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销魂蚀骨免费阅读,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适合单身男人看的影片,www天堂无人区在线观看,悟空影视免费高清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年化投資回報可達200%,還送港股上市公司股票?深圳一“假國企”總部人去樓空,有投資者稱抵押房產投了200萬

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3-09-22 17:56:07

◎“金玉匯(hui)萃公(gong)司合同里寫每半個(ge)月分一次紅,假如投20萬左右(you),兩年后一共(gong)可以收到100萬出(chu)頭,但現(xian)在就給我(wo)分過一次,公(gong)司就已經(jing)跑(pao)路了。”何曉琴(化名)表示,“他們(men)還給投資者(zhe)等值的實(shi)物黃(huang)金作抵押,但這樣分紅比例(li)就低(di)很(hen)多(duo),大多(duo)數人都沒拿實(shi)物。”

◎今年(nian)8月,《每日(ri)經濟新聞(wen)》曾發布報(bao)道《追蹤(zong)|頂風“作(zuo)案”?假(jia)國企被曝光后,旗下公(gong)司(si)又宣布巨額投(tou)資“手握”近600億項目能否(fou)兌(dui)現》,揭露了“國家(jia)電力公(gong)司(si)”作(zuo)為(wei)一家(jia)20多年(nian)前就(jiu)不存在了的(de)央企,屢(lv)屢(lv)被不法分子假(jia)冒下屬(shu)企業。

 每經(jing)記者|孔澤(ze)思    每經(jing)編輯|梁梟    

自稱“國有企業”,自有多座優質金(jin)礦,成(cheng)立一年月(yue)營收就破億……這(zhe)樣一家“優質”企業邀請你(ni)投資(zi),你(ni)會心動嗎?

近(jin)日(ri),《每(mei)日(ri)經濟(ji)新聞》收到爆料稱,深圳市金玉(yu)匯萃科技有限公司(以(yi)下簡稱金玉(yu)匯萃公司)吸引投資者“投資黃金”,公司承諾每(mei)半個月分(fen)紅(hong)比例(li)12%以(yi)上。按照這個比例(li),幾乎只要(yao)四個月就能回本(ben)。

金玉匯萃公司總部

不僅(jin)如此(ci),據爆料人反(fan)映,金玉匯萃公司(si)(si)還宣稱與港股上(shang)市(shi)公司(si)(si)生活概念(nian)(HK08056,股價0.05港元(yuan),市(shi)值(zhi)9491萬(wan)港元(yuan))合(he)作,指導投資(zi)(zi)者下載專(zhuan)屬的(de)股票投資(zi)(zi)APP,并要求至少充值(zhi)1萬(wan)港元(yuan),才(cai)可參與投資(zi)(zi)黃金。對于(yu)充值(zhi)金額,每個(ge)月也會有12%的(de)“利(li)息(xi)”。

爆料人表示(shi),自己在8月(yue)收到了最(zui)后一次(ci)分(fen)紅,9月(yue)中旬左右,金(jin)玉匯萃(cui)公司突(tu)然停止“現金(jin)分(fen)紅”,此前(qian)組建(jian)的會員(yuan)微信(xin)群紛紛解散,在深圳(zhen)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投資APP更是(shi)至今無法成功提現。

金(jin)玉(yu)匯萃到(dao)底是(shi)一家什么性質的(de)(de)公司?投(tou)資(zi)產品的(de)(de)銷售模(mo)式又是(shi)怎樣的(de)(de)?9月中旬(xun),《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記(ji)者開展了一系列調查暗訪,揭開“黃金(jin)投(tou)資(zi)”背(bei)后的(de)(de)玄機。

宣傳“藏金于民” 年化投資回報可達200%

來(lai)自深圳的(de)何(he)曉琴(qin)(化名,下同)女士炒過股、買(mai)過幣,有(you)著多(duo)年(nian)(nian)投資經驗,沒料到自己在小河溝里翻了(le)船(chuan)。“他們去(qu)年(nian)(nian)10月(yue)就(jiu)開始做這個事了(le),我是(shi)今年(nian)(nian)8月(yue)聽朋友介紹進來(lai)的(de),說金玉匯萃公司是(shi)國企,要做‘藏金于民’的(de)大事業,拉我們投資一(yi)起(qi)黃金理財。”

