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xin)聞 2024-03-24 00:10:56
每經編輯|孫志成
國足和新加坡的客場比(bi)賽之后,隊(dui)長(chang)張琳芃一直是(shi)輿論關注的焦點,他在國家隊(dui)的去(qu)留(liu)更是(shi)備受關注。

國足隊長張(zhang)琳(lin)芃(peng)。圖片(pian)來源:新(xin)華社記者 曹燦(can) 攝(she)
據北京青年報,23日在天津,張琳芃表達了他的最新態度:“只要國家(jia)仍(reng)然(ran)需要,我(wo)一(yi)定全力以(yi)赴,堅持到底(di)!”
世預賽(sai)亞洲區36強的比賽(sai),中(zhong)國(guo)隊在客場被新加坡2-2逼(bi)平,隊長張琳芃在賽(sai)后接受(shou)媒體采訪時表示(shi)將退出(chu)國(guo)家隊。
對此,中(zhong)國國家(jia)男子(zi)足球(qiu)隊(dui)高(gao)度重視,以伊萬科維奇為首的教(jiao)練組與張琳芃進行(xing)了多次深入溝通。伊萬表(biao)示,在一個球(qiu)隊(dui)中(zhong),任(ren)何球(qiu)員都會有(you)失(shi)誤,但所(suo)有(you)人(ren)都不應該(gai)糾結(jie)于失(shi)誤本身,而(er)是要通過全(quan)隊(dui)的努力(li)去(qu)彌補。現在所(suo)有(you)人(ren)都應該(gai)從被新加坡逼平(ping)的失(shi)落情(qing)緒中(zhong)走出來,以全(quan)新的精神面(mian)貌(mao)準(zhun)備(bei)主(zhu)場同新加坡的比賽(sai),拼(pin)盡全(quan)力(li)去(qu)爭取勝利(li)。
張琳芃也向全隊袒露了內心想法,他說,自己先前在比賽后所說的話的確出于最真實的想法,現在仍然認為自己如果無法帶領球隊一起去贏得勝利,不能為球隊做出貢獻,就應該退出國家隊,但自己的表達方式欠缺全面的考慮,給球隊和隊友造成了不必要的壓力。為此,他也向全隊表達了歉意。
據了解,張琳芃膝關節的傷勢嚴重,每場比賽之前都要打封閉才能上場,對他的競技狀態造成很大影響。職業生涯的末期張琳芃更加珍惜每一場代表國家隊出場的機會。對新加坡的客場比賽,他依舊打封閉上場,“我把每一場比賽都當成自己在國家隊的最后一場去拼。”張琳芃表示。
正因如此,客場對新加坡比賽中的那次失誤更讓他深深自責。經過冷靜的思考,張琳芃的想法有了明顯轉變,他說道:“經過這兩天的認真思考,我認識到自己宣布退出國家隊的做法原本是為了給更多年輕人騰出位置,我相信他們能夠勝任我留下的位置,但我應該更加注意表達方式。這幾天經過與教練組的溝通,我認識到,退出不是唯一的選擇,接下來我不論是以主力、替補身份留下來,甚至無法上場,只要能夠為國家隊做出貢獻,只要國家還需要我,我就要全力以赴,堅持到底”。
3月21日晚(wan),國足在(zai)世預賽中客場被新(xin)加(jia)坡隊逼(bi)平,尤其(qi)是2比0領先(xian)的情況(kuang)下(xia)被對手下(xia)半(ban)場連入(ru)兩球(qiu),令人扼腕嘆息。
這場比賽(sai)中,上海海港(gang)兩(liang)(liang)名球員的(de)失誤直接導致了(le)國(guo)足(zu)的(de)兩(liang)(liang)個(ge)失球。先(xian)是門將顏駿凌站(zhan)位不(bu)佳,被(bei)對(dui)手本來威(wei)脅不(bu)算太大的(de)射門取得進(jin)球。之后,張(zhang)琳芃在禁區內解圍踢空(kong),讓馬勒(le)抓住機(ji)會爆(bao)射扳平比分。

在本場比賽中,作為國足隊長的張(zhang)琳芃失誤確實不少,甚至(zhi)有一次(ci)在(zai)左路(lu)傳(chuan)中時(shi)玩起了外腳背(bei),結果(guo)直接將球傳(chuan)出底線(xian)。賽后,張琳芃的表現也受到了很多批評,不少球迷認為他有愧于球隊隊長的身份。
據央視體育,賽后張琳芃情緒有些激動,在混合區面對鏡頭時表示:“這場比賽我們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我作為隊長沒有改變球隊,讓球迷失望了,比賽之后我想了很久,我覺得是時候該結束自己的國家隊生涯了。” “連新加坡隊我們現在都無法戰勝,我覺得這個對于我個人來說是過不去,然后對于我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恥辱。”張琳芃說。

編輯|孫志成 杜恒峰
校對|劉小英

每日經濟新(xin)聞綜合自(zi)北(bei)京青年(nian)報、央(yang)視體育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yan)禁轉(zhuan)載或(huo)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xi)我(wo)們要(yao)求撤(che)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