擁(yong)有(you)33%的(de)(de)(de)(de)股(gu)份(fen)(fen)。根據軟銀之(zhi)前披露(lu)的(de)(de)(de)(de)文件,孫正義將自己(ji)擁(yong)有(you)的(de)(de)(de)(de)基(ji)金(jin)(jin)股(gu)份(fen)(fen)和軟銀股(gu)票作為了愿景基(ji)金(jin)(jin)二(er)(er)期(qi)和拉丁美洲基(ji)金(jin)(jin)的(de)(de)(de)(de)抵(di)押。
然(ran)而(er)在過去一年,孫正義的個人資產在幾只基金和軟銀本身的巨額虧損中迅速縮水。
受全球(qiu)宏觀經濟惡化(hua)、各(ge)大央(yang)行(xing)加息和(he)通貨膨脹加劇的(de)影響(xiang),科技(ji)股和(he)私人(ren)企(qi)業(ye)估(gu)值在(zai)近期大跌,這自然對以科技(ji)基(ji)金為主(zhu)產(chan)品的(de)軟銀(yin)帶來了巨(ju)大的(de)沖擊。軟銀(yin)在(zai)第一財季(ji)錄(lu)得創紀錄(lu)的(de)3.16萬(wan)億日(ri)元(yuan)凈虧(kui)損。在(zai)剛(gang)剛(gang)結(jie)束的(de)第二財季(ji),軟銀實現(xian)了3.03萬億日元凈利潤,本季度扭虧主要得益于對阿(a)里(li)巴巴股(gu)票的(de)拋售(shou),軟銀集團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總利潤為5.3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16億元)。
愿景基金的(de)公共投資凈值(zhi)所(suo)帶來的(de)虧損(sun)總計1.19萬億日元,其中美國外賣公司Doordash的(de)虧損(sun)為(wei)2250億日元,印尼叫(jiao)車和電子商務公司GoTo集團占1080億日元。
孫正義(yi)在他主持的(de)最(zui)后一次軟銀(yin)財(cai)報會上表(biao)示:“從目前的(de)情況來看,無(wu)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我(wo)們所做的(de)幾乎所有投資(zi)都沒有好的(de)表(biao)現。”孫正義(yi)直言,“上市股和(he)未上市股接近全軍覆(fu)沒,愿景基金也明顯(xian)受到打(da)擊”。
不僅如此,加密貨(huo)幣市場的(de)動蕩也讓軟銀的(de)虧損狀況雪上(shang)加霜。上(shang)周,全球第二(er)大加密貨(huo)幣交易所FTX宣(xuan)布申請破產,軟銀愿景基金(jin)在(zai)2021年到2022年,分別參與(yu)了(le)FTX的(de)B輪(lun)(lun)與(yu)C輪(lun)(lun)融資,彭博社在(zai)11月11日(ri)援引日(ri)本咨詢公司Asymmetric Advisors分析師Amir Anvarzadeh的(de)一(yi)份報告稱,軟銀對FTX的敞口估計為數十億美元。
孫正義的新征途:ARM上市
多年來,孫正義一直以激進的投資風格(ge)著稱。
2017年(nian)(nian)5月,孫正義的(de)愿景基金(jin)一期正式啟動,總規模高達(da)1000億美(mei)元,此后(hou)三年(nian)(nian),該(gai)基金(jin)投資約(yue)700億美(mei)元,累計投資了88家創業項目(mu),包括了滴滴出(chu)行、Uber、OYO、Wework等(deng)諸多共享經濟領域的(de)企(qi)業。
但兩年多(duo)前突然暴發的(de)新冠(guan)疫(yi)情打斷了孫正(zheng)義的(de)投(tou)資(zi)(zi)節奏。在俄烏局(ju)勢、全球經濟萎縮和利率上升(sheng)等因素的(de)侵擾下,互聯網(wang)企業走入了前所未有的(de)“寒冬”。軟(ruan)銀(yin)也在越來越沉重業績的(de)壓力面前放(fang)慢了投(tou)資(zi)(zi)的(de)步伐。
根據(ju)今(jin)年5月軟銀公布的財報,2021財年中,軟銀愿景基金凈虧損高達2.64萬億日元,成為了全球風險投資領域的最大虧損之一。孫正義(yi)在業績公布后(hou)的新聞發布會(hui)上(shang)宣(xuan)布,軟銀集團將正式放緩投(tou)資(zi)(zi),采取保守的投(tou)資(zi)(zi)步(bu)伐,與2021年(nian)相比(bi),今年(nian)的投(tou)資(zi)(zi)額(e)將縮減25%-50%。
在發(fa)布會上,孫正義多次提到“防御(yu)”(Defence)一詞。他(ta)認為(wei),如今已是軟(ruan)銀(yin)采(cai)(cai)取防御(yu)性(xing)舉(ju)措的時候,而不是曾經(jing)的激進,“在這個混(hun)亂的世界,我們應該采(cai)(cai)取的方法是防御(yu)”。
投(tou)資策略上由攻轉守之際,孫正(zheng)(zheng)義將目光從投(tou)資轉向了實(shi)業(ye)。“我將在(zai)接下來至(zhi)少幾年內的(de)時間,把精力(li)傾注(zhu)到讓ARM實(shi)現爆發式增長。”孫正(zheng)(zheng)義在(zai)發布會開場時表示,“這是(shi)讓我感到興奮和快樂的(de)。ARM和與之相關的(de)業(ye)務將會是(shi)軟銀(yin)未來最大的(de)增長點”。
2016年(nian)(nian),軟(ruan)銀(yin)以310億(yi)美(mei)元的價格(ge)現金(jin)收(shou)購(gou)了ARM。今年(nian)(nian)年(nian)(nian)初,軟(ruan)銀(yin)為(wei)填補(bu)虧損一度希望出售ARM。但原本計劃以400億(yi)美(mei)金(jin)收(shou)購(gou)ARM的英偉達,因監管壓力未被批(pi)準交易(yi)(yi),這項(xiang)芯片(pian)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交易(yi)(yi)由(you)此(ci)落空。
出(chu)售不(bu)成(cheng),軟銀開始謀求(qiu)ARM的獨立上市。
根據孫正義的預測,ARM的價值大概相當于(yu)谷(gu)歌、亞馬遜(xun)、Facebook、蘋果這四大巨頭的水平——或者比賣(mai)給(gei)英偉(wei)達(da)的價錢(qian)高出(chu)一(yi)個(ge)數量(liang)級(ji)。同時,孫正義還(huan)豪言“ARM上市將是芯片(pian)業史上最重要的IPO”。
ARM副總裁Ian Thornton此前已透露(lu),“我們希望ARM盡快上市(shi),但鑒于當前全球經濟的不(bu)確定性,ARM的IPO不(bu)太可能在2023年3月底(di)之前發生。目前籌備工(gong)作進展順利(li),或(huo)在2023年的某個時間進行(xing)IPO。”
記者|張凌霄
編輯|段煉?譚玉涵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每日(ri)經濟新聞(wen)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zhuan)載、摘(zhai)編、復制(zhi)及鏡像等使用(yo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