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4-03-10 16:13:30
每經(jing)編輯|王月龍(long)
推出高端烤肉品牌“趁燒歡樂燒肉”(下稱“趁燒”)未滿兩年,“火鍋第一股”呷哺集團(0520.HK)正在收縮其業務規模。今年春節前,廣州、深圳各有一家“趁燒”門店關閉,而廣州目前僅剩的最后一家“趁燒”烤肉也即將停業,屆時,“趁燒(shao)”在(zai)全國將只剩下上(shang)海兩家門店。
圖片來源(yuan):呷哺集團官網(wang)
針對“趁燒”廣州門店是否將關閉以及“趁燒”品牌業務是否收縮一事,3月3日,“趁燒”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趁(chen)燒’餐廳目(mu)前均在正常(chang)營(ying)業。下一步,趁燒也將持續賦能品牌,聚焦產品出新、模型精進、氛圍打造等方面;同時也將按照計劃穩步擴張。”
不過,南方都市報記者從“趁燒”廣州門店多名店員和商場方均了解到,“趁燒”廣州門店將要關閉一事屬實。
每月營業額僅有30多萬
廣州最后一家“趁燒”被曝將關店
呷(xia)(xia)呷(xia)(xia)集團于1999年在北京創立,目前旗(qi)下擁(yong)有三大品牌(pai)(pai)——平(ping)價火(huo)鍋品牌(pai)(pai)呷(xia)(xia)哺(bu)呷(xia)(xia)哺(bu)、定位中高端的火(huo)鍋品牌(pai)(pai)湊(cou)湊(cou)以及烤肉品牌(pai)(pai)“趁(chen)燒(shao)”。截至2023年上半年,呷(xia)(xia)哺(bu)呷(xia)(xia)哺(bu)擁(yong)有門(men)店843家(jia)(jia),湊(cou)湊(cou)門(men)店249家(jia)(jia),趁(chen)燒(shao)門(men)店3家(jia)(jia)。
據南方都市報,在廣州僅剩的(de)一家“趁燒”店鋪(pu),現場就(jiu)餐(can)的(de)顧客很少,約四分之三的(de)餐(can)桌都是空著的(de)。“趁燒”(天河城店)的多名店員均透露了該店將閉店的消息。該店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家店于2023年7月對外營業,由于生意情況不理想,目前定于今年3月底正式停業。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關停廣州門店是呷哺集團的考量,在天河城店關停后,整個廣州就沒有“趁燒”門店了。門店員工正在考慮是否去呷哺集團旗下其他餐飲品牌工作。
圖片(pian)來源:南(nan)方都市報
據上述工作人員透露,餐飲行業競爭激烈,以“趁燒”天河城店為例,其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30多萬元,但租金就達到20萬元,此外,還有水電、人工等成本,每個月基本上處于虧損的狀態。其認為,門店經營情況與很多因素掛鉤,比如門店的裝修氛圍、烤肉的品味、團隊的服務、性價比等等。
針對“趁燒”(天河城店)是否要關閉一事,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趁燒’餐廳目前均在正常營業。”但是,商場方則稱,“趁燒”(天河城店)確實將撤場。天河城招商部相關負責人確認,天河城的品牌將(jiang)煥新調整。
除了“趁燒(shao)”(天(tian)河城(cheng)店)外,就(jiu)在(zai)今年春節前,“趁燒(shao)”廣州領(ling)展購物廣場店和“趁燒(shao)”深圳益田假日店均正(zheng)式停業(ye),“趁燒(shao)”位于上海的(de)五角(jiao)萬達廣場店和悅薈廣場店也(ye)分(fen)別在(zai)今年1月及(ji)2月前后(hou)關閉。此外,“趁燒(shao)”杭州湖濱銀泰店也(ye)在(zai)今年1月前后(hou)關閉。
客單價定位250元左右
創始人曾稱3年要開上百家店
據新京報,2022年9月24日,繼“呷哺呷哺”“湊湊”等品牌之后,呷哺集團又推出新品牌——趁燒,意在布局燒烤賽道。據呷哺集團創始人賀光啟當時介紹,新品牌“趁燒”首創“燒肉+酒茶+歡樂”多元化全新“餐飲+”模型,首批20余家門店將落戶北上廣深等(deng)一(yi)線城市,未來3年門店數將突破百家。
當天,趁燒全國首家門店落戶上海日月光中心。該品牌由呷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帶隊,潛心打磨8年。品牌發布會現場,賀光啟詳細介紹了趁燒的商業模型:“燒肉+酒茶+歡樂”多元化業態,讓消費者60%至70%享受的是美食,30%至40%享受的是歡樂,客單價定位250元左右。
