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06:45:16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科技股普跌,微軟連跌七日創最長連跌紀錄。特斯拉股東批準馬斯克1萬億美元薪酬計劃,其盤后拉升超3%,該計劃為十年期“業績對賭”,需達成12組目標。美聯儲官員對12月降息態度不一,市場預計降息25個基點概率為70.6%,明年1月累計降息25個基點概率為54.2%。
每經編輯|杜宇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下跌445.81點,跌幅1.90%;標普500指數跌1.12%;道指跌0.84%。

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跌超3%,英特爾、亞馬遜、Meta跌超2%,微軟跌超1%,奈飛、蘋果小幅下跌;谷歌小幅上漲。其中,微軟連續七個交易日下跌,創2022年以來最長連跌天數。Robinhood跌近11%,創3月份以來最差單日表現。多鄰國跌超25%,創該公司美國IPO以來最差單日表現,公司優先考慮用戶(基數)增長。
特斯拉股東批準馬斯克的1萬億美元薪酬計劃,超過75%的股東批準。特斯拉美股盤后一度拉升超3%。美國中部時間11月6日(北京時間7日5時),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在大會前夕,馬斯克的1萬億美元薪酬計劃遭遇了極大的阻力。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等多家機構投資者明確表示將投反對票。

面對壓力,特斯拉董事會則發動了全面的公關攻勢力挺馬斯克。馬斯克本人曾暗示,如果薪酬方案未通過,他將考慮離開特斯拉或辭去CEO職務。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稱,若薪酬方案被否,可能被市場解讀為對馬斯克的“不信任投票”,特斯拉或面臨拋售壓力,股價恐下跌超10%。
散戶投資者的態度也有分化。對于馬斯克的堅定支持者而言,這份薪酬方案不僅是對其過往功績的認可,更是確保特斯拉未來的關鍵。
一位持有4000股特斯拉股票的個人投資者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斯拉能有今天的成就,馬斯克功不可沒!是他讓特斯拉站上了今天的高度。”他認為,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將“看不到未來”。該投資者甚至將投票結果與自己的持倉決策直接掛鉤:“現在就在等股東大會結果,馬斯克如果走了,我也準備全部出售。”
這份薪酬方案的核心,是一份為期十年的“業績對賭”。
根據協議,特斯拉董事會向馬斯克授予最多4.237億股限制性股票,約占公司調整后總股本的12%,將分12批次發放。要拿到這筆巨款,馬斯克必須達成12組層層加碼、環環相扣的目標。
此外,方案要求特斯拉的年度調整后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最終要達到4000億美元。(注:最后三個4000億美元目標每個都需在連續的4個季度內完成才算達成一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556675842
英偉達報188.08美元,跌幅3.65%,最新市值4.57萬億美元,其市值一夜蒸發17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37.92億元)。

熱門中概股漲跌不一,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0.03%。小馬智行跌超8%,再鼎醫藥跌超6%,聯電跌超5%,金山云、名創優品跌逾3%,蔚來、霸王茶姬等跌超1%,攜程網、騰訊音樂等小幅下跌;小鵬汽車漲超9%,百度漲超3%,阿里巴巴、極氪漲超1%,BOSS直聘,理想汽車等小幅上漲。
富時A50期指連續夜盤收跌0.28%,報15449點。
COMEX黃金期貨跌0.14%,報3987.4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跌0.36%,報47.85美元/盎司。
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小幅收跌。WTI原油期貨12月合約跌0.29%,報59.4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1月合約跌0.22%,報63.38美元/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322341
據媒體報道,美聯儲官員的最新表態給12月降息潑了盆冷水:美國芝加哥聯儲主席Goolsbee表示,勞動力市場略有降溫,但在通脹數據缺席的情況下,提前降息會感到不安。他表態:“中期來看,我對利率并不鷹派。”
這位芝加哥聯儲主席指出,相比勞動力市場,通脹領域的私營部門數據來源并不多,因此在持續的政府關門期間,決策者對物價走勢的把握不如對招聘情況那樣清晰。
他說:“我有些擔憂,我更傾向于‘在能見度不高的時候,還是謹慎一點、慢下來’。”
Goolsbee表示,核心服務通脹的小幅回升令他擔憂,因為這表明,即便是在不直接受到關稅影響的類別之外,價格壓力仍在持續,而且這類通脹往往更具黏性。
美聯儲理事米蘭表示,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降息,希望以每次50個基點的幅度將利率調至中性水平;很多同事希望每次調整25個基點。并表示,無需降息75個基點,也無需彌補此前降息的不足。
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70.6%,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29.4%。美聯儲到明年1月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4.2%,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17.7%,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28.2%。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市場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3223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