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4-03-24 00:10:20
每(mei)經編輯|孫志成
據新華社,今日(ri)(ri)俄(e)羅斯(si)媒體集團總編輯(ji)西(xi)蒙尼揚23日(ri)(ri)在(zai)社交媒體發布審訊視頻(pin),展現莫(mo)斯(si)科(ke)近郊(jiao)恐(kong)怖(bu)襲(xi)擊(ji)事件嫌疑人招供細節(jie)。
恐襲嫌疑人沙姆(mu)斯丁·法里丁出生于(yu)1998年。他在視頻中交代說,他是3月4日從土耳其進入俄羅斯境內的。一個月前,招募者通過社交媒體“電報”與他取得聯系并提供了武器。此外,招募者還給他發了實施恐襲的具體坐標,命令他無差別射殺,“沒差別,誰來殺誰”。
法里丁(ding)說:“我在(zai)音(yin)樂廳開槍殺了人(ren),為了錢。”他說,招募者承諾的報酬大約是50萬(wan)盧布(約合4萬(wan)元(yuan)人(ren)民幣(bi))。一(yi)半(ban)的錢已經(jing)轉到他的銀行(xing)卡上,另一(yi)半(ban)對方承諾事(shi)成之后再轉。但(dan)他在(zai)逃避(bi)追捕(bu)途中把所有東西都扔了,包括銀行(xing)卡。
另據今日俄羅斯文字報道(dao),法里丁(ding)在(zai)審訊后期又透露,招(zhao)募者一度承諾支(zhi)付(fu)約(yue)100萬盧布(約(yue)合8萬元人民幣)。
西蒙尼揚當日還(huan)公(gong)布了另外一段審(shen)訊視頻。視頻中(zhong)一名(ming)講塔吉克語的男子在翻譯(yi)的協助下交代說,他和一名(ming)同伴(ban)在莫斯科(ke)州一條高速公(gong)路旁的旅館里住(zhu)了十多天,“我太久(jiu)沒有工(gong)作(zuo)了,我想干活(賺錢(qian))”。

當地時間23日,俄羅斯內務部通報稱,已被抓獲的涉嫌參與莫斯科近郊音樂廳恐怖襲擊事件的人員均為外國公民。目前,移民管理機構正與聯邦安全局配合,共同查證各嫌疑人在俄羅斯境內停留的時間。
俄反恐專家:
襲擊者受(shou)過嚴(yan)格的射擊訓練(lian)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俄羅斯(si)(si)《消息報(bao)》網站(zhan)3月23日報(bao)道,反恐專(zhuan)(zhuan)家表示,“克羅庫斯(si)(si)城”音樂廳(ting)恐襲(xi)事件的(de)籌備不(bu)止一(yi)天。專(zhuan)(zhuan)家們指(zhi)出,從(cong)(cong)罪犯的(de)行動中(zhong)不(bu)難窺見(jian),他們事先已把安(an)保系統研(yan)究得明(ming)明(ming)白(bai)白(bai),自(zi)身也(ye)“受(shou)過嚴格的(de)射(she)擊訓練”。恐襲(xi)的(de)目擊者提到了槍(qiang)手(shou)的(de)殘忍: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只顧從(cong)(cong)背后開槍(qiang),力求傷亡最大化。
報道稱(cheng),反(fan)恐專家推測,這(zhe)次恐襲的(de)籌(chou)備不是一朝(chao)一夕就能完成的(de)。一位專業人士指出(chu):“ 兇手在(zai)‘克羅庫斯城’音樂(le)廳里游走時(shi)方位感(gan)極強,很可能事先便摸清了安(an)保系統,想好了逃(tao)脫的(de)路徑。正因如(ru)此,他們最先槍殺(sha)的(de)是可能反(fan)抗的(de)保安(an)。”
這位專業(ye)人士在觀(guan)看(kan)目擊(ji)者拍攝的視頻時注(zhu)意到,“襲(xi)擊(ji)者受(shou)過(guo)嚴(yan)格的射(she)擊(ji)訓練,或許具備(bei)小團隊作戰(zhan)的經驗——他們的移動非常專業(ye),各自的掃射(she)區域毫無重疊,子(zi)彈快速(su)連發”。
他分析說(shuo), “此次恐襲(xi)的目的不是劫持(chi)人(ren)質并(bing)提出要求,而恰(qia)(qia)恰(qia)(qia)是恐嚇民眾”。
據上觀新聞,俄媒報(bao)道稱(cheng),美國的(de)(de)“警告”得(de)到了俄情報(bao)部門的(de)(de)確認。一名(ming)消息(xi)人士稱(cheng)確實(shi)收到美方信息(xi),“但(dan)相關信息(xi)是籠統的(de)(de),沒有任(ren)何細節。”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員王思羽認為,美(mei)國的(de)情報(bao)并未引起(qi)俄(e)(e)方(fang)足夠重(zhong)視(shi),莫斯科的(de)警備和(he)反恐處突力量并沒(mei)有(you)因(yin)為美(mei)國的(de)預(yu)警而行動起(qi)來。