“金(jin)玉匯萃公司(si)合同里寫每半個月分一次紅(hong),假(jia)如投(tou)20萬(wan)左(zuo)右(you),兩年后一共可以收到100萬(wan)出頭(tou),但(dan)現在就(jiu)給我分過一次,公司(si)就(jiu)已經跑(pao)路了(le)。”何曉琴(qin)表(biao)示,“他們(men)還給投(tou)資者等值的實(shi)物黃(huang)金(jin)作抵(di)押,但(dan)這樣分紅(hong)比(bi)例(li)就(jiu)低很(hen)多,大多數人都沒拿實(shi)物。”

據(ju)何曉琴所述,金(jin)玉(yu)匯萃公司(si)首先會(hui)以下屬的(de)(de)深圳市金(jin)玉(yu)天成黃(huang)(huang)金(jin)制品(pin)有限公司(si)名義,與投資者簽訂《黃(huang)(huang)金(jin)制品(pin)購(gou)銷合(he)(he)同》,主要(yao)內容為購(gou)買(mai)黃(huang)(huang)金(jin)首飾(shi),并約(yue)定了(le)黃(huang)(huang)金(jin)重量、價格(ge)(ge)和交接(jie)方式。以一(yi)份8月簽署的(de)(de)合(he)(he)同來看(kan),購(gou)買(mai)500克(ke)黃(huang)(huang)金(jin)需要(yao)28.75萬元,平(ping)均每(mei)克(ke)售(shou)價575元,而彼時的(de)(de)黃(huang)(huang)金(jin)現貨價格(ge)(ge)約(yue)為450元一(yi)克(ke)。但值得注(zhu)(zhu)意的(de)(de)是,記者從獲得的(de)(de)多份合(he)(he)同、收(shou)據(ju)來看(kan),消費者實際需要(yao)支付(fu)的(de)(de)金(jin)額,僅為合(he)(he)同標(biao)注(zhu)(zhu)價格(ge)(ge)的(de)(de)約(yue)20%。

購(gou)銷合同(tong)之外,投資者(zhe)還會簽(qian)一份以港股(gu)上市公司“生活概念”作為甲(jia)方的(de)《戰略合作協議》,約定每半個(ge)月向投資者(zhe)過(guo)戶投資額約12%的(de)等(deng)額上市公司股(gu)票,一直持續兩年時間,由此完成所謂(wei)的(de)分紅。這么(me)計(ji)算,四個(ge)月后(hou)投資就差不多能回本,年化收益率甚至超過(guo)200%。

黃金制品購銷合同

值(zhi)得(de)注意的(de)(de)是,何(he)曉(xiao)琴還(huan)稱,金(jin)玉匯萃公(gong)司(si)還(huan)要求投(tou)(tou)資(zi)者(zhe)下載一個(ge)名為“共得(de)”的(de)(de)投(tou)(tou)資(zi)APP,鼓(gu)勵購買生(sheng)活概念的(de)(de)股份,還(huan)要投(tou)(tou)資(zi)者(zhe)充值(zhi)1萬港元以上,才可獲得(de)黃金(jin)投(tou)(tou)資(zi)的(de)(de)資(zi)格。也(ye)就(jiu)是說,投(tou)(tou)資(zi)者(zhe)在正式簽(qian)署(shu)各種協議之前,就(jiu)要付(fu)出上萬的(de)(de)真金(jin)白(bai)銀。

不過從實際操作看來,公(gong)司的(de)分(fen)紅辦(ban)法(fa)和合同(tong)并不一致。何曉琴告訴(su)《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金玉匯萃(cui)公(gong)司的(de)分(fen)紅是(shi)直(zhi)接現金轉(zhuan)賬(zhang)的(de),《戰略合作協議》寫的(de)分(fen)紅辦(ban)法(fa)(即贈送股票(piao))實際并沒(mei)有執行。“但從8月(yue)(yue)24號(hao)(hao)開始,半個(ge)月(yue)(yue)一次的(de)分(fen)紅就改成了每月(yue)(yue)一次,9月(yue)(yue)十幾號(hao)(hao)開始就不能兌(dui)現了。”

