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4 18:45:46
每經編輯|程鵬
據澎湃新聞11月3日報道,“想在南昌辦張電話卡,營業廳說要無犯罪記錄證明,這合理嗎?”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稱在線下辦理電話卡時,被電信營業網點要求提供額外證明材料,有的還需預存千元不等的話費。
記者實測移動、聯通和電信在多個城市的線下營業廳辦卡業務發現,他們的審核標準差異顯著——有些城市的營業廳僅要求本人帶身份證出席即可辦卡,有些則要求提供“無犯罪證明”“工作證明”或“銀行流水”中的一項,更有甚者,要求預存500至1000元話費、審核本人房產證或營業執照。

澎湃新聞實測多家運營商辦卡業務發現,不少地區營業廳要求出示額外證明材料。
記者以“外地身份證辦理新電話卡”為由,對江西、福建、甘肅、黑龍江等地10家營業廳進行電話實測,發現各地審核標準差異顯著,其中江西多地辦卡門檻明顯“加碼”。
相比之下,福建、甘肅、黑龍江等地異地辦卡門檻相對寬松。福建泉州中國移動工作人員稱,外地與本地身份證辦卡無區別,僅需本人帶身份證,按套餐充費即可,無需任何額外證明;甘肅蘭州中國聯通僅需“口頭確認不打營銷電話,核查名下卡數量不超標”,無預存要求;黑龍江哈爾濱中國電信則需固定預存100元,僅需本人身份證,工作人員提及“此前有附加審核要求,現在已取消”。
此外,記者了解到,即便是本地戶籍,在江西部分地方電信營業廳辦理電話卡,也需要提供工作證明、社保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銀行流水等其中之一,只是預存的電話費沒有那么高。
為何辦卡要求差異大?多個營業廳工作人員均以 “落實反詐工作” 為由解釋。
然而,多數運營商客服或營業廳工作人員無法提供對應的政策文件。南昌電信客服在被追問 “反詐要求是否有具體文件”時表示,“暫時未看到詳細文件,可登記反饋后由工作人員核實”;景德鎮移動客服雖提及“這是工信部的規定”,但始終無法提供具體條款,消費者自行查詢后也未找到相關規定。
針對多地要求的“無犯罪記錄證明”,記者查閱《關于改進和規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發現,該證明僅適用于 “升學、服現役、就業” 等法定情形,異地辦理電話卡并不在此列。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告訴澎湃新聞,運營商要求身份證實名、本人辦理、實人認證等,這些在工信部已有規范,但要求“無犯罪證明”“房產證/居住證”“預存款500-1000元”等,目前暫無全國統一法規明確授權運營商必須在異地辦卡時這樣要求。若運營商把上述額外條件作為必須條件,且無地方規范依據,則其合法性存疑。
11月4日下午,江西省通信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
針對近日媒體報道的我省南昌、九江、景德鎮等地有電信、移動、聯通營業網點存在外地身份證辦理電話卡需預存高額話費、提供工作證明等問題,我局高度重視,已責成相關企業全面開展排查整改,切實保障用戶權益。

編輯|程鵬?杜恒峰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澎湃新聞(記者:朱軒 吳琪)、江西省通信管理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