主(zhu)要原因(yin)在(zai)(zai)于,前幾日俄(e)(e)羅斯總(zong)統大選之(zhi)際,美(mei)西(xi)方(fang)專(zhuan)門針(zhen)對俄(e)(e)總(zong)統選舉發(fa)(fa)動了新一輪對俄(e)(e)輿論戰(zhan)和(he)外交(jiao)戰(zhan),俄(e)(e)與西(xi)方(fang)在(zai)(zai)此(ci)期間(jian)互嗆不(bu)斷(duan),美(mei)方(fang)在(zai)(zai)此(ci)期間(jian)突然發(fa)(fa)布這一信息,很(hen)容(rong)易被俄(e)(e)視(shi)為西(xi)方(fang)試圖在(zai)(zai)俄(e)(e)境內引發(fa)(fa)恐慌或故意混淆視(shi)聽的(de)信息戰(zhan)內容(rong)。
王(wang)思羽表示,莫(mo)斯(si)科近(jin)郊嚴重恐襲事件暴露出俄羅(luo)斯(si)嚴重的(de)(de)安(an)(an)全(quan)(quan)(quan)漏(lou)洞。首(shou)先是俄羅(luo)斯(si)聯邦(bang)安(an)(an)全(quan)(quan)(quan)局的(de)(de)情(qing)(qing)報(bao)問題(ti),他們沒有(you)自行(xing)獲悉任何有(you)指向性(xing)、有(you)威(wei)脅的(de)(de)信(xin)息情(qing)(qing)報(bao)。其次是莫(mo)斯(si)科的(de)(de)安(an)(an)保力量整(zheng)體處于松(song)懈期。第三說明俄烏沖突導(dao)致俄安(an)(an)全(quan)(quan)(quan)網絡系統(tong)的(de)(de)外緊內(nei)松(song)。就是俄羅(luo)斯(si)幾(ji)乎所有(you)的(de)(de)力量都(dou)在全(quan)(quan)(quan)力針(zhen)對(dui)或者(zhe)說應(ying)對(dui)烏對(dui)俄境內(nei)目標的(de)(de)攻擊,俄安(an)(an)全(quan)(quan)(quan)重心(xin)和安(an)(an)全(quan)(quan)(quan)資源(yuan)仍多數傾(qing)向于對(dui)烏克蘭軍(jun)事行(xing)動,在這樣一種情(qing)(qing)況(kuang)下(xia),反(fan)恐在安(an)(an)保工作中可(ke)能處于一個邊(bian)緣狀態。
據(ju)法新社最新消(xiao)息,極端組織(zhi)“伊(yi)斯蘭國”23日(ri)表(biao)示,該組織(zhi)四(si)名(ming)武裝人(ren)員(yuan)對(dui)莫斯科近郊一(yi)個(ge)音(yin)樂廳發(fa)動(dong)了襲擊。并通過其所屬的“阿瑪克通訊(xun)社(Amaq)”宣傳機構(gou)發(fa)布(bu)了一(yi)張四(si)名(ming)武裝人(ren)員(yuan)的照(zhao)片。

“這(zhe)次(ci)襲(xi)擊(ji)是(shi)由(you)四名(ming)武裝人員實施的,他們配備了機槍、手槍、刀和(he)燃(ran)燒彈(dan)。”極端組織“伊斯(si)(si)蘭國(guo)”在(zai)其Telegram頻(pin)道上稱,襲(xi)擊(ji)是(shi)在(zai)與“反伊斯(si)(si)蘭國(guo)家(jia)”激烈(lie)作戰的背景下進行(xing)的。
國際社(she)會強烈譴責莫斯科恐襲事件
截至目前,莫(mo)斯科恐襲已造成至少143人死亡。事發后,多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紛紛對該事件予以強烈譴責,對遇難者表示哀悼,向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
聯合國(guo)秘(mi)書長(chang)古(gu)特(te)雷斯發(fa)表聲明,強烈譴(qian)責發(fa)生在(zai)莫斯科(ke)近郊的(de)(de)恐怖襲(xi)擊。聲明說,古(gu)特(te)雷斯以最強烈的(de)(de)言辭譴(qian)責此次襲(xi)擊。古(gu)特(te)雷斯向(xiang)死者家屬以及俄羅斯政府和人民表示(shi)深切慰問,祝傷者早日(ri)康復。
聯合國安(an)理(li)會發(fa)表聲(sheng)明,“以(yi)最(zui)強烈的措辭”譴責這起恐怖(bu)襲擊(ji)事(shi)件。聲(sheng)明說,這是一起“令人發(fa)指和懦弱(ruo)的”恐怖(bu)襲擊(ji)。安(an)理(li)會成員敦促(cu)所有(you)國家積極同俄羅斯政府以(yi)及相(xiang)關國家政府合作,追(zhui)究(jiu)恐怖(bu)襲擊(ji)實施者和支(zhi)持者的責任,并將(jiang)他們繩之(zhi)以(yi)法。
歐盟(meng)(meng)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首(shou)席發言(yan)人彼得·斯(si)塔諾在社交媒體(ti)上(shang)發文說:“歐盟(meng)(meng)對莫斯(si)科發生(sheng)的恐怖(bu)襲(xi)擊(ji)感到震驚。歐盟(meng)(meng)譴責(ze)任何針對平民的襲(xi)擊(ji)。我們的心與所有受(shou)影響的俄(e)羅斯(si)公民同在。”