金玉匯萃(cui)公司方面發出的通(tong)知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假國企公司又現 “法定代表人”自稱被盜用身份

金(jin)(jin)玉(yu)匯萃公(gong)司自稱(cheng)“國有企業”,旗(qi)下還有大大小(xiao)小(xiao)二十多(duo)(duo)家“金(jin)(jin)玉(yu)”“黃金(jin)(jin)”系列公(gong)司,加上其(qi)宣稱(cheng)的港股生活概念(nian),多(duo)(duo)個主體輪番出現,讓(rang)不(bu)少投資者一頭霧水。《每日經濟新(xin)聞》記者調查發現,“金(jin)(jin)玉(yu)”徒有其(qi)表,實則(ze)敗絮其(qi)中。

首先,金玉匯萃公(gong)(gong)司是國有企業嗎?在“深(shen)圳市金玉匯萃科(ke)技有限公(gong)(gong)司”微信公(gong)(gong)眾號上,一條2月20日(ri)發布的宣傳片(pian)稱,公(gong)(gong)司隸屬(shu)于國有企業融(rong)恒能(neng)源(yuan)科(ke)技有限公(gong)(gong)司(以下簡稱融(rong)恒能(neng)源(yuan)),是由(you)國務(wu)院實際控(kong)制的國有企業,業務(wu)覆(fu)蓋黃金開采、加工、銷(xiao)售全產業鏈。

金玉匯萃公司公眾號(hao)簡(jian)介 圖片(pian)來源:公眾號(hao)截圖

在公眾號簡介中,還出(chu)現了一(yi)個(ge)熟(shu)悉的(de)(de)名詞,即公司(si)(si)(si)自稱是“國企(qi)電力公司(si)(si)(si)子公司(si)(si)(si)”。企(qi)查(cha)查(cha)APP顯(xian)示,融(rong)(rong)(rong)恒能(neng)源全稱實為融(rong)(rong)(rong)恒能(neng)源科技(ji)(云南)有(you)限公司(si)(si)(si),層(ceng)層(ceng)股權穿透(tou)之后,國家電力公司(si)(si)(si)間接持有(you)其約26%的(de)(de)股權,是名義上的(de)(de)實控人。而這一(yi)身(shen)份還得(de)到了深(shen)圳本地一(yi)個(ge)社會團體組織(zhi)的(de)(de)“認可”。2022年12月(yue)14日,深(shen)圳市科技(ji)金融(rong)(rong)(rong)促(cu)進(jin)會發布(bu)公眾號文(wen)(wen)章,宣布(bu)金玉(yu)匯萃公司(si)(si)(si)入(ru)會并成為副會長單位(wei)。文(wen)(wen)章還稱金玉(yu)匯萃公司(si)(si)(si)是“國企(qi)電力(國有(you)企(qi)業)的(de)(de)子公司(si)(si)(si)”。

今年8月,《每日經濟新聞》曾發布報道《追蹤|頂風“作案”?假國企被曝光后,旗下公司又宣布巨額投資“手握”近600億項目能否兌現》,揭(jie)露了(le)“國家(jia)電力公司”作(zuo)為一家(jia)20多年前就(jiu)不存在了(le)的央企,屢屢被不法分子(zi)假冒下屬企業。

記者注(zhu)意到,今(jin)年6月金玉匯萃公司股權關系發生變更,上(shang)級股東變成了5月底才成立的“湖南(nan)中(zhong)洲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再往上(shang)股權穿透,實控人則變成了“國資委(國有資本(ben)(ben))”。事實上(shang),各地國資委名稱(cheng)都包含地名前綴,至于“國資委(國有資本(ben)(ben))”是(shi)什(shen)么(me)性(xing)質的實體(ti)尚(shang)不清(qing)楚。

