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07:10:00
每經編輯|張益銘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NO.1 央行與韓國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據央行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韓國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4000億元人民幣/70萬億韓元,協議有效期五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雙方再次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兩國貨幣金融合作,促進雙邊貿易便利化,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點評:中國人民銀行與韓國銀行續簽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是兩國加強金融合作和穩定區域經濟的重要舉措。這一協議有助于減少對美元等外幣的依賴,降低匯率風險,提高貿易結算的便利性和效率。
NO.2 現貨黃金站上4020美元/盎司
11月3日,現貨黃金盤中站上4020美元/盎司,日內漲0.44%。
點評:現貨黃金價格的上漲反映了投資者對避險資產需求的增加,這通常與市場不確定性和金融動蕩相關聯。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不穩定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增強。黃金價格的攀升可能會引發市場對于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風險的關注。
NO.3 多家銀行暫停積存金提金業務
11月3日,工商銀行與建設銀行相繼發布公告稱,受宏觀政策影響并結合風險審慎管理要求,自當日起暫停受理黃金積存相關新業務。同日,招商銀行客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最新通知,該行金生利產品也于2025年11月3日暫停銷售。此外,有農業銀行的上海部分網點表示,目前提金業務已暫停。13日晚間,工商銀行又發公告,稱現已恢復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
點評: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此次“暫停新開與提實物、保障存量流轉”的做法,主要指向三類風險管理目標:一是在極端波動期降低銀行端即期庫存與交割壓力,避免提實物環節與供應鏈的階段性錯配;二是在稅制切換期為合規、票據與系統對接留出時間窗;三是以門檻與流程的臨時調節,抑制短期情緒化交易對業務運營的沖擊。
NO.4 李家超:鼓勵更多投資者進入金融科技領域
據證券時報,11月3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金融科技周致開幕詞時表示,香港目前已有超過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較去年增長了10%,預計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業總收入將超過6000億美元,年增長率超過28%。香港特區政府計劃放寬限制,以鼓勵更多的投資者進入金融科技領域。
點評:香港特首李家超的講話突顯了金融科技在香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強調通過政策激勵來進一步吸引投資者進入這一領域。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對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創新動力,也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形式。
NO.5 美財長呼吁美聯儲加速降息
據新華社,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1月2日表示,受高利率影響,美國經濟部分領域可能已經陷入衰退。他再次呼吁美聯儲加快降息步伐。
點評:美國財政部長呼吁美聯儲加速降息,反映了美國政府對當前經濟狀況的擔憂,以及對高利率影響經濟增長可能產生的問題的重視。高利率使得借貸成本增加,從而抑制消費和投資,進而影響整體經濟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