法(fa)國(guo)(guo)總統府表示(shi),法(fa)國(guo)(guo)總統馬(ma)克(ke)龍強烈(lie)譴責這起恐怖襲(xi)擊(ji)(ji)事件,法(fa)國(guo)(guo)向遇難者及其親屬以(yi)及俄羅斯人(ren)民表示(shi)聲(sheng)援。法(fa)國(guo)(guo)外交部(bu)在社交媒體發(fa)文說,法(fa)國(guo)(guo)譴責這起令人(ren)發(fa)指的襲(xi)擊(ji)(ji),必須對事件予以(yi)徹查,法(fa)國(guo)(guo)支持俄羅斯人(ren)民。
德國總理朔(shuo)爾茨在(zai)社交(jiao)媒體上(shang)表示:“我(wo)們(men)譴責在(zai)莫斯科發生(sheng)的(de)針對無辜音樂(le)會(hui)觀眾的(de)恐怖(bu)襲擊。”
意(yi)大(da)利總(zong)統(tong)馬塔雷拉對這起(qi)恐襲(xi)予以最(zui)強烈的譴(qian)責(ze)。他說,打擊(ji)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必須(xu)成(cheng)為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承(cheng)諾(nuo)。意(yi)總(zong)理梅洛尼發表(biao)聲明說,意(yi)政(zheng)府堅決譴(qian)責(ze)這起(qi)恐襲(xi)。
英國外(wai)交(jiao)大臣卡梅倫通過社交(jiao)媒體表(biao)(biao)示(shi),英國以“最強烈措辭(ci)”譴責(ze)莫斯科近郊(jiao)恐襲(xi)事件,并對遇(yu)(yu)難者(zhe)表(biao)(biao)示(shi)深切哀悼,向遇(yu)(yu)難者(zhe)家屬表(biao)(biao)達最深切的同情。
塞爾維亞(ya)總統武契(qi)奇說:“我要向俄羅斯公民、領導層表示誠摯慰問,希(xi)望那些犯下如此可怕罪行的恐怖分(fen)子被繩之以法。”
斯洛伐(fa)克(ke)總統(tong)恰(qia)普托娃在(zai)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在(zai)莫斯科近郊發生的(de)針對平民的(de)襲擊,是(shi)應(ying)受到(dao)譴責的(de)恐怖(bu)主(zhu)義(yi)行(xing)徑。
蒙古(gu)國總統呼日(ri)勒蘇赫(he)23日(ri)向(xiang)俄總統普京(jing)致慰問電。他表示,蒙古(gu)國對這一(yi)令人發指(zhi)的恐怖主(zhu)義行徑深感悲(bei)痛,并(bing)向(xiang)俄羅斯人民表示最(zui)衷(zhong)心(xin)的聲(sheng)援,對無(wu)辜平民傷亡(wang)表達(da)最(zui)深切(qie)的哀悼。蒙古(gu)國外交部(bu)發表聲(sheng)明(ming)說(shuo),蒙古(gu)國強烈譴責(ze)對人類和平、普通民眾(zhong)構成威脅(xie)的一(yi)切(qie)恐怖行徑。
越南外交(jiao)部發言(yan)人(ren)范(fan)秋(qiu)(qiu)姮表示,越方對這起恐襲(xi)感到極(ji)為震驚,謹向俄政府、人(ren)民和受(shou)害(hai)者家屬致以最(zui)深切問(wen)候和最(zui)誠摯慰問(wen)。范(fan)秋(qiu)(qiu)姮說,越南強烈譴責一切形式的(de)恐怖襲(xi)擊(ji),堅信犯下罪行的(de)恐怖分(fen)子將受(shou)到應有(you)的(de)懲罰。
斯(si)里蘭卡外交部發表(biao)聲明,強烈譴責這起(qi)恐(kong)怖襲擊是針對(dui)平民的“懦弱暴力行徑”,“令人(ren)憎惡”。聲明重申,斯(si)里蘭卡愿與國際社(she)會合作(zuo),致力于全球反恐(kong)斗(dou)爭。
突(tu)尼斯外交部向這起恐(kong)襲的遇難者表示哀悼。突(tu)方(fang)重申(shen)反對(dui)一切形式(shi)的暴力(li)、極端主義和恐(kong)怖主義。
與此(ci)同時,荷蘭(lan)、瑞士、阿根廷、菲律賓、阿富汗(han)、伊朗、巴基斯坦、馬耳他(ta)等國也分別對(dui)(dui)襲擊(ji)事件予以強烈譴責,并對(dui)(dui)遇(yu)難者表示哀悼,向遇(yu)難者家屬表達(da)慰問。
編輯|孫志(zhi)成??杜恒(heng)峰
校對|劉小英
每日經濟(ji)新聞(wen)綜合自(zi)央視新聞(wen)、新華社、北京(jing)日報、參考(kao)消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bu)希望(wang)作品出現在(zai)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