金玉匯萃公(gong)司(si)最新股權穿透圖 圖片來源:企查查截圖

除了(le)更(geng)改(gai)(gai)股權,金玉(yu)匯(hui)萃公(gong)(gong)(gong)司(si)還三番五(wu)次更(geng)改(gai)(gai)公(gong)(gong)(gong)司(si)高管(guan)。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gong)(gong)(gong)示(shi)系(xi)統顯(xian)示(shi),僅(jin)今(jin)年(nian)以來,公(gong)(gong)(gong)司(si)主要(yao)人(ren)(ren)員(yuan)就經歷了(le)張(zhang)茜(qian)→俞(yu)慶龍→王(wang)千(qian)→馬金玉(yu)→張(zhang)強(qiang)等多次變化,目前,公(gong)(gong)(gong)司(si)法定代表人(ren)(ren)、執行董事、總經理為張(zhang)強(qiang)。為求證公(gong)(gong)(gong)司(si)經營狀(zhuang)況,記者也(ye)于近日(ri)也(ye)撥(bo)通了(le)張(zhang)強(qiang)的電話,對方回應卻(que)有些出人(ren)(ren)意(yi)料。

張強稱,自己的(de)身份信息被別人盜用了,“我(wo)是東北的(de),也是這兩天(tian)才(cai)知道(dao)這個事,過(guo)幾天(tian)我(wo)也要去深圳處理的(de)。”記者(zhe)在(zai)表明身份之后,張強表示,“我(wo)也是受害者(zhe),我(wo)也說不清,先讓他(ta)們(men)(警方)調(diao)查吧”。但是,對于(yu)張強給出(chu)的(de)說法,記者(zhe)暫時無法從其他(ta)渠道(dao)進(jin)一步(bu)驗證(zheng)。

公司總部已無人辦公 資本運作涉及港股上市公司 

在金玉匯萃(cui)公司和生(sheng)活概念之間,俞慶龍是(shi)關(guan)鍵(jian)人物。

據生(sheng)活概(gai)(gai)念(nian)公(gong)(gong)告(gao),這(zhe)家港(gang)股(gu)上市公(gong)(gong)司原(yuan)本的(de)(de)主營業(ye)務為餐飲(yin)供應服務。今年2月28日,生(sheng)活概(gai)(gai)念(nian)稱與金玉匯萃(cui)公(gong)(gong)司簽(qian)訂了戰略合(he)作意(yi)向書。4月20日,由俞慶龍擔(dan)任(ren)法定(ding)代表人的(de)(de)深(shen)圳市生(sheng)活概(gai)(gai)念(nian)投資控(kong)股(gu)有限公(gong)(gong)司成立,公(gong)(gong)司現為生(sheng)活概(gai)(gai)念(nian)持(chi)股(gu)100%子公(gong)(gong)司。

而(er)到了6月9日(ri),俞慶龍就(jiu)獲委任為生活概(gai)念的執行董事。隨(sui)后的9月6日(ri),生活概(gai)念發出股(gu)東周年大會等公告,建(jian)議(yi)將公司中文名改為“金玉(yu)滿(man)堂(tang)控(kong)股(gu)集團有限公司”,以向市場展示(shi)更(geng)貼合企業的身份(fen)和形象。

在“深圳市(shi)金玉匯萃(cui)(cui)科技有(you)限(xian)公司”微(wei)信公眾號上,記者(zhe)也(ye)發(fa)現,今年6月(yue)之前(qian)的文章,俞慶(qing)龍還被稱為“金玉匯萃(cui)(cui)董事(shi)長”。

俞慶龍出席公(gong)開活(huo)動 圖(tu)片來源:公(gong)眾(zhong)號截圖(tu)

從上述材(cai)料也不難看出,金(jin)玉匯萃(cui)、生活概念(股東大會(hui)通(tong)過后,就將改(gai)名(ming)金(jin)玉滿堂(tang))等公司是如何形成交集的。

為探(tan)明金玉匯萃公司(si)現狀及業務的真實(shi)狀況,《每日經濟新聞》記(ji)者于9月(yue)中旬(xun)前往公司(si)位于深(shen)圳市(shi)福(fu)田(tian)區華嶸(rong)大(da)廈(sha)的總部辦(ban)公室(shi)實(shi)地探(tan)訪。

在華嶸大廈26樓,記者看到各種“黃金(jin)(jin)升值”“藏金(jin)(jin)于民”的(de)宣傳畫冊(ce)還靜靜掛在墻上(shang)。現(xian)場有數十位前(qian)來討要說法(fa)的(de)投(tou)(tou)資者,但(dan)從業(ye)務部門到VIP接待室,公司員(yuan)工(gong)早已不見蹤影。投(tou)(tou)資者三三兩兩坐在會(hui)議桌(zhuo)前(qian),講(jiang)述自己(ji)的(de)投(tou)(tou)入金(jin)(jin)額。席間(jian),有人自稱為了投(tou)(tou)資借(jie)下(xia)高利(li)貸,有人翻出合同,稱抵(di)押房產后拿200余萬元給(gei)金(jin)(jin)玉匯萃公司。