“趁燒的確是(shi)現在呷哺集團客單價(jia)最(zui)高(gao)的品(pin)牌(pai)。” 賀光啟(qi)彼時說,“目前,我(wo)國一(yi)線和(he)新一(yi)線城市已經向國際化消費(fei)(fei)城市轉型(xing),呈現出高(gao)端和(he)多元(yuan)化的消費(fei)(fei)趨勢(shi)。根(gen)據我(wo)們之前的市場調查,200元(yuan)至300元(yuan)的高(gao)端燒肉(rou)賽道(dao)(dao),暫未出現大型(xing)的頭部品(pin)牌(pai),這條賽道(dao)(dao)是(shi)一(yi)片藍海。我(wo)們計劃將趁燒打造(zao)成高(gao)端燒肉(rou)賽道(dao)(dao)的頭部品(pin)牌(pai)。”
據藍鯨財經,2022年12月1日,呷哺呷哺發布燒肉新品牌“趁燒”業績。數據顯示,趁燒上海首店月(yue)均(jun)營收破(po)250萬元,最高翻臺率破(po)6翻,全年單店營收預破(po)3000萬,年坪效預破(po)9萬元。
“趁燒的首店業績數據已遠超于同行,有望成為集團第三條高增長曲線。”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以外,趁燒也成為機構投資人、網紅和商業地產人爭相打卡的新地標,集團多名負責人幾乎“被迫”全天候在門店辦公。相關負責人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開業前兩月,集團的CFO幾乎每天都在門店辦公,一天接待好幾撥機構投資者調研,都是自費品嘗。
網友吐槽“湊湊”人均消費高于海底撈
呷哺集團預計去年虧損近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瀟湘晨報報道,3月7日,#湊湊火鍋人均消費高于海底撈# 登上熱搜,引發用戶熱議。此前,如果2人就餐,無論是選擇單鍋還是鴛鴦鍋,鍋底收費均為69元,而在(zai)調(diao)整后,單鍋的(de)價格為52-118元,僅有2種鍋底(di)的(de)價格低于此(ci)前(qian)的(de)69元;鴛鴦鍋鍋底的價格為66-129元,僅有1種組合搭配的鴛鴦鍋鍋底價格低于此前的69元。
網友吐槽
針對消費者吐槽2人就餐鍋底變貴的問題,湊湊官方客服此前回應稱,之前湊湊鍋底是按照人數收費,人數越多越貴。這次調整為按照鍋底類型收費,并且上線了小份菜,人越多越實惠。同時,客服指出,在價格調整前,2人鍋是以低于成本的售價回饋給消費者的。
3月8日,呷哺集團發布公告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預期收入約為人民幣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25%。相較(jiao)2022年公(gong)司凈虧損約(yue)3.31億(yi)元(yuan),集團(tuan)預期2023年凈虧損(sun)約1.8億元(yuan)至2億元(yuan)之間,虧(kui)損較上(shang)一(yi)年度有(you)所收(shou)窄。
呷哺集團表示,該年度的凈虧損主要由于謹慎復盤預計關閉及持續虧損餐廳,于2023年計提相關資產減值損失不高于1.6億元。同時,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分附屬公司遞延稅項資產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0.6億元,以及當(dang)前餐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消費(fei)疲軟,對中高端品牌(pai)定(ding)位的(de)湊(cou)湊(cou)帶來沖擊(ji),導致其業務尚處虧損。
為持續改善運(yun)營打下良好基礎,湊湊層面將采(cai)(cai)取菜品(pin)(pin)上市進程提(ti)速(su),提(ti)前半年至一年規劃未來新(xin)品(pin)(pin)上市計劃及節奏,建立菜品(pin)(pin)庫作(zuo)為新(xin)品(pin)(pin)儲備(bei);通過促銷“組合拳”與消費者(zhe)建立聯結,提(ti)升品(pin)(pin)牌忠(zhong)誠(cheng)度以及采(cai)(cai)取升級內部培訓體系的措施。
編輯|王月龍 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jing)濟新聞綜合自南方都市報(bao)、新京報(bao)、藍鯨財經(jing)、瀟湘晨報(bao)、公(gong)(gong)司(si)公(gong)(gong)告、公(gong)(gong)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ji)新聞》報(bao)社(she)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bi)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pin)出(chu)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