 金(jin)玉匯萃公司總部墻上懸掛的宣傳畫(hua)冊

聽說數公里(li)(li)外的(de)京基濱(bin)河時代(dai)廣場分公司(si)里(li)(li)還有(you)工(gong)作人員,幾位(wei)投(tou)(tou)資(zi)者(zhe)(zhe)快(kuai)步走出(chu)總部(bu),準備去下一個(ge)地(di)點(dian)尋(xun)找希望。但實際上,這里(li)(li)只有(you)一位(wei)留(liu)守的(de)工(gong)作人員,為來(lai)訪投(tou)(tou)資(zi)者(zhe)(zhe)登記(ji)投(tou)(tou)資(zi)金額等信息,對于什么時候能夠回款,現(xian)場沒人能說清楚(chu)。記(ji)者(zhe)(zhe)只從電腦屏幕上看到,僅一個(ge)代(dai)號“8-7的(de)業務部(bu)”,有(you)登記(ji)的(de)7月以來(lai)投(tou)(tou)資(zi)合同金額就將近4000萬元。

頗有(you)戲劇性的(de)是(shi),記者在(zai)(zai)本次的(de)維權現場認出了(le)(le)幾位在(zai)(zai)公(gong)司(si)合影中(zhong)站在(zai)(zai)俞慶龍身邊的(de)人,疑似是(shi)公(gong)司(si)工作人員,而他們卻以受害者的(de)身份和廣(guang)大(da)投(tou)資者坐在(zai)(zai)了(le)(le)一起。在(zai)(zai)大(da)部分人無言等待之時(shi),仍(reng)有(you)少(shao)數人相信金玉匯萃公(gong)司(si)是(shi)國有(you)企業,會在(zai)(zai)度過困難(nan)時(shi)期之后繼(ji)續分紅(hong)。他們甚至在(zai)(zai)人群中(zhong)宣傳:“不要報警,警方把公(gong)司(si)賬戶查封了(le)(le),就一分錢都(dou)拿不回來了(le)(le)。”

在分公(gong)(gong)司(si)現(xian)場自稱受害者的(de)女(nv)子,疑為(wei)公(gong)(gong)司(si)員工

圖片(pian)來源:視(shi)頻號截圖

9月1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一則關于防范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風險提示,指出當前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件頻發,并提醒廣大消費者: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財產品、不輕信來路不明“小道消息”,不貪圖(tu)“一(yi)時便宜”因小失大,要(yao)樹(shu)立科學理性的(de)投(tou)資理財(cai)觀念,切(qie)忌僥幸心理、賭(du)博心態。

近日,《每日經(jing)濟(ji)新聞》記者也(ye)輾(zhan)轉聯系上俞(yu)慶龍。電話接(jie)通后,記者詢問了公司對投資者的退款情況。他僅回(hui)答:“他們統一處理,統一安排,因為現(xian)在人(ren)太多,這兩天……疏(shu)散了,沒事啊(a)”。自(zi)顧自(zi)地(di)說(shuo)了幾句話之后,還(huan)沒等記者表明身份,俞(yu)慶龍就掛斷了電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41543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du)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ke)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

自稱“國有企業”,自有多座優質金礦,成立一年月營收就破億……這樣一家“優質”企業邀請你投資,你會心動嗎?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收到爆料稱,深圳市金玉匯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玉匯萃公司)吸引投資者“投資黃金”,公司承諾每半個月分紅比例12%以上。按照這個比例,幾乎只要四個月就能回本。 金玉匯萃公司總部 不僅如此,據爆料人反映,金玉匯萃公司還宣稱與港股上市公司生活概念(HK08056,股價0.05港元,市值9491萬港元)合作,指導投資者下載專屬的股票投資APP,并要求至少充值1萬港元,才可參與投資黃金。對于充值金額,每個月也會有12%的“利息”。 爆料人表示,自己在8月收到了最后一次分紅,9月中旬左右,金玉匯萃公司突然停止“現金分紅”,此前組建的會員微信群紛紛解散,在深圳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投資APP更是至今無法成功提現。 金玉匯萃到底是一家什么性質的公司?投資產品的銷售模式又是怎樣的?9月中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開展了一系列調查暗訪,揭開“黃金投資”背后的玄機。 宣傳“藏金于民”年化投資回報可達200% 來自深圳的何曉琴(化名,下同)女士炒過股、買過幣,有著多年投資經驗,沒料到自己在小河溝里翻了船。“他們去年10月就開始做這個事了,我是今年8月聽朋友介紹進來的,說金玉匯萃公司是國企,要做‘藏金于民’的大事業,拉我們投資一起黃金理財。” “金玉匯萃公司合同里寫每半個月分一次紅,假如投20萬左右,兩年后一共可以收到100萬出頭,但現在就給我分過一次,公司就已經跑路了。”何曉琴表示,“他們還給投資者等值的實物黃金作抵押,但這樣分紅比例就低很多,大多數人都沒拿實物。” 據何曉琴所述,金玉匯萃公司首先會以下屬的深圳市金玉天成黃金制品有限公司名義,與投資者簽訂《黃金制品購銷合同》,主要內容為購買黃金首飾,并約定了黃金重量、價格和交接方式。以一份8月簽署的合同來看,購買500克黃金需要28.75萬元,平均每克售價575元,而彼時的黃金現貨價格約為450元一克。但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從獲得的多份合同、收據來看,消費者實際需要支付的金額,僅為合同標注價格的約20%。 購銷合同之外,投資者還會簽一份以港股上市公司“生活概念”作為甲方的《戰略合作協議》,約定每半個月向投資者過戶投資額約12%的等額上市公司股票,一直持續兩年時間,由此完成所謂的分紅。這么計算,四個月后投資就差不多能回本,年化收益率甚至超過200%。 黃金制品購銷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何曉琴還稱,金玉匯萃公司還要求投資者下載一個名為“共得”的投資APP,鼓勵購買生活概念的股份,還要投資者充值1萬港元以上,才可獲得黃金投資的資格。也就是說,投資者在正式簽署各種協議之前,就要付出上萬的真金白銀。 不過從實際操作看來,公司的分紅辦法和合同并不一致。何曉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金玉匯萃公司的分紅是直接現金轉賬的,《戰略合作協議》寫的分紅辦法(即贈送股票)實際并沒有執行。“但從8月24號開始,半個月一次的分紅就改成了每月一次,9月十幾號開始就不能兌現了。” 金玉匯萃公司方面發出的通知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假國企公司又現“法定代表人”自稱被盜用身份 金玉匯萃公司自稱“國有企業”,旗下還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金玉”“黃金”系列公司,加上其宣稱的港股生活概念,多個主體輪番出現,讓不少投資者一頭霧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金玉”徒有其表,實則敗絮其中。 首先,金玉匯萃公司是國有企業嗎?在“深圳市金玉匯萃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上,一條2月20日發布的宣傳片稱,公司隸屬于國有企業融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恒能源),是由國務院實際控制的國有企業,業務覆蓋黃金開采、加工、銷售全產業鏈。 金玉匯萃公司公眾號簡介圖片來源:公眾號截圖 在公眾號簡介中,還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名詞,即公司自稱是“國企電力公司子公司”。企查查APP顯示,融恒能源全稱實為融恒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層層股權穿透之后,國家電力公司間接持有其約26%的股權,是名義上的實控人。而這一身份還得到了深圳本地一個社會團體組織的“認可”。2022年12月14日,深圳市科技金融促進會發布公眾號文章,宣布金玉匯萃公司入會并成為副會長單位。文章還稱金玉匯萃公司是“國企電力(國有企業)的子公司”。 今年8月,《每日經濟新聞》曾發布報道《追蹤|頂風“作案”?假國企被曝光后,旗下公司又宣布巨額投資“手握”近600億項目能否兌現》,揭露了“國家電力公司”作為一家20多年前就不存在了的央企,屢屢被不法分子假冒下屬企業。 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金玉匯萃公司股權關系發生變更,上級股東變成了5月底才成立的“湖南中洲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再往上股權穿透,實控人則變成了“國資委(國有資本)”。事實上,各地國資委名稱都包含地名前綴,至于“國資委(國有資本)”是什么性質的實體尚不清楚。 金玉匯萃公司最新股權穿透圖圖片來源:企查查截圖 除了更改股權,金玉匯萃公司還三番五次更改公司高管。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僅今年以來,公司主要人員就經歷了張茜→俞慶龍→王千→馬金玉→張強等多次變化,目前,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為張強。為求證公司經營狀況,記者也于近日也撥通了張強的電話,對方回應卻有些出人意料。 張強稱,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別人盜用了,“我是東北的,也是這兩天才知道這個事,過幾天我也要去深圳處理的。”記者在表明身份之后,張強表示,“我也是受害者,我也說不清,先讓他們(警方)調查吧”。但是,對于張強給出的說法,記者暫時無法從其他渠道進一步驗證。 公司總部已無人辦公資本運作涉及港股上市公司 在金玉匯萃公司和生活概念之間,俞慶龍是關鍵人物。 據生活概念公告,這家港股上市公司原本的主營業務為餐飲供應服務。今年2月28日,生活概念稱與金玉匯萃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4月20日,由俞慶龍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生活概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現為生活概念持股100%子公司。 而到了6月9日,俞慶龍就獲委任為生活概念的執行董事。隨后的9月6日,生活概念發出股東周年大會等公告,建議將公司中文名改為“金玉滿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向市場展示更貼合企業的身份和形象。 在“深圳市金玉匯萃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上,記者也發現,今年6月之前的文章,俞慶龍還被稱為“金玉匯萃董事長”。 俞慶龍出席公開活動圖片來源:公眾號截圖 從上述材料也不難看出,金玉匯萃、生活概念(股東大會通過后,就將改名金玉滿堂)等公司是如何形成交集的。 為探明金玉匯萃公司現狀及業務的真實狀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9月中旬前往公司位于深圳市福田區華嶸大廈的總部辦公室實地探訪。 在華嶸大廈26樓,記者看到各種“黃金升值”“藏金于民”的宣傳畫冊還靜靜掛在墻上。現場有數十位前來討要說法的投資者,但從業務部門到VIP接待室,公司員工早已不見蹤影。投資者三三兩兩坐在會議桌前,講述自己的投入金額。席間,有人自稱為了投資借下高利貸,有人翻出合同,稱抵押房產后拿200余萬元給金玉匯萃公司。 金玉匯萃公司總部墻上懸掛的宣傳畫冊 聽說數公里外的京基濱河時代廣場分公司里還有工作人員,幾位投資者快步走出總部,準備去下一個地點尋找希望。但實際上,這里只有一位留守的工作人員,為來訪投資者登記投資金額等信息,對于什么時候能夠回款,現場沒人能說清楚。記者只從電腦屏幕上看到,僅一個代號“8-7的業務部”,有登記的7月以來投資合同金額就將近4000萬元。 頗有戲劇性的是,記者在本次的維權現場認出了幾位在公司合影中站在俞慶龍身邊的人,疑似是公司工作人員,而他們卻以受害者的身份和廣大投資者坐在了一起。在大部分人無言等待之時,仍有少數人相信金玉匯萃公司是國有企業,會在度過困難時期之后繼續分紅。他們甚至在人群中宣傳:“不要報警,警方把公司賬戶查封了,就一分錢都拿不回來了。” 在分公司現場自稱受害者的女子,疑為公司員工 圖片來源:視頻號截圖 9月1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一則關于防范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風險提示,指出當前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件頻發,并提醒廣大消費者: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財產品、不輕信來路不明“小道消息”,不貪圖“一時便宜”因小失大,要樹立科學理性的投資理財觀念,切忌僥幸心理、賭博心態。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輾轉聯系上俞慶龍。電話接通后,記者詢問了公司對投資者的退款情況。他僅回答:“他們統一處理,統一安排,因為現在人太多,這兩天……疏散了,沒事啊”。自顧自地說了幾句話之后,還沒等記者表明身份,俞慶龍就掛斷了電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4154345
假國企 投資詐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